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令堂托我买的,您直接带回去交给她就行了。 B: 病人被抬上担架时在痛苦地呻吟着。 C: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 ,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D: 转过水榭,是一条回环曲折的石桥,桥下流水潺潺。 |
2、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 ①②⑤④③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
3、 |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村教师李云飞虽然不富裕,但贫困学生需要支助时,他都会慷慨淋漓的捐出自己所有工资,绝不吝啬。B: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D: 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
4、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连云港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 北大老师的肖像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或于萍水相逢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 C: 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记忆力,他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 D: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 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银联卡、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B: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D: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污涩(sè) 蜷伏(quán) 咒骂(zhòu) 郁闷(yù) B: 忏悔(qiān) 怂恿(sǒng yǒng) 娱乐(yú) 缀行(zhuì) C: 少时(shǎo) 苫蔽(shàn) 假寐(mèi) 煞白(shà) D: 迷惘(wǎng) 伫立(zhù) 干瘪(biě) 胸襟(jīn) |
7、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B: 一方困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又重建了家园。 C: 老师浮光掠影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画虎类犬。 |
8、 | 下面几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漫溯人生的河流,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生命歌唱者,他们在人生的磨难中笑傲红尘,坚忍不拔。 ②我们无法忘怀这些生命的歌唱者,在我们低落、惆怅、失意的时候,耳畔总能传来曲曲天籁,激励与鞭策着我们前行。 ③左丘失明,却有《国语》存世;司马迁遭受腐刑,《史记》却传诵千古。 ④生命如一条河流,唯有经历过惊涛骇浪才能更显辉煌。 ⑤虽然水波不兴也是一种美,但波涛汹涌更能让人刻骨铭心。 A: ④①②③⑤B: ①③④⑤② C: ④⑤①③② D: ①④⑤③②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 , 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B: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 应有尽有。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 ,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 C: 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除夜:除夕之夜。 |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甲文作者是宋朝________(人名),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乙文选自课文《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进亦忧,退亦忧。 ( 3 )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不以物喜③吾谁与归④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A: ①请教 ②因为 ③归依 ④返回B: ①探求 ②认为 ③一起 ④归来 C: ①请教 ②认为 ③一起 ④归来 D: ①探求 ②因为 ③归依 ④返回 ( 4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人之乐”是“从太守游而乐”。 B: 乙文:“古仁人”之乐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C: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 甲乙两文的作者的乐都是游历实地后的感受。 |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 1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 3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驻守荒原
①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寒潮一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②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
③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④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连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⑤喝汤的人就说:“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
⑥老韩的大儿子已经落葬在离加油站只有一里地的戈壁上,那里有方圆十几里地唯一的一棵红柳树,早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贴地盆景的模样。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恒的痛: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老韩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 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
⑦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会带上烟,慢慢走到红柳树下面,在那里抽上一根。
⑧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就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老一小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
⑨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扣火焰—般。
(选自《读者 》2016年第5期,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 然后作文。
②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④字数不得低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