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C: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脸》中的水上漂,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战士。 |
2、 |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B: 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 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
3、 | 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 ________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________给你,能把无数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________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纬天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________于阅读。 B: 只有 传递 呈现 归功 C: 只有 传承 呈献 来源 D: 因为 传递 呈献 来源 |
4、 | 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与例词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1 )挑拨离间 ( ) A: 间隔 B: 反间 C: 田间 ( 2 )蛮横 ( ) A: 强横 B: 横财 C: 横贯 |
5、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B: 寿镜吾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先生,他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 C: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济南”“秀气”分别是名词、动词。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憎恶(zēng) 亘古(gèn) 诘问(jié) 侮辱(wū) B: 哺育(bǔ) 默契(qiè) 嗥鸣(háo) 门槛(kǎn) C: 校补(jiào) 凹凼(dàng) 弄堂(lòng) 殷红(yān) D: 愧怍(zuò) 哽咽(gěn) 涎水(xián) 气冲斗牛(dǒu) |
7、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
8、 |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 ) B: 学习是否努力,是学习成绩好的关键。 C: 通过这次福利院献爱心活动,使她下定了参加义工群的决心。 D: 在中考誓师仪式结束之后,同学们对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成功夺魁充满了信心。 |
9、 | 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春天的桂林是个美丽的季节。B: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C: 上周,我校初中全体师生到郊外举行了“感受春天”。 D: 2011西安世园会的吉祥物叫“长安花”,取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地窖/校对 剽悍/缥缈 千载难逢/载歌载舞B: 洗濯/商酌 窥伺/酒肆 山岛耸峙/恃才放旷 C: 惊骇/骸骨 着手/着落 长途跋涉/万恶不赦 D: 精辟/复辟 犷野/空旷 不求甚解/浑身解数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释】①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 1 ) 本诗颈联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 2 )这首诗前四句是怎样描写“州宅堂前荷花”的?请加以赏析。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后闻虞诩有将帅之略,以为武都太守。(诩)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①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②,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③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贼由是败散。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释]①羌,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②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③陈,同“阵”,列阵。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杂然相许________《愚公移山》 ②上自劳军________《周亚夫军细柳》 ③既到郡________ ④贸易衣服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赛助》 ②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 3 )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虞诩的“将帅之略”?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我的母亲
欧阳夏丹
①这几天在家里收拾旧衣物的时候,无意间翻出了母亲的老照片,不禁看呆了。年轻时的她可真美:笑颜如花、青春飞扬,眼神是那么的单纯、干净。我久久地凝视着照片中的她,已然很难将其和此刻在厨房里弯着腰、驼着背,还忙前忙后的母亲联系在一起。
②1994年,我上高二,正在苦读备战高考。也正是在这一年,父亲被查出是肝癌晚期,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剩下的三个女人:母亲、姐姐和我一下子慌了神,不知所措。但很快,母亲做出决定,让我每天正常上学,复习功课,而她和姐姐则轮流倒班,去医院照顾父亲。________________我印象中从那以后,母亲就再没睡过一个踏实觉,经常是夜里低眉垂眼地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而不用去医院的日子,她还得照顾家里的大事小情,做饭烧菜、换灯泡修水管……
③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快过年了。________________除夕那天,母亲早早地起来准备年夜饭,芋头扣肉、豆腐圆子、蛋饺,这些都是父亲最爱吃的,母亲做好后把它们像艺术品一样的仔细装进饭盒里,盖得严严实实,就拉着我们姐妹俩去医院了。病房里,我们一边吃着,一边给父亲讲各种笑话逗他乐,父亲吃东西要嚼很久,他不怎么说话,只是微笑着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又看看我和姐姐,生怕这段难得的相聚时光会戛然而止似的。
④然而,父亲终究还是没能熬过去,他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一天,真的成了我们在一起团聚的最后一个春节。母亲因为操劳、伤心过度,两年后即被查出罹患乳腺癌,做了大手术。手术后,母亲消沉了一段时间,也许,对一个那么美,又那么爱美的女人来说,身体的残缺是一个无法言说的伤痛吧。但没过多久,母亲就从阴影里走了出来,她重新挺直腰杆儿,穿上漂亮的衣服,带着自信的笑容跟别人打招呼,甚至,连一度不愿意去尝试的推拿按摩,也变成了她每周必选的项目,当按摩人员充满疑惑地看着母亲的身体时,母亲坦然解释说:“噢,别担心,我就是做过手术而已。”这就是我的母亲。
⑤很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可以用比较轻松的心态回忆过往的时候,母亲跟我说起一个故事。她说:“你知道吗,你父亲病重时,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他买药治病了,为了保障你的学习和营养,我和你姐姐每天省吃俭用,一顿就只吃一个面包。后来,我的一个同学想请我们吃饭,我不肯,最后是被同学硬拖进餐厅的。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这个同学,记得她的好!”听罢,我沉默了很久,心里难受得说不出任何话。我恨我自己,为什么那么自私,只顾着埋头学习准备高考,而没有为这个家付出过什么,分担过什么。母亲温柔地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你不要自责,当时你还小,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认真工作,就是好样的。要记住,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乐观、坚强、感恩!”
