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关于下面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高”“火”“章”这四个字都是整体结构B: “家”字是上下结构,共九画;“延”字第六画是捺 C: “凹”“凸”两字笔画都是五画,“凸”字第二笔是短横 D: 偏旁部首中竖心旁的笔顺是:先点后竖再点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争执 抚弄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B: 摸索 痛快 不求甚解 浑为一谈 C: 奇迹 企盼 恍然大悟 花团紧簇 D: 唤醒 自毫 美不胜收 悔恨莫及 |
3、 | 下列句子中语气表达最重的一句是( ) A: 今天的联欢会,你非去不可。 B: 今天的联欢会,你到底去不去? C: 今天的联欢会,你一定要去。 D: 今天的联欢会,你还是去吧! |
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曾命名为《西行漫记》。 B: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卞毓麟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由优美的诗歌开篇,饶有兴致地解说“星座与亮星”。 C: 一般昆虫学家的研究是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腭、翅膀、足等,而《昆虫记》的作者一反常规,主要用室内观察的方法重点来研究昆虫的外形。 D: 《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
5、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游子远行,万水千山, 。伟大的母亲之爱,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激励一生,相伴终生。 ①恩情似海,永铭心间 ②母爱如山,亘古不变 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 A: ②①③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
6、 | 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 尼摩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但不能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C: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优美,令人陶醉,体现了他非凡的想象力。 D: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
7、 | 阅读下面的通知,其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通知 各位文学社成员: 贵社开展的名著阅读小论文征稿活动已告一段落,收到不少拙作,现定于11月29日1430在会议室举办评比活动,请准时参加,期待光临。 晨星文学社 2019年11月25日 A: 贵社B: 拙作 C: 参加 D: 光临 |
8、 |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B: 这个女孩看起来低眉顺眼 , 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样。 C: 那些鸡零狗碎的事,不必去细说。 D: 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 , 走了半天,才找到了那户人家。 |
9、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B: 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后用“总角”代指儿童。 C: 乡试,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D: 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反中乱港分子如果一意孤行 , 继续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B: 我们要加强禁毒宣传,加大执法力度,让贩毒分子走投无路 ,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C: 个别西方政客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为富不仁 , 这太让民众失望了。 D: 在遵义工作过的作家何士光先生博览群书,又深入生活,信手拈来都是好文章。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看到青山之外的驿道和江上行船,写景叙事中暗含奔波之感。 B: “潮平两岸阔”描写了潮水涨起,与两岸齐平,因而江面格外宽广的景象。 C: 颈联描写景物、节令,白日与黑夜、新年与旧年交替,蕴含着自然理趣。 D: 本诗是五言律诗,平押韵严格,韵脚是“前”“悬”“年”“边”四个字。 ( 2 )“归雁洛阳边”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②以钱覆其口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 4 )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
捣乱的用品
(波兰)莱•柯拉柯夫斯基
果酱煎饼有非常不良的性格,胆小怕事,却又爱耍花招,还不怀好意,耍出许多出人意料的诡计,破坏人的情绪。
因而,狄托感到有些轻松,因为他注意到煎饼见他脸色不好而生气,进而离开了盘子,从屋里逃走。李娜进来,见盘子空了,又惊奇又气恼。
“狄托,你怎么把煎饼都吃了,一点儿也不给我留?”
“我一个也没吃。”狄托说着,跑出门追煎饼。
他向煎饼扑去,煎饼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从他手里溜走。
东奔西跑穷追半小时后,狄托抓住了大部分煎饼。他把它们塞在衣兜里,得意洋洋地跑回家。怒气未消的李娜正等着他。
他掏出煎饼,衣服上全是果酱。李娜看着他,害怕得很。
“狄托,”她说,“你一身衣服都毁了!”
“是你让我去追赶煎饼的。”
“你净说瞎话,”李娜叫起来。“你是在商店买的煎饼,现在又告诉我这是自己出去散步的煎饼。”
“不信你自己问问煎饼。”
煎饼知道事情的原由,故意说是狄托刚才在点心铺子里买的。其他的煎饼也说出同样的故事。
狄托十分愤怒。“李娜,你总不会更相信那些煎饼吧!这些煎饼全会撒谎!”
