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市彭浦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
A: 抖擞 键壮 嘹亮 呼朋引伴
B: 安适 慈善 地毯 咄咄逼人
C: 云宵 骄媚 粗犷 花枝招展
D: 荫蔽 絮叨 决别 人迹罕至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当时各类士人虚伪、贪婪的丑恶形象,并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批判。
B: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课文节选部分中“吝啬鬼”夏洛克最终惨败,流露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D: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仙则。名:名气
B: 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香气
C: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4、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 阴蔽 人声鼎沸 嘎然而止
B: 怪诞 凛洌 骇人听闻 头晕目炫
C: 慎视 澄清 可歌可泣 义愤填鹰
D: 喧腾 瞰望 忍俊不禁 顶礼膜拜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根据规律,每年农历七八九三个月的初三、十八前后,都是钱塘江年度大潮讯来临的日子。
B: 人类不被人工智能打败的要决,是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并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
C: 96岁老人在弥留之计捐出百余幅书法作品,义卖所得的爱心款将全部用于帮助抗战老兵。
D: 新媒体时代,摈弃断章取义,涵养实事求是思维,应当成为我们内心的坚守和担当。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些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C: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D: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7、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游说讲学言论的记录。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我爱着土地》,作者艾青,现代诗人,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历经磨难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撷取自己青少年时代难以忘怀的往事的生活片段而写成的一部优美的诗文集。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晌午 元宵 精益求精
B: 抖擞 仰慕 言不由中
C: 萧索 锋峦 觥筹交错
D: 阔绰 砥砺 妙手偶的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尖上的传奇”。
B: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C: 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 , 勇夺金牌。
D: “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都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期间,各级医院均采取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
B: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C: 盐城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盐城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D: 很多人知道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却不知道饮食习惯也影响着气候变化。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上面两首诗都是怀乡思人。有人用数学符号“<”“>”“≈”来比较“报平安”和“又开封”的情感程度,你认为下面哪个选项更合适?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

A、“报平安”<“又开封”
B、“报平安”>“又开封”
C、“报平安”≈“又开封”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选文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1 )选文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 3 )选文中作者以自己________和________的亲身经历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 ________”的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5G,是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是它的突出特点。业内人士指出: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5G可以改变我们的社会。

5G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所有物联网内的“成员”都成了网络上的一个点。在此基础上,智能制造水平得到提升,人和机器人、产品和原料全都被直接连接到工厂的各类数据库中,机器人之间也可以进行通信和沟通。AR增强现实技术得以实现,它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一定时空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视觉、声音、味道、触觉等信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车联网,也是5G技术的典型应用,通过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对车、人、物、路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和调度。此外,无人驾驶的瓶颈也将被突破,无人机物流、远程医疗等都将成为现实。

【材料二】 在移动通信初生的时代,摩托罗拉发明了第一部移动电话大哥大,美国因而掌握着1G时代的话语权。2G时代,欧洲各国联合研究技术标准并向全球推广。1997年,摩托罗拉持续了20年的辉煌被来自欧洲的诺基亚终结。1999年,芬兰首先发放3G牌照,欧洲与日本等国家联合制定第三代通信标准。此时,中国提出了自己的TD-SCDMA标准,得到的回报是全球市场的突破,形成了欧、美、中三足鼎立的。2013年,中国正式发布4G牌照,使中国厂商在国际通信领域从3G时代的跟随者,变成了4G时代的参与者。

1G、2G是短信,3G是照片,4G是图像,5G是什么?曾有人这样描述:路上每一台车都具备5G车联网和无人驾驶能力,整个城市的车流都可协同调度,实现零拥堵、零事故。工厂里,机器人按需到达各个地点,协调生产,分工协作,,成为人的高级助手。5G时代,也许人们逛街购物可以足不出户,通过AR技术就能远程试衣服、试化妆品等等。

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无数运营商投入了巨额财富。中国、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均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展开5G商用部署。5G发展的领先能力,突出体现在对5G标准制定的主导能力上。全球现在5G标准立项并通过的,中国21项,欧洲14项,美国9项,日本4项,韩国2项。中国已逐步站在5G技术的前沿。德国专利公司公布的一份全球5G专利报告显示,华为是目前在5G标准中做出技术贡献最大的公司,排名全球第一位。这意味着,5G的建设想要彻底绕开华为,非常困难。

【材料三】 中国许多地方正在做着迎接5G到来的准备。以宝钢为例:智能车间里,捞渣、拆捆、起重这些最苦最累的岗位,已被机器人取代,工作人员像打电子游戏一般对着屏幕就能操作,理论上不开灯车间也可照常运行,所以被称作“黑灯工厂”。到了真正的5G时代,“黑灯工厂”的智能制造水平会大幅提升。机器和人的工作将不再严格分工,机器人可以成为中、基层管理人员。机器发生故障需要由人来修理时,即使人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通过AR技术控制工厂内的机器人到达故障现场,实时同步模拟人的动作,如同人亲临现场进行施工一样。工厂内,运输、巡检、修理等无人驾驶车辆往来穿梭,相安无事。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实时联网,生产更加便捷。

