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2016央视猴年春晚开场,主持人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五副春联,其中一副的上联是“蓝天日丽,九州千里秀”,与之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 )
A: 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
B: 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
C: 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
D: 大地春回,草原锦绣天
2、《登高》是唐代哪位诗人所写( )
A: 李白
B: 王维
C: 岑参
D: 杜甫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号(chuò) 囫囵(húlun) 国(shāng ) 雨腥风(xuè)
B: 胆(qiè) 盘(huán) 合(qì) 毛求疵(cuī)
C: 水(chàn) 掂(liáng) 狡(xiá) 栩如生(xǔ)
D: 踌(chú) 思(xún) 染(xuàn) 千之力(jūn)
4、

下列划线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温而知新(旧的知识) 以丛草林(当作)
B: 项为之(通“僵”,僵硬)  数年恒不一见(但是)
C: 楼上人往来屑屑,或或立(靠着) 惟楼一座(高)
D: 撒盐空中可拟(大致、差不多)  友人惭,下车之(引导)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琐(wěi) 负(gū) 修(qì) 为人知(xiān)
B: 妥(tiě) 步(lǚ) 溅(bìng) 锋芒毕(lù)
C: 热(chì) 冽(lǐn) 红(yīn) 人不倦(huǐ)
D: 弱(léi) 游(áo) 俯(kàn) 白雪皑(ái)
6、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异想天开的故事。
B: 企业家们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 刘明被评为优秀团支书,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D: 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7、下列对《黄鹤楼》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原野上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草木凄清荒芜。
C: 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
D: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B: 本文的基本情节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幻想。
D: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了狼的狡猾。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C: 济南的冬天是个温暖的地方。
D: 大约有五十个左右的同学,参加了今天的比赛。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 京沪高铁开通以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C: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因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 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广泛开展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微环保”活动,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能否养成的关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两题。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 1 )后人评该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作简要评析。

( 2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该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千泉

(唐)玄奘

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陲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突厥可汗每来避暑。中有群鹿,多饰铃镮,驯狎于人,不甚惊走。可汗爱赏,下命群属,敢加杀害,有诛无赦。故此群鹿,得终其寿。

(选自《大唐西域记》)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千泉/后狼止而前狼又
B: 以名焉/渔者歌曰
C: 下命群/引凄异
D: 杂花绮/猛浪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千 泉 者 地 方 二 百 余 里 南 面 雪 山 三 陲 平 陆

( 3 )这段短文写了千泉哪几方面的情况?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关中大老碗
关中有不少古东西,比如大老碗。过去关中人家,锅碗瓢盆之外,每家几乎都有几只大老碗。有的人家日子凄惶,仅有的一只大老碗可能很“老”了,磕得豁豁牙牙,吃起饭来甚至挂口,但这只老碗还是不能丢,因为它是这个家庭的代表性餐具。
关中人吃饭爱用大老碗,和关中的 以及 有关。关中曾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神农氏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而“天府之国”的称谓,最早是指关中地区。食物丰饶了,盛装食物的碗,自然也就不会小气。大大的老碗,装满饭食,一碗吃饱,也就省去了小碗来回添加的麻烦。关中人吃饭爱用大老碗,也和关中的民风民情有关。关中土地辽阔,民风淳朴,民情豪爽而耿直。表现在吃饭上,就有一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秉性。所以,大老碗就成了关中人的最爱了。过去,关中的长辈人吃饭要用老碗;而成年人,不管男女,也都习惯用老碗;至于娃娃,因为饭量和力气有限,只能用较小的碗了。不过,一旦看到了小娃端老碗的景象,大人们往往就要大加夸赞,说这个娃以后能“咥活(指能干成大事)”,是“关中楞娃生胚子”的料。当然,小娃如果能“端老碗吃饭了”,也就说明娃娃长大了,这是长辈的期望和惊喜。
关中的大老碗,多是耀州窑烧出的粗瓷碗。“耀州窑”位于渭北铜川的黄堡镇,始于唐代,北宋末最为兴盛,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为朝廷烧造过“贡瓷”。其烧制的青花大瓷碗,碗体硕大,碗底足径却显得很小,并且在外壁上有两圈凸棱,便于人们单手端稳抓牢,关中人称之为“把把老碗”。陕西八大怪之一——“面条像裤带”,而这种“把把老碗”正是吃这种裤带面的正宗餐具。老碗的碗有多大?贾平凹在其一篇文章中曾经说到,山里人吃饭蹲在门口,端一只“碗比头大”的饭碗,吃的时候“碗也摇,头也摇”。关中还有一种老碗,造型是锥体,口大底小,瓷很粗,碗楞很宽。有的人家不小心打破了碗,却舍不得扔,便要请箍碗匠来箍碗。箍碗匠用金刚钻搭上清油,在碗破裂的两边钻好细眼,然后用事先做好的铁扒子钉上,钩平尖头,然后用油泥抹实裂缝的钉眼处,老碗就又可以用了。
“大、重、厚、笨”的关中老碗,外表看起来愣头愣脑,可骨子里也饱含着朴实憨厚。外地人到西安吃羊肉泡馍,一看那只大老碗就先要惊叹一声:“哇,这么大的碗!”关中的碗大,是因为关中人的度量就大,度量大,包容自然就大。汉唐时期,关中的长安就已经是“纳四海宾朋,融八方来客”,千年积淀的风气——大气、厚重、融合和交流,在这一只关中的“大老碗”里,得到了充分的交汇和融和。
关中大老碗,奠定了关中人的基本性格,辈辈相传的大老碗,传承着关中人的性格密码,而关中人的审美特征,比如简约、凝重、大气与深沉厚重,其实也都和这只关中大老碗紧密相关。这就是在各种精巧餐具方便生活的当下,关中人仍不愿遗弃大老碗的个中原因。

