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迹至(罕:稀少) 乎不同(迥:差得远)
B: 人声鼎(沸:水开) 警报起(迭:屡次)
C: 兀兀穷年(兀兀:漫长的样子) 义愤填(膺:胸)
D: 尽心血(沥:滴) 而不舍(锲:刻)
2、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A: 词中通过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反衬出如今饱尝愁苦又有愁难吐的心情。
B: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出了作者想说而终不敢说,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C: 本词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
D: 全词跌宕有致,今昔两相对照,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3、

下列提取句子主干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主干:泉水就是灵魂。
B: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主干:我回到故乡去。
C: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 主干:我们散步。
D: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身体里松懈下来了。主干:一股劲儿在身体里。
4、

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下列选项中余光中最得体的致辞是( )

A: 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
B: 我这老头子能与年轻人一同获奖,首先感谢评委的公正,一视同仁。
C: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十分欣慰。
D: 我虽然是个老头子,但我的心态年轻,我永不服老,所以能和年轻人同台领奖。
5、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震撼 燎原 燥热 消声匿迹
B: 狡辩 决择 歧途 轻歌曼舞
C: 映照 敦实 漩涡 接踵而至
D: 晦暗 缄默 焦灸 分崩离析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B: 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文化遗产。
C: 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D: 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7、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亮(zèng) 熏(tāo) 号(shì) 白雪皑(kǎi)
B: 亲(xǐng) 上(hé) 跻身(jī) 居心测(pǒ)
C: 泣(cuò) 束(fù) 守(gè) 鳞次比(zhì)
D: 门(kǎn) 租(lìn) 联(jué) 义愤填(yīng)
8、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久前在武汉圆满结束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形象。
B: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创新升级的亮点很多,最大的变化是推出了新的年轻主持人龙洋。
C: 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9、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黑(zhì) 蜂(mì) 色(tuì)
B: 舟(gū) 问(pǔ) 香(fén)
C: 海(ōu) 头(kē) 时(chen)
D: 仿(mó) 温(róu) 真(chún)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C: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的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D: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冰心的作品《繁星》中的哲理性名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完成以下两题:

( 1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2 )仿写句子: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内文言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山门于河________

于沙上________

③沿河求之,不亦乎________

④转转不________

( 2 )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①岂能暴涨携之去?________

②众服确论 ________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坎穴 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4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圣保罗国际影业公司计划筹拍一部情感电影《中央车站》,把遴选演员的任务交给了年轻有为的著名导演沃尔特。其他演员基本都已经挑选完毕,只差剧中一个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还没有定下来。因为《中央车站》的核心内容讲的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在一位老妇人的真诚帮助下,历尽艰辛寻找爸爸的故事,所以沃尔特对这个角色要求特别高,他挑选了很多艺校里的学生,但都不够满意。

②一天,为此一筹莫展的沃尔特到城市西郊办事,在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小男孩问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吗?”沃尔特低头看看自己脚上刚刚擦过不久的皮鞋,摇摇头拒绝了。就在沃尔特转身走出十几步之际,忽然见到那个小男孩红着脸追上来,眸子里现出祈求的光:“先生,我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您能借给我几个钱吗?我从明天开始多多努力擦鞋,保证一周后把钱还给您!”

③沃尔特看着面前这个衣衫褴褛、肚子干瘪的小男孩,不由得动了怜悯之心,就掏出几枚硬币递到小男孩手里。小男孩感激地道了一声“谢谢”后,一溜烟地小跑着离开了。沃尔特摇了摇头,因为这样的街头小骗子他已经司空见惯了。

④半个月后,沃尔特已经将借钱给小男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不料,在他又一次经过西郊火车站时,突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离得老远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请等一等!”等到对方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把几枚硬币交给他时,沃尔特才认出这是上次向他借钱的那个擦鞋小男孩。小男孩气喘吁吁地说:“先生,我在这里等您很久了,今天总算把钱还给您了!”沃尔特看着自己手里被汗水濡湿的硬币,心头陡然荡漾起一股暖暖的热流。

⑤沃尔特再次端详面前的小男孩,忽然发现他很符合自己脑海中构想的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形象。沃尔特把几枚硬币塞进小男孩衣兜里:“这点零钱是我诚心诚意给你的,就不用还了。”沃尔特神秘地一笑,又说,“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业公司导演办公室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

⑥第二天一大早,门卫就告诉沃尔特,说外面来了一大群孩子。他诧异地出去一看,就见那个小男孩兴奋地跑过来,一脸天真地说:“先生,这些孩子都是同我一样没有父母的流浪孩子,他们也渴望有惊喜!”

⑦沃尔特真没想到一个穷困流浪的孩子竞会有一颗如此善良的心!通过反复观察和筛选,沃尔特发现在这些孩子中,确实有几个比小男孩更机灵,更适合出演剧本中的小主人公,但他最后还是只把小男孩留了下来,并且在录用合同的免试原因一栏中只写了这样几个字:善良无须考核!

