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常德市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2、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人传》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B: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自传体小说。
C: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D: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3、为词语选择恰当解释

自吹自擂________

A: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形容能干。
B: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4、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五一”表彰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济济一堂 , 共庆劳动者的节日。
B: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未雨绸缪 , 积极拥抱变革。
C: 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D: 我校新组建的篮球队,在全市中学生球赛上获得第三名,成绩差强人意
5、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为之十二年

A: 连续
B: 以后
C: 继承
D: 子孙
6、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 ,”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 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7、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璧。
B: 我小心冀冀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竞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D: 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疫情期间,家成为同学们学习的主要场面。
B: 全国各地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农机具总量预计超过2000万台套以上。
C: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的有力武器。
D: 各地妥善、合理地对待外籍病患,不是展现了大国热忱,而是体现了大国责任。
9、《梧桐雨》是谁的作品( )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白朴
D: 王实甫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赛双清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D: 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①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②藜(lí):一种可食的野菜。


( 1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 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点,特别是颔联更能表现这一特点,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坤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1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2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3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4胥(xū):小官吏。 5折阅:亏损。

(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期年之后 期年:________

(2)由讼者邀宴吏胥 皆:________

( 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 3 )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张贵勇

中秋遇国庆,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本是好好放松的假期,没想到却被亲爸亲妈们“毁”了。“8天时间太长,孩子学习过程中断那么久,思维也松懈下来,还没来得及巩固的知识点,回到课堂还得花更多时间找回来”,一些家长高大上的理由,使孩子的黄金周不再“黄金”。

假期补课真的有用吗?弦子休息几天就是罪过?弦子一刻不得闲地学习,才不负光阴?其实,闲暇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就反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不放过假期补课的机会,孩子成绩才会快速提升,这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此种望子成龙之。情也能理解,但在经验与规律之间,后者才是值得坚守的不二法门。

许多家长常告诫孩子,学习要从硬记转向理解,从死学转向会学,殊不知家长自己也要从操控转向激励,从依循经验转向尊重规律。多了解儿童身。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是合格家长的标志,才能给孩子终身受益的能力与智慧。相对而言,孩子能不能成才,很多时候真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其实,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一位家长的话似乎代表了不少父母的心声——“许多同事的孩子不但会背唐诗宋词,还能唱歌跳舞,有的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让我既羡慕又担心,生怕自己的女儿落在别人后面”。这种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就像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结果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父母劳。费力、焦虑不堪,孩子没有闲暇,没有幸福感,变得厌学乃至厌世。而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

大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小到某门学科的学习,家长们都要认清规律,懂点“科学”。以外语学习为例,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只要是外国人就是外教;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外教课;中国老师不如外教,教不好英语……种种认识均陷入了误区。家长们不会过于看重牌子、招生宣传简章,而是审查外教资格证。

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之前提,是家长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让家庭教育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们多游戏,多感受世界。学习外语时,给孩子找一个靠谱的外教,抑或陪伴孩子从听读英文绘本开始;到了假期,不妨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门,通过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眼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该过度宣扬“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学习经,而是要回到教育常识上来,让孩子有玩耍、发呆的闲暇,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倘若家长们都有尊重规律的意识,家庭教育有了“科学”导航,兼顾孩子的年龄、性别等普遍规律和个性、爱好等特殊规律,那么家庭教育是另一番可喜的面貌。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一段有何作用?
( 3 )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 4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期补课,会让孩子成绩快速提升,这种想法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
B: 一个合格的家长在于,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C: 不懂“科学”的家长会陷入知识的误区,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
D: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 5 )现实中,超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中、高考竞争,已发展到从早教识字背诗,再到双语幼儿园、“小升初”选拔学生。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医院需要病人

(美)阿巴彻沃尔德

①以前,医院的住院部常常人满为患。可是近来,医院的效率越来越高了。病人住院根本无须久等。因为医院的床位过剩,为了经营下去,医院就得尽力避免病床空闲。这既是好事,似乎也不是好事。

