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南市第十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 , 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多么深刻的内涵。”
C: 班主任事无巨细,每件事都要过问,真是锱铢必较
D: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在能工巧匠的铭刻中惊艳了世人的目光。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回家的路上我__________那只纸筒一路疯跑,恨不得马上就把它点着。
(2)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反予人以凋落的__________。
(3)那个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_________的,临河的小村庄。

A: 拿着 凄凉 偏僻
B: 举着 凄凉 偏僻
C: 拿着 悲凉 荒凉
D: 举着 悲凉 荒凉
3、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幅漫画对某些政府部门里遇事推诿、漠不关心百姓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入木三分。
B: 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C: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 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
4、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写出了雨中润泽明朗的情景)
B: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写牧场清新,蕴含无限生机的景象)
C: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场面欢快活泼,富有童趣)
D: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写溪水流得更欢畅)
5、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感/灌 亮/眼花
B: 田/量/轻怕重
C: 伛/褴 哮/根问底
D: 暗/教/正危坐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 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7、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 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 《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8、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因为看见父亲孤单离去的略带臃肿的背影,站台上的朱自清潸然泪下。
B: 武汉电视台新近推出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传奇故事》,深受市民欢迎。
C: 湖北省图书馆为营造“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良好阅读氛围,向全市征集“市民阅读好建议”。
D: 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
9、下列说法在各自的语境中得体的一项是:( )
A: 家里五岁的小儿子爱画画,信笔涂鸦,线条简单却有童趣,虽然是拙作,但是看得妈妈喜在心头。
B: 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我很客气地说:想了解贵公司,望指点,不胜感激。
C: 虽然这次考差了,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迎头赶上来,如果你有需要,作为你的同桌,我一定不吝赐教。
D: 今天,同学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一见,问道:“这是家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交通违法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开播以来,迎来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请你反复诵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首词,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 1 )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词人________。
( 2 )请你反复诵读这首词,试着选出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 “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 “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 “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 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 3 )这首词的首句和尾句相呼应,都是写________,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表现词人________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 1 )解释加横线的实词。

①略无处________

②属凄异________

③甲翁之妻子去乡________

山余亦未登________

(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 3 )完成填空

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微信是一款以智能手机终端为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的出现正处于互联网的第三个高速发展阶段——即时网络时代,微信具有“语音短信”“免费”“移动”“便捷”等特点,备受市场热捧,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方式。

②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微信潜在的用户数量巨大。微信用户的重要来源是网民,而我国网民数量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网络使用时间延长。即时网络时代,用户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延长了网络使用时间。网民数量的增长,体现出微信潜在市场的广阔;网民在线对间的延长,表明潜在用户消费能力的增强。

③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微信传播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微信涉及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好友间传播、朋友圈传播以及信息接收等方式。好友间传播,是指通过微信互相添加为好友的用户之间点对点的双向传播。一般而言,数量仅限几百人。朋友圈传播,是指微信用户在增加了朋友圈插件后,可通过手机接收到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动态,也可通过手机拍照发送到朋友圈。传播范围跟自己的好友数量相关。信息接收,是指微信用户作为信息接收端,可以在安装有关插件的前提下,接收来自腾讯网站推送的新闻广播、来自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来自腾讯微博更新的信息,并向自己的好友转发。但是,腾讯系统在传播信息上有所限制,每天只发送两条新闻。

④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这一点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也做出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第一,限制信息的大规模传播。微信信息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界面获知。微信目前没有设置向圈外转发的功能,因而无法形成微博式长链条的多级传播,难以形成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传播。第二,降低信息积累,增加信息溯源难度。微信以聊天为主。积累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无法对信息进行搜索和量化分析。第三,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微信也注重了私密性,设计上更尊重个人意志。例如微信上QQ空间及腾讯微博的分享按钮都是默认关闭的,朋友圈的照片没有分享的功能等。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17期,有删改)

( 1 )根据文意,文章第二段说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的理由有哪些?

( 2 )文章第一段划线句中“迄今为止”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说说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微信以聊天为主。积累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无法对信息进行搜索和量化分析

②例如微信上QQ空间及腾讯微博的分享按钮都是默认关闭的,朋友圈的照片没有分享的功能等。

( 4 )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请你根据下文的链接材料对她加以劝说。

材料一: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材料二: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荷兰的历史学家研究发现,从1560年起,一些北欧年轻人就开始记录“朋友圈”了,不过鉴于17世纪的社会风俗,男孩和女孩运用“朋友圈”的目的各不相同。

②在当时,男孩通常会被送去欧洲著名的大学机构镀金,拜谒当时的思想巨头、学术大家,“朋友圈”对他们来说其目的是搭建人脉。如一位名叫迈克尔·梵·德·密尔的少年在周游欧罗巴大陆的过程中,就留下了一册极为典型的“朋友圈”纸书。除了记录在各处的旅行见闻外,还包括与贵族会面的图片。这样的插图不仅博人眼球,且彰显身份。另外,他还在纸书上面形象地诠释了他对一些古老问题(比如爱情)的见解,就像我们在朋友圈上发表观点一样。

③女孩则往往被送去修道院消磨时间,或者去宫廷做仕女,这有助于她们将来成功打入上流社会。虽然不能像男孩那样到处去旅游,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友谊书。如果说男孩版“朋友圈”填满了科学家和艺术家笔录,那么女孩版的“朋友圈”则晒晒与朋友、钦慕者的通信往来,记点圈内笑话,描绘社交事件的细节等。当然,它不会像日记那样被锁在抽屉里默默珍藏,而是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这给当时社交圈子非常狭窄的女孩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④这些装饰精美的“朋友圈”记录册和我们熟悉的微信非常相似,区别只在技术层面。“照片”是被画出来——这比拍照难度大多了,各账号不是转发阅读文章,而是在留言页上写下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诗歌等。

⑤若再把视线放远一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热衷于用纸笔搜集好友、同僚的图文信息,并广为分享了。古人旅游途中喜欢在崖壁山石、亭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点赞,是颇为风雅的一件事,许多诗词碑刻就是这么成为经典的。

( 1 )选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 逻辑顺序
B: 时间顺序
C: 空间顺序
D: 因果顺序
( 2 )选文第②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下定义
B: 举例子
C: 打比方
D: 作诠释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介绍了朋友圈由古至今的变化过程。
B: “这比拍照难度大多了”中的“这”指的是留言页上写的格言、警句、诗歌等。
C: 第②③主要写男孩和女孩运用“朋友圈”的目的各不相同。
D: 第⑤段对上文起补充作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标题:写给我十四岁孩子的一封信

要求:①书信格式正确;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的微笑是我全部的信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