( 1 )依据文章相关内容,在第二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 2 )请依据原文内容,简要说明什么是“把把老碗”?

( 3 )在各种精巧餐具方便生活的当下,关中人仍不愿意遗弃大老碗的原因是什么?

( 4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大老碗是关中家庭的代表性餐具,锅碗瓢盆之外,每家必备。即使被磕得豁豁牙牙,人们也不会丢弃它。
B: 关中人都习惯用老碗吃饭,大人们往往会夸赞小孩子端老碗的景象,因为这说明娃娃的饭量大,有力气,能干活了。
C: 大老碗若被打破,人们会请箍碗匠用金刚钻搭上清油,钻眼,钉铁扒子,再用油泥抹实裂缝,老碗便又可用。
D: 关中大老碗虽然看起来大、重、厚、笨,但它的“大”却体现着关中人的大度量,体现着长安城大气、厚重、融合的风气。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空巢”现象的加剧,养犬热逐年升温。2018年9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城镇养宠用户已经达到7355万人,其中城镇养狗人数达到3390万人。

(材料二)

下面是一组关于遛狗的调查数据表

(材料三)

日前,朋友圈里《遛狗要拴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一文刷屏,也让“异烟肼”这个词为公众所知。该文介绍说,药物异烟肼对人体无害,但对犬类有非常强的毒杀作用。此文一出,拥护者有之,激烈反对者有之,正反两方对立激烈。从拥护者的发言来看,几乎都是对目前国内养狗文明缺失的强烈不满。可以说,人与狗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因养狗形成的矛盾。

(材料四)

10月29日,云南文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文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山市区犬类管理的通告》,要求7点到22点,宠物狗禁止上街。11月14日,武汉市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修订的《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其中要求:业主携犬只出户时,必须为犬只戴上嘴套,否则就可能面临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11月15日,《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允许携带小型犬、观赏犬,出户的时间为19时至次日7时,遛狗不牵绳最高可罚1000元,无证养狗最高可罚10000元……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空巢”现象的加剧,全国城镇养犬数量加大。
B: “狗患”日益严重,引发了大量“犬与犬”“人与犬”“人与人”的矛盾。
C: 关于养狗问题,人们意见不统一,反对养狗和支持养狗的呼声都很高。
D: 治理“狗患”呼声高涨,如何协调各方诉求成为城市管理的重点。
( 2 )阅读“材料四”,说说揭示了什么现象?请从“材料二”中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3 )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人与狗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因养狗形成的矛盾”一句的理解。
( 4 )阅读“材料二”“材料四”,请简要概括如何做到文明养狗。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题目:第一次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许多第一次。这些第一次,带给我们的感受,欢笑、泪水、紧张、感动、悲伤、喜悦、自信……各不相同。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写你的某个“第一次”以及它带给你的感受。

要求:字数600左右;不能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永远都不会懂你对我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