另外,拥有良好的3G、4G通信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使中国更有信心玩转车联网标准。而且,中国拥有遍地开花的电子商务,拥有世界第一的庞大应用市场……对于5G时代的到来,中国有着充足的准备和坚实的应用基础。

【材料四】

中国无线模组市场规模及进口占比

(无线模组:物联网接入网络和定位的关键设备)

( 1 )依据内容,在【材料二】横线处填入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格局 ②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得以完成
B: ①布局 ②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得以完成
C: ①格局 ②完成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
D: ①布局 ②完成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
( 2 )对于5G的应用,前三则材料均从无人驾驶 a b c 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 3 )请你分析【材料四】的图表印证了【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哪些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在远方

曹文轩

①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故乡在情感指涉上其实是约等于乡土的。乡土并非仅指一方水土,更重要的是这方水土所养育出的精神和情怀。乡土乡情,童年童趣,写人纪事,抚今忆昔,乡土甚至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贯穿始终的基调。董华的《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正是一本充满故乡味道的散文集。全书九个单元,一百五十篇短章。山川河流、花鸟虫鱼,这些家乡奇妙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乡风习俗、世情百态,这些故乡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我这个旅居北方多年的南方人也增长了不少的见闻。

②汪曾祺每当写到故乡时总会说“我们那个地方”,他像孩子熟悉母亲一般熟稔那个地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风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但是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得有情绝非易事。天南海北,风情各异,找出一两处此处独有而别处难寻的景致和特色来渲染一番并不高明,高明的是写出这方水土的人情。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让人记住的远远不是沱江两岸高高的吊脚楼,不是硕果累累的桃园,不是漂泊不定的渡船,而是那的风景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用或良善或狡黠的姿态应对着生活的一切,他们呈现出卑微而又坚韧勉力活着的状态。《大地知道你的童年》写顽劣的孩童,斗草捉虫,爬树下河,偷瓜摸蛋,打泥仗捉迷藏,正月十五散花灯,追忆童年的背后,却让人感受到“那个地方”生活着的人对泥土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万物的悲悯。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逝者如斯夫的忧伤,因为年华老去,记忆中的故乡终究还是成了一代人回不去的遗憾。

③我料想董华在写作这本书时一定是愉悦和享受的,正如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愉悦和享受一般,读着读着,就会让人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生活虽然贫瘠,但是童年的乐趣却很丰盛,欢愉的阳光照进成年人疲倦而繁琐的生活,于是大千世界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④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感恩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⑤《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让我感动的还有对于乡土情怀的传承,乡土社会凝结的基础除了土地,就是情感,而这种情感除了血脉亲情联系之外,就是乡情、邻里之情,进而生成对于天地、自然、人世的态度和相应的礼节。书中那个可爱机灵的叫董为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爷爷的教导下,离开都市,回归乡村,感受自然,拥抱自然,在和睦淳朴的乡间活泼自在地生长着。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董为的童年幸福丰盛得近乎奢侈,这一切都是他爷爷用心良苦的馈赠,而我相信这份生命中珍贵的馈赠一定会让人在以后的人生中大放异彩。

⑥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去乡村化,城市无边无尽的扩张,乡村不断被蚕食,同时萎缩和流失的还有乡土的情怀。我有时不免感慨现在孩子的辛苦,生活上虽然衣食无忧,却要在繁重的学业间隙穿梭各大辅导培训班,仅有的闲暇时光也早已被手机电视电脑等占据,即使于乡村留守的孩子们而言,恐怕也早已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兴致抑或也没有那样未开发的自然等着他们去开拓。正如董华在书中所言,“对于泥土和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他们还有很多不懂;因为失去了懂得的机会”,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对自然的认识几乎全是从书本上得来,更遑论乡土情怀。这样的童年幸福感大约是要大打折扣的。

⑦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归属。

(作者:曹文轩,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此文为《大地知道你的童年》一书序言,有删改)

( 1 )文章第①段作者说董华的《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是一本“充满故乡味道的散文集”,“故乡味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 2 )“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得有情绝非易事”,在文中所提及的沈从文和董华的作品中,“情”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读文章第②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3 )文章第③段作者说在阅读《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时感受到愉悦和享受,作者感到“愉悦和享受”的原因是什么? 请分条概括。
( 4 )作者在第④段中说自己“感恩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作者为什么感恩故乡?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表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字数在600-800之间;

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眼泪是回忆唯一的言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