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瑟索 阴霾 焕然一新 心无旁骛 B: 伫立 荣膺 恪尽职守 无与伦比 C: 阴晦 拮据 不记其数 遮天蔽日 D: 愕然 涟漪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
2、 |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凛然的寒风呼啸而过,把许多花草刮得贴在地上,唯有那高傲的竹,毫不惧怕迎风而上。 B: 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 C: 他刚从大学毕业,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父母总是担心他胸无城府 , 受骗上当。 D: 在公司30周年的庆典上,他说十分感谢市领导的抛砖引玉 , 让大家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翔(xiáng) 卷(juǎn)集 怒吼(hǒu) B: 号(hào)叫 蜿(wān)蜒 翡(fěi)翠 C: 胆怯(qiè) 火焰(yán) 飞窜(cuàn) D: 深渊(yuān) 悬崖(yá) 呻吟(yīn) |
4、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 《范文正公文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呼伦贝尔大草原河湖众多,水流络绎不绝 , 牛羊隐没于丰茂的水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B: 美国不断自我膨胀的贸易政策,有可能使全球一体化市场面临分崩离析的风险。 C: 对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制裁,欧洲主要国家采取了与美国针锋相对的立场。 D: 阔别六十载,一行人风餐夜宿,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梦魂梦绕的故乡。 |
6、 |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B: 暴恐分子的血腥行径,不但激起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而且遭到了世界人民的一致谴责。 C: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在于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D: 一个人找准了人生的起点,等于降低了与成功距离。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怅罔(wǎng) 分道扬镳(biāo)B: 恣睢(suī) 销声匿迹(nì) C: 瞭望(liáo) 诘据(jié) D: 玲珑剔透(tì) 繁衍(yǎn)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共享充电宝”、“初心”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 , 获评2017年度十大新词语。 |
9、 | 选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中肯(zhōnɡ) 诘问(jié) 地窖(ɡào) 颓唐(tú)B: 揩油(kāi) 猝然(cù) 恣情(zì) 记载(zǎi) C: 纤维(qiān) 抖擞(shǒu) 罹难(lí) 估计(ɡǔ) D: 赫然(hè) 淳朴(chún) 开拓(tuó) 迁徙(xí)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杭州火车东站正式运营后,通过延长地铁、公交运营时间等措施,使原先存在的乘客出站“打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B: 由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过多地表达了对财富的炫耀和追求,被《人民日报》批评为“‘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C: 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西湖文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的空白,这一成就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 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在这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特色的中小学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项为之强 ( ) ②果如鹤唳云端 ( ) ③以丛草为林 ( ) ④兴正浓 ( ) ⑤方出神 ( ) ⑥驱之别院 ( )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 )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_______________”景象;二是“______________” 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文中能体现课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个走运的人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锅碗瓢盆和谐曲
安谅
①老傅师傅是明人的忘年交,他告诉了明人这么一个家庭故事。
②那天,老傅师傅老俩口饭后散步回到家,老伴径直走进厨房,“咦,刚才一水池的锅碗瓢盆哪里去了?”再扫视了一下厨房,见铁锅搁在熄了火的灶头上,洗得干干净净的。老伴心里便生出些欣慰,媳妇终于动手洗碗了。
③儿子和媳妇不和老俩口住。他们只是隔三差五地来探望他们,自然也蹭上一顿午餐或晚餐的。之前吃完了,也就说声“拜拜”就告辞了,留下满桌的杯盘狼藉。老伴也不怪他们。他们来,就是老俩口快乐的时光。
④可近年来,老伴干点活就时常累得腰酸背痛的,留学回来的小孙子察觉到了。每餐之后,他便主动去洗碗,让奶奶坐着休息。这把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⑤儿子目睹儿子这般懂事和主动,就坐不住了。有几回,饭后,他见儿子站起收拾碗筷,也连忙站起身动起手来,帮着甚或抢着把锅碗瓢盆洗刷了。
⑥这两天晚上,儿子和孙子都外出了,媳妇来吃饭。演员出身的儿媳,一双手自皙而细嫩,早知道不是于这粗活的料。可婆婆毕竟年老体弱了,她总不至于熟视无睹吧?
