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语言是交流的桥梁,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 ;仁慈, ;同情, ;关怀,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④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 A: ④①③②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
2、 | 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是( ) A: 唐僧 B: 沙和尚 C: 孙悟空 D: 猪八戒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仓皇 怅惘 凭心而论 九宵云外 B: 祖籍 潮迅 霹头盖脸 水泄不通 C: 揭幕 抱歉 略胜一筹 光彩熠熠 D: 笼罩 签订 震奋人心 碌碌无为 |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里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 七年级(5)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 C: 谈到如何看待今日的辉煌?这位获奖者却显出几分羞涩。 D: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
5、 | 选出词语不完全同类的的一项( ) A: 掌握 劳动 参观 观察 B: 灿烂 碧绿 可爱 贫苦 C: 神色 世界 思想 明天 D: 我们 那边 这些 非常 |
6、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怀瑾老师曾经说过:千万别小看孔子!他是个大彻大悟的人。 B: 不少贪污腐败分子涉案金额一经曝出,就让人叹为观止。 C: 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变成一纸空文。 D: 汇聚天南海北众多美食佳肴,8月31日,“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嘉年华”在西安站正式拉开全国巡展的序幕。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B: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 《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 , 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 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
8、 | 选出加在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 ) B: (——)(”。)(,)(!) C: (?)(。”)(:)(,) D: (?)(。”)(,)(,)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7年2月15日,微信方面对外证实,公众号的订阅付费俨然如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水,达到最大势能,伴随着微信公众号蓄势待发的付费阅读。B: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人类的道德观或是与生俱来的,但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找出,其他物种是否也会基于人类对待其他人的态度,来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判断。 C: 网络经营单位按照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并跟踪观察。 D: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10、 | 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怨 像貌 惊愕 昧心 B: 良秀不齐 眈误 狼藉 暮霭 C: 烦燥 蒿莱 枭鸟 厮守 D: 衰草萋迷 衔冤 错勘 津贴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掇(duō):拾取,采取。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 ②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 3 )翻译下列句子。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 4 )从甲、乙两文中,我们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乙文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________。(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写作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 欧阳修的好朋友智仙和尚在山间盖了一座亭子。亭子建成后,欧阳修前去祝贺,写下了《醉翁亭记》。有位樵夫看后说开头太啰唆,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面去看山。欧阳修一看,恍然大悟,便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等文字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 6 )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请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你对这首词的看法。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①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②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地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④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⑤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意思是( )②墨守旧说
③审问
A: ①正确②黑色③慎重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达到;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