⑥是的,乐观、坚强、感恩。母亲用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教会了我这一课,并把这6个字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香港电影《岁月神偷》里有一句话不是说的很好吗:生活就是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只要你眼睛一直往前看,向前走,未来就会有信心和希望!我以为,懂得了这些,就是回馈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 1 )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________,第③段应填________。A这是对我们一家四口来说最特殊、也最珍惜的一个春节。
B艰难的日子由此开始了。
( 2 )阅读文章②~④段,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母亲经历的主要变故。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相关问题。
狼的娘心
①碰上狼的那天,刘彩芝正在山上挖一棵山药。6岁的儿子,在离她不远的一片开阔地玩耍。
②那棵山药,刘彩芝挖了足足半个小时。她伸了个懒腰,准备坐下歇歇。就在这时,她听见了异样的声音,像马奔跑,有点急促,但没有马奔跑的声音大。刘彩芝想起了儿子,丢下手中的活儿,朝儿子跑去。就在这时,她看见一个黄色的东西在她眼前一晃,她揉揉眼——那是一匹奔跑的狼。
③狼正是冲着他的儿子跑过去的。那一刻,她的儿子,正低着头玩一个什么东西,对即将来临的危险一无所知。刘彩芝来不及细想,迎着那匹狼冲了上去。
④那匹狼看见突然冲出来的刘彩芝,愣了一下,站住了。刘彩芝也站住了。刘彩芝的本意是想让那匹狼改变方向。可那匹狼并没有理会她,停了一下,继续朝她的儿子奔跑。作为母亲,刘彩芝想也没想,跑到了狼的前面,拦住它。
⑤狼终于停了下来,看着面前的刘彩芝。狼的眼里闪烁着一种可怕的光,那道光,看得刘彩芝心里直发慌。此刻她赤手空拳,唯一的防身工具——那把挖山药的镢头,丢在了山野里。
⑥人与狼,相距只有十米之遥,隔着一条小溪。刘彩芝的姿势很有趣,她伸开双臂,用空空的两只手,拦住了狼的去路。
⑦狼似乎不想与她对峙,开始寻找前进的方位。它绕了个弯,想从刘彩芝的左边冲出去,那是经过山沟可以到达开阔地的唯一出路。刘彩芝看出了狼的意图,在狼开始前冲的瞬间,刘彩芝跳过去再次拦住了狼。
⑧狼看起来很愤怒,发出一声低吼,一下把刘彩芝扑倒在地。可能是用力过猛,狼和刘彩芝一下子倒在了小溪里。刘彩芝突然觉得胳膊一阵疼痛,她看到,狼尖利的牙齿深陷在她的胳膊里。血,顺着薄薄的衣服流了下来,把小溪里的水都染红了,一缕一缕随着水漂浮。
⑨奇怪的是,狼很快就松开了口,转头又向刘彩芝儿子的方向跑去。刘彩芝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只手死命拽住了狼的尾巴,另一只手在小溪里乱摸,抓到一块石头,就在狼转身扑过来的瞬间,狠狠地砸向狼的脑袋。轰的一声,狼倒下了。
⑩刘彩芝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她看到,狼还在喘气,肚子一鼓一鼓地呼吸着。她还看到,奄奄一息的狼,眼睛却直直地盯着儿子的方向。“临死时还想着自己的儿子,太可恨了!”于是,刘彩芝又搬起一块石头,对准狼的脑袋狠狠砸去。
(11)狼终于不动弹了,但眼睛依然瞪得很大,目光中有一种无法说出的意味。黯淡的眼睛里, 。那目光,让刘彩芝心里五味杂陈。
(12)刘彩芝顾不得多想,跑到儿子面前,一把抱起了儿子。突然,她看到,儿子的怀里抱着一只狗崽。刘彩芝顿时明白了,那不是狗崽,是狼崽,一只两三个月大的狼崽。
(13)刘彩芝蓦地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14)哭完了,她用镢头挖了一个大坑,还捡了一抱柴草,正正经经地把母狼埋在小溪边,并用石头把母狼的坟墓围了起来,像埋人那样。
(15)埋葬了母狼之后,刘彩芝把儿子和小狼崽一起带回了家。
(16)刘彩芝后来说:“那匹小狼,在我家待了三个多月,小狼大了,我就把它送到后山放生了。前两次,它又摸着回来了。第三次,我把它的眼睛蒙上,送到三十多里外的大山里。”
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吃”组成的汉语词汇不胜枚举。,如: 吃苦、吃亏、吃醋、吃透、吃得开、吃小灶、吃独食、吃老本、吃后悔药、靠山吃山等。“吃”,可谓意蕴无穷。相信这些词语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
题目一: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词语做标题。
题目二: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拟个半命题作文的题目,然后将其补充完整。
题目三: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两个进行组合作为标题。(可加体现两个词语之间关系的词语)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体(诗歌除外)自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