②前些天,我到医院探望一位住院的朋友,我先到了问讯处,那里兼办入院手续。没等我开口问及我朋友的病房号,值班小姐便拿出一份表格,记下了我的姓名、年龄、职业,按了电铃。我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早有两个护理员推着一辆轮椅来到我眼前。他们把我按到轮椅上,二话不说,顺着走廊推起就往病房走。

③“我没病!”我嚷了起来,“我是来看望朋友的。”

④“你朋友一来,我们就带他去你的房间。”一个护理员说。

⑤“他早就来了。”

⑥“那好,等我们把你安置到病床上,他就可以来看你了。”

⑦我发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写着“私人病房,未经护士许可不得入内”字样的小房间。护理员扒光了我身上的衣服,然后替我穿上一件古怪的、背后系带的短睡衣,还给了我一个水罐,然后打开了悬吊在天花板上的电视机,对我说:“需要什么就按一下电铃。”

⑧“我要我的衣服!”

⑨“噢,您放心好了。”护理员说,“哪怕发生最不幸的事情,我们也会把您的东西都给你那可能成为寡妇的妻子的。”正当我设想着怎样从这鬼地方逃出去的时候,威德大夫带领他的几个学生进来了。

⑩“谢天谢地,你们可来了!”我说。

⑪“你疼得很厉害吗?”他问。

⑫“我身体健康,我一点儿也不疼!”

⑬威德大夫显得十分忧虑:“如果你不觉得疼,那意味着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还要严重。起初是哪里疼?”

⑭“不,我没病,我哪儿也不疼!”威德大夫同情地点了点头,转身对他的学生们说:“这是最难对付的一种病人,因为他拒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向医生叙述他的感受。在他打消自己根本没病的错觉之前,他是不会痊愈的。既然他不肯告诉我们什么部位有病,我们就只好做个外科检查手术来找出毛病。”

⑮“我可不想动手术。”

⑯威德大夫摇了摇头:“没人愿意动手术,但治病还是宜早不宜迟啊!”

⑰“我是来看望朋友的,我没病可治!我一切都正常!”

⑱“如果你一切正常,”威德大夫填写着病历卡说,“就不会到这儿来了。”

⑲次日早晨,他们剃光了我的胸毛,并且拒绝给我开早饭。

⑳过了一会儿,来了两个护理员把我挪到一辆担架式推车上,护士长在车旁随行,一个牧师垫后。

㉑我环顾四周,想寻求救援,但是我完全绝望了。

㉒最后,我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

㉓“等一等,”我开了口,“我有话告诉你们。我是病得很重,但是我还没有加入医疗保险!交不起麻醉费。”

㉔麻醉师关掉了麻醉仪器。

㉕“当然,手术费我就更付不起了。”于是,大夫们纷纷放下了他们手中的手术刀具。

㉖接着,我转向护士说:“我甚至连交住院费的钱也没有。”

㉗接着,我糊里糊涂地换上了自己的衣服,被最初把我送进病房的那两个护理员赶到了清冷的大街上。

㉘但我要看望我的朋友,所以我又去问讯处打听我朋友的病房号,这回值班人员盯着我,冷冷地说:“我们再也不愿在本院看见你。你这不正常的人!”

(选自《外国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 1 )阅读这篇小说,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
( 2 )文章多次出现“正常”这个词语,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词“正常”隐含的意义。

Ⅰ“我没病可治!我一切正常!”

Ⅱ“你这不正常的人!”

( 3 )结合语境说说第⑳段详细描写医院工作人员送我去手术室的作用。
( 4 )文章主体部分安排了“病人”与威德大夫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如果你用眼睛认真观察,如果你用心灵细心感悟,你会发现,许多你曾认定的事实其实只是表象:吃喝玩乐不是友情,好斗耍狠不是勇敢,一掷千金不是豪气,一走了之不是洒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才是真正的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是真正的勇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才是真正的豪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是真正的洒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真正的胸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才是真正的奉献:“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才是真正的大……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这才是真正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县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多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