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菏泽市巨野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 贝多芬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D: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 , 也不能妄自尊大。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吝(sè) 绕(yíng) 悔(chàn) 而不舍(qiè)
B: 时(shà) 呜(yè) 妖(ráo) 参不齐(cī)
C: 惚(huǎng) 拮(jū) 归(xǐng) 人听闻(hài)
D: 拘(nì) 徘(huí) 寒(jìn) 级而上(shí)
3、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 要:同“邀”,邀请。
B: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C: 乃:于是,就
D: 语:告诉。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士兵操练 万水千山 夜幕笼罩 托在掌心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 一个搞人口普查的青年问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 “您今年贵庚?您的配偶还在吗?”(解说:这句话表述不得体。)
D: 许知远的“偏见”或许是一种与当下快餐文化极不合拍的深入思考。( 解说:“‘偏见’是思考”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④②③①
6、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结果 果断 奋不顾身 整装待发
B: 头子 轻视 损人利己 见义勇为
C: 领袖 赞扬 宽宏大量 大公无私
D: 发动 保护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撺(duo) (gàn)旋 (jī)绊 (huó)然开朗
B: 樯(lǔ) (fú)水 (zhě)皱 自怨自(yì)
C: (jiāng)然 眼(kuāng) (jūn)裂 风雪(zài)途
D: (hùi)暗 连(qiào) 低(wā) 鳞次(zhì)比
8、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dú) 发(bìng) 首低眉(hàn)
B: 褓(qiǎng) 忐(tè) 佝偻承(tiáo)
C: 扶(yè) 隐(huì) 强不舍(kuō)
D: 脚(huái) 据(jí) 五缺土(háng)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晶莹剔透 难以捉摸 张灯结采 瞬息万变
B: 稍纵即逝 庄严肃穆 沧海桑田 世外桃园
C: 毅然决然 油然而生 得天独厚 虚无缥渺
D: 脍炙人口 潸然泪下 容光焕发 分道扬镳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而”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A: 濯清涟不妖
B: 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C: 盗窃乱贼不作
D: 计其长曾不盈寸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登飞来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 2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元丰三年,苏轼被贬到黄州),又年余后,窘甚。有故人马正卿者哀之,于郡请故营地,使躬耕,始营东坡;盖取乐天在忠州时有东坡种花诗,遂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焉。

东坡旁有废圃,筑堂曰雪堂,因绘雪四壁无容隙,自书“东坡雪堂”四字榜之。前有细柳,后有微泉。堂下种桃花茶、丛菊;门外种枣、栗、苍松、黄桑,郁然茂盛。作坡塘,陂下种稻,为田五十亩。自养一牛。牛偶病,医不能治;妻季章多智,曰:“此牛发斑法宜啖以青蒿粥。”试之立愈。子瞻大喜曰:“汝乃能作牛医耶,吾真堪为老农矣!”

(选自袁中道《次苏子瞻先后事》)

【注释】①窘:窘迫,贫困。②发斑:产生斑块的病症。③啖(dàn):吃,给……吃。

( 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
A: 又年余后,窘/急湍箭(《与朱元思书》)
B: 吾真堪老农矣/温故而知新,可以师矣(《论语》)
C: 郁茂盛/欣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D: 遂之曰东坡/山不在高,有仙则(《陋室铭》)
E: 养一牛/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故人马正卿者哀之。

