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③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⑤桃花开了,又像是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A: ③⑤④②①B: ③②⑤④① C: ⑤④②①③ D: ⑤②④③① |
2、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含蓄朦胧、意境优美的朦胧诗。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B: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围绕于勒的命运,从“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展开故事。“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幅对联就深刻的概括了其内容。 C: 《傅雷家书两则》是傅聪写给傅雷的家信。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聪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D: 《范进中举》借范进因乡试中举而疯癫的经过,刻画科举制度下士人沉重的精神负担,深刻的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当世社会的趋炎附势,世态炎凉。 |
3、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做好服务工作,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B: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 提到自己的母亲,儿子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D: 古道热肠的小刘,同事请他帮忙,他满口答应:“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
4、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闲 琐屑 狼藉(jí) 遒劲(jìn) 坦荡如砥 B: 警醒 蔓延 俯瞰 (kàn) 嶙峋(xún) 惟妙惟肖 C: 踌躇 顾忌 濒临(bīng) 婆娑(suō) 潜滋暗长 D: 颓唐 推祟 轩榭(xiè) 喧嚣(xiāo) 旁逸斜出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油菜花试验田里的油菜花相继开放,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B: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使长沙各墓园迎来今年清明集中祭扫首个小高峰,逾5万市民前往墓园祭祀故人。 C: 虽然益生菌能够帮助肠道消化食物,消灭致病微生物,但切忌不要滥用益生菌。 D: 中国选手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金牌,使国人对短道速滑项目的兴趣大大改善。 |
6、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田圃 亵渎 睿智 格尽职守B: 凭吊 繁衍 恣睢 歇斯底里 C: 煞白 发窘 狡黠 豁然贯通 D: 诓骗 沉吟 商酌 精血诚聚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砾石 殷红 喜出望外 一汽呵成 B: 竹蔑 盎然 血雨腥风 祸不单行 C: 妖娆 阔绰 富丽堂皇 摧枯拉朽 D: 隔膜 惆怅 不功自破 行将就木 |
8、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ài) 酒肆(sì) 黝黑(yǒu) 锐不可当(dǎnɡ) B: 匿名(nì) 禁锢(kù) 畸形(qī ) 杳无消息(yǎo) C: 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D: 诘责(jié) 滞留(zhì) 咆哮(páo) 一丝不苟(ɡǒu) |
9、 |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一进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活动的。 D: 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
10、 | 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 反问、互文、对偶、互文、设问、对偶 C: 反问、排比、互文、对偶、设问、对偶 D: 反问、排比、对偶、互文、反问、互文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小题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1 )“望极”的意思是________ 。(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阕写景,下阙抒情。 B: 词人借用细风、春草,歌咏了春天的生机。 C: 痛饮狂歌终觉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 D: “终不悔”表现词人感情坚贞和态度执着。 |
阅读两个文言段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不以物喜 或夜昏怠 ( 2 )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3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 )读了有关范仲淹的两篇短文 ,你有哪些感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
父亲的画面 刘墉
①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32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我甚至觉得父亲成为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②记得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我记得很清楚,那里面有着银白色的长毛,很软,也很暖,尤其是他抱着我来回走动的时候,使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一生中真正有“独子”的感觉,就是在那个时候。
④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制的内衣。当父亲看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⑤母亲一直到今天,还常说我小时候会装,她只要轻轻打我一下,我就抽搐个不停,且装作上不来气的样子,害得父亲跟她大吵。
⑥我爱夜晚的角铃,在淡淡姜花的香气中,随着沁凉的晚风,轻轻叩响。那时风吹过长长的钓丝,加上粼粼水波震动所发出的吟唱;似乎很近,又像是从遥远的水面传来。尤其当我躲在父亲怀里将睡未睡之际,那幽幽的鱼铃,是催眠的歌声。
⑦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⑧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海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虽然这些书随着我13岁时的一场火灾烧了,我却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⑨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这类的话,还买了成叠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有个父亲的人影,站在我的身后……
⑩父亲有我时已经是40多岁,但是一直到他51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82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什么样子!”
⑪是的,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32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清晰晰地看见他左臂上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 1 )文章描绘了多幅“父亲的画面”,请选出给你印象最深的四幅加以概括。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父亲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原来是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 ……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
⑪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⑫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 1 )阅读选文④至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段落 | ④ | ⑤-⑥ | ⑦-⑧ | ⑨-⑩ |
主要情节 |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 ________ |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 ________ |
我的心理 | ________ | 有些难过 | ________ | 满足激动 |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②分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
( 3 )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满”的含义。【链接材料】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