⑧这个小男孩叫文尼斯基,在沃尔特的执导下,文尼斯基在剧中成功扮演了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中央车站》也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诸多桂冠。

⑨若干年后,已咸为一家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的文尼斯基写了一部自传体《我的演艺生涯》。在书的扉页上面,是沃尔特的亲笔题字:善良无须考核。下面则是他给予文尼斯基的评价:“是善良,曾经让他把机遇让给别的孩子;同样也是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 1 )请用文中的一句话给本文拟一个标题。
( 2 )第⑤自然段最后加横线的句子在情节设置上起什么作用?
( 3 )想象一下,说说文尼斯基还回来的硬币为什么是“濡湿的”?沃尔特的心头为什么又会“陡然荡漾起一股暖暖的热流”?
( 4 )请用一句格言式的短句,说说文章最后加横线句子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来的外婆

路明

①那时外婆还不老。她时常倒几部车,来小镇看我和我妈。记忆中,她爱穿一件灰色咔叽布外套,冬天是驼色呢大衣、“料作裤”,裤线挺括。非但不老,还有点时髦。下雨天,裤脚会沾一些泥。我很少去汽车站接她,她总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亲热地叫我“囡囡”。

②我很开心,外婆从不空手来。“上海”旅行包里装的,是外婆厂里做的鸡蛋糕、苔条酥和苏打饼干。酒心巧克力一般日子是吃不到的,除非我生病了,或者是我和我妈的生日。还有方便面,那时叫“梭子面”,是高档的食品,我捧在手上干啃,又脆又香,比麻花好吃。听外婆说,解放前她在美国佬开的“沙利文食品厂”做工,五十年代初,沙利文和苏格兰人的“义利食品厂”、香港人的“马宝山糖果饼干公司”合并为上海益民食品四厂。1970年,新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就诞生在外婆的手底。

③我见过外婆年轻时的照片,短发清爽,眼睛明亮,面颊有两朵红晕。外婆笑着说,那是后期上色的。外婆喜欢唱沪剧,唱越剧,唱黄梅戏,是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后来说不让唱,她就不唱了。外婆能写会算,又出身贫苦,根正苗红,很快被委以重任。八十年代,外婆负责厂里的外调工作,碰到去安亭、黄渡那个方向,她就早早办完事,花一角六分买张长途车票,跳上开往小镇的班车。

④外婆通常在下午抵达。我妈说,姆妈你坐,我去弄碗面吃。外婆摆手,说静芝你别忙,我吃过了。据外婆说,汽车站下来有一家饮食店,小馄饨做得好吃,每次她来都要点一碗。外婆说得那么诚恳,配合着喝蛋皮汤的声效,以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外婆是真的喜欢吃小馄饨。

⑤镇上有两家国营招待所,外婆嫌不卫生,住在家里又添麻烦,往往没说几句话,就急着赶末班车回上海。我妈领着我送外婆,往她旅行包里塞几个咸鸭蛋,有时是一段青鱼干。一角六分坐到安亭,三毛钱乘“北安线”到陆家宅,再换40路电车回家。

⑥来过几次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她笑着跟我们的邻居打招呼,扯些有的没的,临别时再送上一把大白兔,拜托他们多多照顾我。邻居们都说,这个上海老太太真好,和气。我心疼大白兔,对外婆的社交不以为然——我妈平时买菜都讲上海话的。外婆就说我妈笨,死心眼,不懂人情 故——到人家的地方,客气一点总没错的,你说阿是?

⑦有一次我跟我妈上街,大热天,我吵着要吃奶油雪糕。我妈没同意,我就赖在地上不肯走。我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支雪糕送到面门前,“囡囡吃”。我睁眼一看,是外婆。原来方才我满地打滚时,外婆就坐在马路对面的公交车上。她都看见了。

⑧更多的时候,我跟我妈去院部打电话。整个小镇医院只有一部长途电话,装在院长办公室外边。电话打到弄堂口的电话亭,接线阿姨去楼下扯一嗓子,外婆再跑出来接。外婆在电话那头讲,囡囡乖吧。我说,乖的。外婆说,囡囡想吃啥。我说,酒心巧克力。外婆就笑了,酒心巧克力哪能天天吃,要吃出酒瘾的。

⑨那时我爸妈常为一些琐事争吵。我不愿听他们吵架,就选择离家出走。不会走远,在医院宿舍区范围内,找一个冷僻角落坐着。我爸妈吵着吵着发现我不见了,赶紧下楼来找我。他们东张西望,焦急地喊我的名字。我一声不响,把头埋进自己的膝盖里。等我爸妈终于找到我,埋怨几句,或是安慰一番,也就忘了刚才吵架的事。后来我长大一点,这招就不太好用。通常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吹半天冷风,实在冻得受不了,自己灰溜溜地跑回家;要么我爸妈发现小赤佬又来这套,两人尽弃前嫌,团结起来对付我。家庭矛盾是解决了,男女混合双打的滋味不太好受。

(有删节)

( 1 )看拼音写汉字:人情shì( )故
( 2 )第②段的划线句属于记叙顺序中的________,作者写这段话的作用是________。
( 3 )第①段的划线句是______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4 )第⑥段写道:来过几次之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外婆为什么要学小镇方言呢?文章中和外婆学小镇方言类似的事件你还能概括出一件吗?
( 5 )下面表述中符合文意的是( )
A: 外婆每次来我家,都会在汽车站旁边的饮食店吃小馄饨。
B: 外婆很喜欢和我们小镇上的邻居聊天,因为外婆年轻时是文艺积极分子性格很活泼。
C: 离家出走是我解决爸妈吵架的有效手段而且屡试不爽。
D: 虽然外婆说我妈死心眼,但这也是她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我终于说了公道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符合要求;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支离破碎的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