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从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事情。下列事件中,不是发生在这一期间的是( )

A: 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B: 三天流浪和挨饿
C: 获得叔叔的遗产
D: 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使(cāi) 秀(qí) 坦荡如(dǐ)
B: 踌(chú) 临(bīn) 恹欲睡(yān)
C: 婆(suō) 俯(kàn) 不折不(náo)
D: 木(nán) 闲(fù) 满院狼(jí)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B: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D: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
4、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括号里填写的汉字,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 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③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 )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A: 走 攥 飘
B: 踱 攥 浮
C: 走 握 飘
D: 踱 握 浮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国家公祭鼎并非是对文物楚大鼎的简单仿制,更多的是“借其神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国家公祭鼎正面则铸有160字的铭文,魏碑简体字。

②“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鼎上外口径126.6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

③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痛悼、祭奠之意。

④楚大鼎是同时期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

⑤此外,楚大鼎上共有16字铭文。


A: ②①④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①③⑤④
6、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__________,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______。他们不愿在众人面前__________,只愿低调平和行事。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的干净、__________

A: 奢华 喧嚣 张扬 纯粹
B: 繁华 喧嚣 发扬 纯粹
C: 繁华 喧闹 张扬 纯洁
D: 奢华 喧闹 发扬 纯洁
7、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比喻)
B: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排比)
C: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反复)
D: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对比)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订(qiān) 形(hú) 交(xiè) 坦荡如(dǐ)
B: 形(qí) 退(guì) 透(shèn) 滋暗长(qián)
C: 灭(jiān) 使(chāi) 秀(qí) 息敛声(bǐng)
D: 空(lòu) 留(zhì) 热(chì) 首低眉(hàn)
9、同学们准备在活动中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下列对这首歌歌词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

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那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

分享海的欢乐

我最亲爱的祖国

你是大海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

心中的歌


A: 歌词中运用反复的手法,将“我最亲爱的祖国”反复咏唱,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依恋之情。
B: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祖国山川河流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C: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 和我诉说”将祖国人格化表达祖国对“我”的爱护和祖国与“我”的血肉关系。
D: 歌词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的祖国”和“我”分别比喻成了大海和浪花,表现了“我”对祖国紧密依存、衷心依恋的情感。
10、选出下列词语在加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zhù)屏(zhàng)防(dī)空来风(xuè)
B: 琴(xián)褛(lán)蓓(lěi)人才济(jǐ)
C: 蝠(biān)然(mào)狭(zǎi)相形见(chù)
D: 伤(chuāng)笨(zhuō)结(zhèng)一千里(xi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奉诚园闻笛

(唐)窦卑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元)赵孟頫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注】①奉诚园:原始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②西园: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③山阳笛:“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④赵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

【知识卡片】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 1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也________

③鲁公国________

④公犹夷不能________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惧不已也 真无马邪
B: 汝心固 公善
C: 残年余力 君为长者
D: 山不加增 鸣之不能通其意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 5 )【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 6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的舶舰

①造船业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从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算起,到现在已经7600多年了。据史书记载,在大禹治水时代,我国人民就已经能够造船。到了15世纪中叶,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工业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是最好的说明。

②我国古代用于战争的船舶有很多种,期中最负盛名的“楼船”、“车船”、“蒙冲”、“斗舰”和“海鸥”等。

③楼船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船舶,船上建有楼房,主要用于战争,也有民用的。用于战争的楼船,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曾任命杨仆为“楼船将军”,可见楼船在当时已经被广泛了用于战争了。三国时,吴国曾经拥有战船5000多,有的楼船上有五层的楼房,一次能运载3000余人,到宋元时期,楼船常常用作水站的“旗舰”或“指挥舰”。民用的楼船在唐代已经普遍存在,但多是歌女们卖唱的场所。

④车船又叫轮船,是我国古代用人力运转的明轮船,因外形相似,行走速度也快如马车而得名。它是运用机械动力的明轮船的先驱。

⑤蒙冲也作艨艟,是我国古代一种体型较小的突击型战艇,特点是灵活、坚固,便于袭击对方的大船。蒙冲既能攻击对方,又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就像坦克一样厉害。赤壁之战中,东吴老将黄盖率领的先锋舰队用的就是蒙冲。

⑥度舰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战舰,特点是载重量大,动力足,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是水上作战的主力,就像现在海军中的驱逐舰。

⑦海鸥是一种能在有较大风浪的条件下航行的战舰,唐朝时已经用于战争。这种船是现代装甲船的祖先,舱壁装有铁板,异常坚固,船艏装有形似铧嘴的长铁尖头,再水战中可以冲击并犁沉敌船。

( 1 )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 2 )第③段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楼船,请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A.历史:用于战争的楼船。

B.规模:三国时吴国曾经拥有战船5000多艘。

C.________:________

( 3 )为什么第④段不能与第③段互换位置?请写出两点理由。
( 4 )填空文章介绍了“楼船”、“车船”、“蒙冲”、“斗舰”和“海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本文不仅介绍了我国古代船舰悠久的历史,还让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主要道理: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

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

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土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 1 )结合全文,有哪些方式可以为我们“头脑中的旅行”提供帮助?

( 2 )选文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有什么作用?

( 3 )结合全文,解释第⑦段划线词“奇迹”的含义。

( 4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

请在横线处填入一个词语(如自信、责任、美好的梦想、真挚的情谊等),将“
在心里长起来”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名花有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