⑦这天晚餐后,老俩口把锅碗瓢盆都搁置在水池里,也不急着洗涮。他们对儿媳说,他们想去小区溜达一会,这有意无意地留下了一段空间余地。
⑧“你觉得媳妇会洗碗吗?”在楼下溜达,老伴还幽幽地问了一句。老傅很洒脱:“我看会,就是不洗,也可以理解。反正都是我们的孩子,别为此郁闷呀。”“那当然,都干了一辈子,我会用什么怨言。他们毕竟是孩子。”老伴也宽谅地一笑。
⑨没想到,水池里空空如也。媳妇竟然真把碗筷清洗了,她心里好不高兴。
⑩连着几天,老俩口饭后散步回来,水池里的碗筷都不见了,媳妇真不赖呀!老婆婆心里感慨着。
⑪可渐渐地,老伴发觉了异样,怎么碗橱里的瓢盆少了?老傅师傅说:“你真是脑袋瓜子坏了,怎么好这么猜测怀疑什么呢?碗筷又怎么会少呢,吃饭也吃不下去呀?”他笑呵呵的一番话,把老伴也逗笑了。
⑫后来的一天,她把碗盘点了点数。过几天,又暗暗点了点,还诚如老傅所言,一个都不差。她内心责备道:“自己真是老糊涂了!”
⑬这天,儿子来了,白天出去了一会,带回一个沉甸甸的挎包。她不小心碰了一下上儿子大惊小怪地竟把挎包挪开了。老伴怕儿子在外惹事,他大小也是个官儿,拿了不该拿的,是她和老傅最忌讳,也是反复督促提醒的。
⑭她趁儿子,上厕所,打开了挎包,竟是一叠簇新的碗盘,和自己家里常用的式样花纹都一模一样。她没吱声,但到晚餐后散步回来,她发现那只挎包空瘪下去。她很纳闷,儿子的碗盘变戏法似地哪去了?
⑮她心生纳闷,可是见儿子、儿媳都还忙着洗刷水池里的锅碗瓢盆,脸上的笑,又如水波一般荡漾了。
⑯有一天,儿媳不好意思地对婆婆说,我做错了,还望妈妈别生气哦。她皱眉了,媳妇做什么了,怎么向她道歉?这些天,锅碗瓢盆都是她和儿子洗的,碗橱里碗筷放置得整整齐齐的,好像不少还被洗涤得更加新了。
⑰她与老傅卧室里咬耳朵。老傅才托出了谜底:儿媳怕洗碗,曾经把没洗净的碗盘扔到户外。老傅在室外溜达时发现了被丢弃的碗盘。他没吱声,怕老伴生气伤神。只是悄无声息地买了碗盘补充进去。结果,儿子回来也发现了,说了儿媳,还把爸爸买了碗盘补上的事,也都说了,自己也买了一叠碗盘。儿媳深感羞惭。
⑱一切都风平浪静。谁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可饭后,抢洗碗筷的事,在三代人之间时有发生。
⑲老傅师傅叙述着,明人耳畔仿佛响起了悦耳柔和的乐曲声。
(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4月7日)
( 1 )简要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与结局部分的内容?①演员出身的儿媳,一双手白皙而细嫩,早知道不是干这粗活的料。(此句话含义丰富,在情节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任选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批注)
②她不小心碰了一下,儿子大惊小怪地竟把挎包挪开了。(请简析儿子“大惊小怪”的原因)
( 3 )写留学回来的小孙子主动帮奶奶洗碗有哪些作用?(一)生活是需要认真、需要努力的。一个人的志趣、情感、追求、理想、毅力、为人、工作态成、奋进精神、自立能力等等,都会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表现出来。
请以“我在努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给材料作文
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忽然,他听到呼救声,一个孩子落水了。他不加思索,跳入水中,孩子得救了。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几天后,贵族一家带着厚礼登门致谢,农民拒绝了厚礼。老贵族敬佩农民的善良,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心愿。农民很快乐,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那名贵族公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他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只是出于简单的、帮助别人的目的才去做一件事,但最终这件事却会令自己受益。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