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青州市海岱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参加中学生体质测试,使我们本周的阅读课受到了影响。
B: 是否专注,直接关系到自习课效率的高低。
C: 如今,在定制公交车上遵守纪律,已经成为树人学子的自觉行为。
D: 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是扬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扬州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2、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B: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C: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D: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3、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当水珠滴在荷叶上面的时候,水会被这层气膜托起来而无法接触其本身。

②荷叶表面对水非常憎恶,在物理化学中,这一特性被称为“超疏水性”。

③再放大看,每个乳突表面还都充满着纳米级的小纤毛。

④这种神奇的性质,来源于荷叶表面分布着无数蜡质乳突。

⑤这些多级分形的微纳结构会吸附空气。

⑥这些乳突仅有几个微米大,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


A: ④③⑥⑤①②
B: ④⑥③⑤①②
C: ②④⑥③⑤①
D: ②①④⑥③⑤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潜山爬山,___________________,山顶上,电视塔高高矗立,煞是雄伟。
A: 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B: 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C: 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D: 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B: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 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6、下列各句中,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菜市场内流动人口复杂,藏污纳垢的现象严重。
B: 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 , 妥善应对。
C: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劳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自己的灵魂”。
D: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女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节日的新化,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真是理想的世外桃源
B: 南京大屠杀劫后余生者向来访的日本青年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C: 他如此麻木不仁地对待老病缠身的母亲,简直禽兽不如。
D: 本以为他的劝告会起到安慰作用,没想到竟弄巧成拙 , 她哭得更厉害了。
8、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狂/斑/而不舍
B: 扭/赘/果实累累
C: 疤/然 芳/妄自
D: 妥/张 护/吹毛求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xūn) 古(ɡènɡ) 愧(zuò) 鞠躬尽(cuì)
B: 气(fēn) 越(zhuó) 辱(wǔ) 锋芒毕(lù)
C: 粗(zhuō) 对(xiào) 字(tiè) 妇皆知(rú)
D: 咳(suò) 污(huì) 荒(pì) 深痛绝(wù)
10、下列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B: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荡胸生云,决眦入归鸟。
D: 老翁逾墙 , 老妇出门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1 )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 2 )“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①,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②,仍邀③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

【注】①宫市: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②门户指“门户”税。③邀:这里指“强要”。

( 1 )请用“/”标出下面两句中的停顿处。(各一处)

①遂殴宦者

②谏官御史数谏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

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________ ②才绢数尺________

③汝不肯________ ④殴宦官________

( 3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丛草为林
B: 跪而拾之
C: 能径寸之木
D: 不疾也
(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

②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 5 )文中卖柴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结合文章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课内重读。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 1 )选文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里活动?

( 2 )这段文字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两处来。

( 3 )我”是不是真正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结合原文回答。

( 4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_____ ;一方面象征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①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②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齐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③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 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④2018 年 8 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⑤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⑥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⑦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 1 )说说高林树和官井村村民经历了怎样的种树及治沙过程?请用简洁的语言显示其主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

( 2 )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结合上下文,请按要求赏析语句。

①从写法角度赏析语句。

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

②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语句。

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

( 3 )几十年的时间,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并不是高林树一个人的功劳,文章为什么要重点写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4 )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5 )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蓦然回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厌倦现在的你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