②法宜啖以青蒿粥。

( 3 )选文中苏轼自称为“老农”,在同一时期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自嘲为“闲人”,请分别结合内容说说他当时有怎样的心境?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出售欲望的孩子
占保祥
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
13岁那年,一次喝酒后,卡尔竟抢了一位妇女的挎包,里面有几百美元现金。从此,卡尔爱上了抢劫,欲罢不能,无人不知他的恶行。校长对他很是头疼,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孤儿。
事情越演越烈,卡尔的欲望愈发膨胀起来。在学校,他成了老大,拉帮结派,唯我独尊,公开旷课,还常常偷同学的东西。
被学校开除后,卡尔才明白自己的行为损害了祖母的尊严。想到祖母苍老的面庞,他无地自容。
走在匆忙的人群中,卡尔看见了一个小个子的老者,他的钱包露了出来,简直是天赐良机。瞬间,欲望控制了卡尔,他跟随着老者,走街串巷。终于,老者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
卡尔的手伸向了老人的钱包。一刹那间,钱包就落到了卡尔的手中。
卡尔本来是这样设想的:拿到钱包后,冲老人扮一个鬼脸,然后逃之天天。
但他的手却遭到了强有力的反抗,老人的手像钳子一样抓住了他的手。卡尔看到了一张狰狞的脸,可怕的脸。老人什么也没说,反身将他塞进了身后的小屋里。
老人问他,说吧,怎么办?是送到警察局,还是私了?
别送警察局了,丢面子。卡尔垂头丧气地说。
那好吧,看来你是个惯犯,有这样的本事也算了不起。我有个孙子,很想学会这一招,你将欲望和技能卖给他吧。话音未落,一个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
他叫奇里,你现在把你所有的技术传给他。但要记住,以后你永远不能再有这样的欲望和行为了,否则你就是侵权。如果发现你再做坏事,就将你扭送到警察局和专利局,因为你同时犯了两大罪,要受到严厉制裁。
老人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容不得卡尔不同意。老人拿出一张协议书,抬头写着:出售欲望协议书。老人握着卡尔的手,让他摁下了手印。
卡尔被放出来时,感到一阵恐惧和失望。他想到了老人的脸,那双有力的手,还有那张协议书。
卡尔回到家时,祖母正在与老师谈话。看到祖母向老师求情的表情,卡尔不由失声痛哭。他发誓再也不做对不起祖母的事。
回到学校后,卡尔解散了“坏蛋组织”,一心一意做个好孩子。欲望再次袭来时,眼前便立刻浮现出那位老人的脸。他不敢出手,他害怕报复,害怕那间小黑屋。
卡尔考上高中后,身上的臭毛病彻底改掉了。渐渐地,祖母也年迈多病,无力再管制他。他学会了自立,每天帮祖母打扫房间、做饭,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那天,卡尔正在侍弄庭院里的鲜花,一位老人推开了他家的院门。卡尔上前询问,却发现是那张可怕的脸。正是那个老者。
卡尔心想,他一定是想将以前的事告诉祖母,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见到祖母,否则祖母的病会雪上加霜。这时,老人走了过来,脸上却荡漾着慈祥的微笑。 他摸摸卡尔的头,问:你奶奶呢?
她不在家,出去了,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不能这样对待一位病中的老人!卡尔正言厉色。
学会护着奶奶了?好孩子,我是来看望你奶奶的,这不,牛奶、鲜花。老人说着,指了指手中的袋子。
原来他和祖母认识。卡尔一脸疑惑。
老人进了屋,屋内传来了奶奶与老人开心的对话。卡尔忍不住贴在门上偷听。听到一半时,卡尔禁不住潸然泪下。
祖母早就知道了他的劣行,她没有张扬,而是与这位好友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改掉了卡尔的毛病。这样做,既彻底解决了问题,又不让卡尔失去人格和尊严。
这个出售欲望的孩子,当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欲望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选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 2 )选文标题中“出售欲望”的意思是什么?

( 3 )选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巧妙设置悬念,请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 4 )请结合全文,分析祖母的形象。

( 5 )选文最后说: ‘‘欲望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选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据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有五大亮点。

首先是诗词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入选节目的诗词从《诗经》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文学史。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节目用这些最热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热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

一是赛制升级。本季节目增设具有“一对一”对抗的“飞花令”环节。节目借鉴了古人的诗词之趣,每场比赛增设一个关键字,由场上选手中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第一名,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战擂主。

三是舞美设计全面升级。3600平米演播室搭建绚丽水舞台,波光粼粼中倾听诗意入生。多种超炫大屏幕意境与诗词完美融合,视觉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百人团答题时大屏幕配合万箭齐发,营造紧张的竞赛氛围。

四是百人选手团的构成更加多样化。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一百多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一百多颗热爱诗词的心,一百种不同的人生他们将通过比赛,绽放风华。

五是新媒体互动更加深入融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将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终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缺“全民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邀请康震、王立群、蒙曼与郦波等四位观众喜爱的文化专家担任嘉宾,在与主持人董卿的交流中,为全国电视观众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

( 1 )请认真读文章,说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有哪几大亮点。
( 2 )《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对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启示?(不少于6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下列要求进行写作。

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

请以“那一天,我与________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2)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想念你的笑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