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佃农(diàn) 煮饭(zhǔ) 差役(chā) B: 韶关(sháo) 养蚕(cán) 家境(jìng) C: 耕种(zhǒng) 支撑(chēng) 聊叙(liáo) D: 溺死(nì) 榨油(zhà) 勉强(qiáng)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花海是人们游览的好季节。 B: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
3、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 他做了一件很不聪明的事,十分自责。B: “你太好了,世上所有的人你最聪明。”小燕愤愤地说。 C: 历史会最终惩罚那些聪明一世,为世人所不耻的罪人。 D: “你真聪明”刘洋高兴称赞着李明的好的计策,又不无赞许的说到。 |
4、 | 下列词语的书写或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彩 妖娆 风骚 折腰(弯) B: 嘶哑 喉咙 黎明 须晴日(等到) C: 妮喃 聘婷 白莲 冠冕(王冠) D: 丰润 永赞 汹涌 忧戚(悲伤) |
5、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衡阳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宇同学参赛。B: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C: 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 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 , 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
6、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B: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C: “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D: 桃花开了,红的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
7、 |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B: 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 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 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
8、 |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如: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 《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莫泊桑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一般指绝句和律诗。如:《赤壁》《泊秦淮》是绝句,《游山西村》《钱塘湖春行》是律诗。 D: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
9、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葺(qì) 气氛(fēn)) 亘古(ɡèn) 怏怏不乐(yāng) B: 拖沓(tà) 蹒跚(pán) 譬如(pì) 鲜为人知(xiān) C: 诘责(jié) 毋宁(wú) 愧怍(zuó) 气冲斗牛(dǒu) D: 炽热(chì) 忏悔(chàn) 累赘(zhuì) 锲而不舍(qiè) |
10、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 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 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不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 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抬头”与“不时回头”相照应。 B: “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 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念。 D: 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六十年来的共同感悟都形象地表现出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曹操比于袁绍 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B: ①利尽南海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C: ①信义著于四海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 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然操遂能克绍 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B: ①贤能为之用 ②梅花为寒所勒 C: 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 ①犹鱼之有水也 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4 )选文中诸葛亮论述的理论依据可以用《<孟子>两章》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
冲向太阳的探测器
① 在升空8天之后,帕克太阳探测器在2018年8月20日启动了自身的引擎。这次“近乎完美”的长达7分钟的第一阶段轨道修正操作至关重要,探测器通过引擎提供的动力修正了自己的轨道,然后义无反顾地向太阳飞去。
② 为了摆脱地球重力的影响,想要把这个600多千克重、一辆小汽车大小的帕克太阳探测器送上轨道,需要比发射火星探测器多出55倍的发射能量。虽然发射数次被推迟,帕克太阳探测器仍在2018年8月12日由一架巨大的德尔塔-4重型运载火箭送上了太空。这个让科学家们花费了数十年、耗资15亿美元的科学项目终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③ 为什么要探测太阳? 实在是因为太阳对于人类来说太过重要。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所获得的能源,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太阳的输送,生命离不开阳光普照。
④ 除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对太阳进行科学探测对于人类宇宙学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太阳都会是人类唯一有可能进行实际探测的恒星。理解太阳的结构,有助于人类理解恒星的活动规律,加深对整个宇宙的理解。除此之外,对于太阳本身,尤其是对于日冕部分,人类还有很多持续多年的困惑,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工作有可能帮助人类一举解决这些难题。
⑤ 太阳的大气层(日冕)要比其表面温度高出很多。在日冕外层,温度可以超过100万摄氏度,而向内1600千米到达太阳的表面,温度则只刚刚超过5000摄氏度。如何解释太阳外层不同区域之间相差了几百倍的温差,是天文学多年来大的谜团之一,这被称为“日冕热量之谜”。
⑥ 日冕不仅温度极高,还能够一直保持这个温度,说明有着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在 20世纪 50 年代,当时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物理学家尤金·帕克首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恒星如何释放能量的模型,简单描述也就是如今人们说的“太阳风”。帕克提出,可能存在一种叫作“毫微闪焰”的现象造成了日冕的高温。而除了用这种能够产生出纳米级耀斑的毫微闪焰模型来解释日冕热量之谜以外,还有另外一种理论认为日冕外层的能量来自于电磁场。电磁场让带电粒子快速旋转,从而获得巨大的能量。
⑦ 这两个用以解释日冕热量之谜的理论模型各有支持者,更多科学家认为,真正原因很可能是两种因素都在起作用,因为这两个理论并不相互排斥,很可能共同造就了太阳外层的高温。除了这两种主要理论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理论试图解释日冕热量之谜,想要真正解开日冕热量之谜,就需要详细了解太阳风的构成。因此,想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别无他法,只能向太阳发射一个探测器,近距离采集太阳风的粒子。
⑧ 人类发射一个探测器去探测一颗恒星,这种原本只会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场景正在成
为现实。
⑨ 自从人类文明的诞生之日起,太阳在所有文化中就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这颗恒星为
所有生命提供了光和热量,它强大、无情,不可违背,有如神明的化身,它稍有异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以为这是来自于未知的某种警示。如今人类制造出探测器去主动接近和探测太阳,这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离开了襁褓,终于有能力直面决定着自身命运的恒星。
(选自《今日文摘》2019年第12期)
( 1 )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除运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我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 1 )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根据下列材科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说真话,抒真情,往往须在细小处着笔。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的情景,进行了深情的抒写;沈石溪在《斑羚飞渡》里对老斑羚牺牲生命换取下一代生存的那一跃,进行了动人的描画。生活中,也常常可见这样触动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下面的格式拟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拟题格式:
我 了××的 (“××”应为人或事)
例如:“我理解了妈妈的唠叨”、“我领略了独处的妙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