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诸城龙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蜿蜒 胆怯 习以为常 家徒四壁
B: 皲裂 呻吟 黯然失色 孤苦伶仃
C: 叱咄 漂碧 浑浑噩噩 粗制烂造
D: 轩邈 解剖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2、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D: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 , 不可收拾。
3、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____,夏天里,____,秋天里,____,春天里,____。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 ②①④③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4、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áo)落 (bì)护 心怀(pǒ)测 (chā)强人意
B: (jū)击 (chún)朴 鳞次(zhì)比 眼花(liáo)乱
C: 伎(1iǎng) (pì)美 义愤填(yīng) 吹毛求(cī)
D: (jiǎn)默 执(niù) 海市(shèn)楼 相形见(ch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6、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嬉闹 怪诞 搬师回朝 重蹈覆辙
B: 挑衅 邮戳 恪尽职守 长途跋涉
C: 苍茫 琐屑 销声匿迹 通宵达旦
D: 气概 藻饰 睡眼惺忪 鞠躬尽瘁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一廊两带三居四园五河六址七路八桥”串珠成链,运河风情延绵传承,与西湖、西溪齐名的又一重量级旅游产品浮出水面。
B: 鉴别《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意境美,就是要品味诗中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境界和情趣。
C: 为了做好这件事,他常常忘乎所以 , 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和经历。
D: 面对女儿不礼貌的回答,父亲气冲斗牛 , 恨不得打她一顿。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牟取 家醅 窥探 顾名思义
B: 哂笑 藉贯 干涸 逢场作戏
C: 焦燥 崩塌 黯然 龙吟凤哕
D: 佳肴 压韵 顾忌 左右逢源
9、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①作为登山者,征服与攀登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荣耀,但野口健却是个例外。②从2000年起开始,野口健开始了在珠穆朗玛峰捡垃圾的工作,他一边登山,一边清理其他登山者留下的垃圾。6年多时间里,他从珠峰上总共捡回了9吨垃圾。当其他登山者为梦想与荣誉向珠峰顶端攀登时,③他却选择背着别人丢弃的垃圾走向山下。野口健的想法很简单,④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坏着珠峰,自己多背些垃圾下山就能让他变得干净些。


A: ①句语序不合理,应改为“作为登山者,攀登与征服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荣耀”。
B: ②句语义重复,应改为“从2000年起,野口健开始了在珠穆朗玛峰捡垃圾的工作”。
C: ③“他却选择背着别人丢弃的垃圾走向山下”此句子的主干为“他选择垃圾”。
D: ④句谓语宾语搭配不当,应改为“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坏着珠峰的环境”。
10、下列划线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职(xùn) 差(cān) 伏(quán) 战战兢兢(jīnɡ)
B: 待(nüè) 附(hè) 丰(yú) 轻怕重(niān)
C: 感(kuì) 塌(tān) 干(bǐ) 根问底(páo)
D: 然(zhàng) 怪(chēn) 充(pèi) 狼奔突(zh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诗,回答下列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1 )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

( 2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剑鞘)。时恐急,剑坚(插得很紧),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 1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长跪而之________

祲降于天________

③寡人矣________

④图而匕首见________

( 2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使毕使于前。

( 4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抱抱曾经的自己

张亚凌

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

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勺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

⑤那天临近傍晩,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

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⑪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

⑫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妤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

⑬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

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成长过程

主要事件

7岁时

① ________

10岁那年

② ________

14岁那年

③ 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賽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


( 2 )第⑨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 3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

②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 4 )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的“抱抱”的意思是什么?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 现代文阅读,回答1-4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来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 1 )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 2 )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 3 )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 4 )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感谢那次遇见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要透露个人的信息;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一直都只是这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