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物侯 追溯 乌蓬船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B: 堕落 瞳仁 蜂窝煤 误入岐途 草长鹰飞 C: 缄默 斡旋 浑浊物 接踵而至 销声匿迹 D: 演绎 次第 马前卒 格物致知 人情事故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chán)于 亵(xiè)渎 佝(gōu)偻 骈(pìng)进 B: 鄙(bǐ)夷 脚踝(luǒ) 褴褛(lǚ) 拮据(jū) C: 诓(kuàng)骗 停滞(zhì) 朴(pō)刀 娉(pīng)婷 D: 呢(ní)喃 冠冕(miǎn) 星宿(xiù) 聒(guō)噪 |
3、 |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襟威坐 抑扬顿挫 畸形 匿名 B: 荡然无存 诚慌诚恐 胆怯 懊丧 C: 暗然失色 名副其实 犀利 凛冽 D: 锲而不舍 微不足道 咆哮 管辖 |
4、 |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地楚地。B: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D: “送”字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作者的友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只用了较短的篇幅,就对重大历史事件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B: 同学之间意见不同时,应当风平浪静地讨论,不可意气用事。 C: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直指江南,千里长驱,锐不可当。 D: 每年开春,东风仿佛有一股摧枯拉朽的力量,一扫冬天的沉寂,带给大地一片生机。 |
6、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B: 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中隐含伤感和悲观。 C: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D: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埃博拉”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B: 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C: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D: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
8、 | 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②我轻轻的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着,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 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 ③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 ④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 ⑤大家一齐兴奋地扎进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肉厚、个大、色紫的下手, 来个先尝为快。 A: ③①⑤④②B: ③⑤①④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⑤③②①④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盘桓(héng) 隧(suì)洞 蠢(chǔn)笨 一气呵(hē)成 B: 捷(jiě)报 海鸥(ōu) 礼聘(pìn) 拳打脚踢(tī) C: 舵(duó)手 扭(liǔ)绞 夹袄(ǎo) 无缘(yuán)无故 D: 笑涡(wō) 恐吓(hè) 廪(lǐn)稍 血(xuè)雨腥风 |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钧,旧时对尊长或者上级用的敬词。如“钧裁”,指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也指恭请作出决定。 B: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千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天启壬戌”为年号千支兼用法。 C: 《诗经》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关雎》选自“风”,《蒹葭》选自“雅”。 D: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均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望 徐侨① 陂②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 【注释】①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佛堂镇)人。②陂:bēi,池塘。 B: 无际的青苗 C: 弥漫的山烟 D: 悠扬的牧歌 (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田园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B: “闲”字不仅描绘出池塘绿水的动态美,更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C: 最后两句诗写了声音,嘈杂的声音衬托出这一带的热闹。 D: 诗人通过晚归樵夫的放歌来衬托暮烟弥漫的山间空旷而宁静,表现了诗人恬淡闲心境。 |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 置雌雉 ②如是数年 ③以首触庭前香案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 3 )从“猎者亦死,竟绝后”这样的结果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
别无选择
①那是一个二月早春的傍晚,天色渐渐昏暗,塞纳·马恩驾驶着一辆福特汽车,从波特兰赶往谢里登签一份订购合同。
②这份合同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着他公司的命运,这是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几经磨难后才取得的成果。塞纳·马恩异常高兴,哼着小调,一路飞奔。路上的车不多,一路绿灯,所以他开得很快。
③到了约定的地点,停车的时候,他借着灯光,似乎看到了一点什么?塞纳·马恩俯下身子仔细地看,发现右前轮上沾有异样的东西。凑近时,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他用手一摸,真的是血!
④塞纳·马恩吓了一跳,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自己疾驶中撞上了人?他反复回忆,似乎没有车子碰撞物体的印象。可车轮上的血迹却是真的!
⑤此时,等待签约的商业伙伴打来电话,问他为什么不遵守时间,催他快一点!塞纳·马恩解释说,自己有急事,等会儿就到,恳请原谅。等在那里的商业伙伴大为光火,嚷道:“见鬼去吧,你这个不守时的家伙!”随即挂了电话。塞纳·马恩怔了怔,那可是一笔300万美金的合同啊!这个合同对于他来说生死攸关!也许今世今生的命运,会被这个合同改变,他真想立刻飞奔过去!
⑥可是,他还是驱车返程了。他的眼里,似乎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伤者在痛苦的呻吟,人命关天!他必须回去!在大雾弥漫的夜色中,塞纳·马恩边开车边沿途察看。
⑦最后,在行程近一半的路边,他真的看到了一个黑影躺在那里!他赶忙停车下去,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她的头部受了伤,血流了很远。
⑧塞纳·马恩立即抱起这个女孩,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孩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昏迷不醒。
⑨警方联系上了女孩的父母,这对爱女心切的夫妇不问青红皂白,咆哮着冲向他、暴打他。塞纳·马恩不做辩解,只是默默忍受。
⑩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吐出了两颗带血的牙齿。他回到家,家人都说他太傻,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肇事者,何苦这么快就承担了所有责任?他也只是默默流泪。
⑪女孩昏迷了26天,可喜的是,第27天,她终于清醒过来,并向人们述说了当时的情景:
⑫事发当天,她背着画夹到郊外写生,返回途中,她记得很清楚她是被一辆迎面驶来的疯狂的红色摩托车撞倒!警察记录了她的叙述,又调取了当天街道上的监控,从监控的录像中,确认了女孩的叙述,并找到了那肇事的红色摩托车车主。
⑬塞纳·马恩车轮上的血迹,只是车经过女孩身边碾到了淌在地上的血!事情真相大白,女孩的父母抱着他痛哭,感谢他是女孩的救命恩人!
⑭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塞纳·马恩对记者的回答如此简单:
⑮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安心,在商业利益和人的生命面前,我别无选择!
( 1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填空:①去签合同,发现车轮有血;
②________;
③发现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④________;
⑤真相大白,表达个人信念。
( 2 )塞纳·马恩怀疑女孩是他本人撞的,是因为________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小题。
海市蜃楼
①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这种现象奇妙之极。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形象的描述:“……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壁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清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来的岛屿又在海上现上来。”实在太奇妙了吧!
②海市蜃楼究竟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③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④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得稀薄,可上层空气冷的,还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接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⑤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赞。
⑥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⑦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曾发生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现,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⑧现在,海市蜃楼只被作为一种奇景来观看,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
请以《我想把时间送给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为了内容的完整,文章最好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