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憧憬 冗杂 辉煌 一愁莫展B: 忏悔 潇洒 狭隘 心无旁骛 C: 馈赠 阔绰 蜡烛 金榜提名 D: 驰聘 沉湎 烦燥 一鼓作气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谴(qiǎn)责 搪塞(sāi) 重信守诺(nuó) B: 篡(zuàn)改 蹙(cù)眉 中流砥(dī)柱 C: 铁砧(zhēn) 卷(juǎn)轴 流水淙(zōng)淙 D: 被褥(rù) 辍(chuò)学 锱(zī)铢必较 |
3、 | 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去掉“通过”或“使”) 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 一个人能否成为正真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删去“为”) |
4、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里约奥运会女乒团体赛上,经过三位姑娘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女团冠军。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 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各班再次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 D: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
6、 | 选出翻译不够恰当的一项( ) A: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人和物)各具各的神态。 B: 盖大苏泛赤壁云。译: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故事。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译:中间那个头戴着高帽,长着很多胡子的是苏东坡。 D: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译:那个人看得很端正并且很安静,好像在听壶中的水的声音。 |
7、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仙人降服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B: 《骆驼祥子》除了讲述祥子的辛酸故事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曹先生等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 《傅雷家书》中,傅雷在生活上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上,傅雷多次谈及并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俄广阐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常见的新闻体裁有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 B: “孤山寺北贾亭西”,“亭”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报君黄金台上意”,“台”是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多为高而敞的建筑,但体量不大。 C: 汪曾祺《昆明的雨》中“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前句出自杜甫《春望》,后句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D: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言简义丰。如李清照《渔家傲》中用典《庄子•逍遥游》,“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现实处境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9、 | 下面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 本文写作的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显得琐碎,这是早期萧红文笔不娴熟的表现。 C: 文中“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一句,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乐观开朗。 D: 鲁迅先生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体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负责的态度。 |
10、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B: 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C: 气温骤降,红军官兵身上还是单衣薄衫,一个个噤若寒蝉 , 不过还要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D: 这家印刷公司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当月就扭亏为盈,收到急功近利的效果。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2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刘备托孤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接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诸葛亮传》) (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先主于永安病笃 ________ ②属以后事________ ( 2 )用“/”标出画线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臣敢接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3 )从选文看,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简析。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1 ) 文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具体词语或文句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伯乐就是你自己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才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他就是自己的伯乐!
④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千万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⑥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别让自己把自己埋没,努力地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发扬光大。让我们 A 心中的巨人, B 自己, C 自己,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原文有改动)
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服,轻蔑地说:“这怎么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世事无常,一把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间,富人沦为了乞丐。正当三伏,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碗清凉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现在的幸福可能是干渴时的一杯水、饥饿时的一块糕饼……
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