“你才撒谎呢!”李娜大叫,“煎饼怎么会胡诌出这种故事来?!”
狄托叹了口气,去了洗漱间。煎饼的滑头令他愤怒,他决定找个同盟伙伴帮帮他。牙膏的性格和蔼又可亲,狄托想和它谈谈。可是他刚拧开口,牙膏就吱的一声涌了出来。狄托吓了一跳;李娜也进了洗漱间,一见挤出来的牙膏就沉下脸来。“狄托,你又耍花招了是不是?”
“没有啊,是牙膏自己钻出来的。”
牙膏吱吱哇哇的说正是狄托把它挤出来的。“狄托,你真是不知悔改呀。”李娜说得很难过。
从此以后,一切东西都串通起来和狄托作对,竭力破坏他的名誉。他刚上床,枕头就裂开,鸡毛落在李娜刚做好的果酱上。枕头抱怨说,是狄托故意撕破的。钉子叫嚣说是狄托把它硬拔下来。裤子和外衣上的纽扣开始溜走,藏在找不着的地方,即使有留下来,也是为了向李娜打小报告……
狄托这才明白,生活就是和物品的沉重斗争,而且这场斗争没有希望得胜,因为李娜永远也不会信任他,而只是相信物品。狄托目睹了物品的耍滑捣乱,但李娜在场时,各种物品全都又安静又守规矩,似乎是把李娜当成莫逆之交。
狄托身上的东西也开始和他作对。头发从头顶掉下,可李娜硬说狄托想当光头。他的心跳越来越弱,可是他却不能和心脏达成谅解。一只耳朵变大、走形,可李娜说狄托让人改造耳朵,是为了惹她生气。
狄托想:“要是我能变成一个物件,或许就能向李娜揭示出物品的居心险恶,或许能够教育其他物品,让它们不要耍阴谋。”于是狄托变成一个配有果酱的煎饼,跳进盘子。它先对其他煎饼演说一番,竭力让它们感到羞愧。可是这些煎饼立即识破它是一个冒牌分子,不愿听他训话。狄托教唆煎饼从盘子里跳出来,把果酱挂在李娜的外套上;他希望至少用这种办法可以让李娜相信各种物品的歹毒。可是这些煎饼根本就不想听他的话,竟乖乖地让李娜吃了下去。
狄托终于明白:物品都在和他斗争,却不想和李娜斗。它们对李娜很友好,允许她随意摆布。对他则是凶狠得出奇,什么劝说也不奏效。
他领悟到,物品是既不能教育、也不能改变的,只能对它们严厉、强硬,迫使它们听话。狄托把煎饼切成小块扔进垃圾箱,又把牙膏挤在下水道里,把纽扣揪下来。可是,狄托看到被摔碎、打烂、毁弃的物品,像是死了一样,对他的暴行没有任何反应。他终于理解,他没办法对付全部物品,这场斗争是毫无希望的。
狄托认输,并声明承认自己被打败。根据那野蛮时代的规矩,败者成为胜者之奴隶,狄托因此受到物品的奴役。
因此,在李娜把果酱煎饼放在桌上又去厨房时,狄托一动不动观望着煎饼。煎饼一个接一个从盘子里慢慢爬出来,又露出狡黠的微笑走出房间。
(选自《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杨德友译,三联书店)
【注释】莱谢克·柯拉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20世纪波兰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和宗教史学家,也是作家和翻译家,享有国际声誉。
狄托 |
用品 |
抓回逃走的煎饼 |
煎饼逃离屋子,被抓回后撒谎 |
①________ |
互相串通与狄托作对,破坏狄托名誉 |
变成煎饼,教育其他物品 |
识破冒牌分子,不愿听从狄托的训话 |
对物品实施暴行 |
②________ |
认输,声明自己被打败 |
奴役狄托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本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