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兰州铁路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对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威尼斯商人》意大利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课文节选的是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最有趣,也最能表现人夏洛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潮部分。
B: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共10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C: 《热爱生命》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写的一篇小说,小说写了一位淘金者绝境中求生的故事,表现了人在恶劣的环境中的顽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
D: 《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史记》。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 今年4月1日,在泰州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
C: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D: 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狼藉 秀颀 屏息敛声 无可耐何
B: 依傍 遒劲 诩诩如生 截然不同
C: 寥落 洗涤 正襟危坐 免冠徒跣
D: 躁热 深宵 油光可鉴 天伦之乐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ráo) 雾(ǎi) 脱(yǐng)而出 同捐前(qiān)
B: (zhóu)然 寒(cān) 难辞其(jiù) 毋庸(zhuì)言
C: (piē)见 (bèi)谬 重蹈覆(zhě) 令人惊(gài)
D: (shú)罪 计(jiào) 灯火阑(shān) 有(mú)有样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zǎo) 奇(jì) (xiá)窄
B: (kàn)护 (cí)善 (ǎi)松
C: (jǐ)南 暖(huo) (zháo)落
D: 发(jī) (xiāng)嵌 (chéng)清
6、

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佛印绝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卧右膝,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A: 类:像
B: 属:类
C: 诎:同“屈”,弯曲
D: 历历:清清楚楚的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jiào) 行(qián) 别(jué) 转弯角(mǒ)
B: 琐(xuè) 两(qī) 胆(qiè) 应接不(xiá)
C: 强(jué) 拮(jū) 唐(tuí) 一代天(jiāo)
D: 取(tì) 育(bǔ) 烦(zào) 然失色(àn)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威尼斯商人》(节选)通过写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关于“一磅肉”的矛盾冲突及鲍西娅机智地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塑造了夏洛克这个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以及安东尼奥等一组崇尚正义、慷慨仁爱、忠于友谊的人物形象。
B: 戏剧利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因素,共同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C: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D: 《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毒害。《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讽刺幽默小说。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地方政府启动防暴雨三至四级应急响应措施,救援人员紧急赶赴前线,群众自发救灾。
B: 艺术的魅力在于慰藉人的灵魂,比如音乐能延缓人们疲惫的身躯,放松紧张的心理。
C: 南方园林的人文意味,深深地吸引你驻足;北方园林的大气,让人频频留影;荟萃园林区域的风格多样,让人惊叹鬼斧神工
D: 为迎接G20的召开,杭城临街的门和窗都做了细节上的改造,看似简朴却别有用心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B: 缺乏必要的自信和充分的安全感,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就会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害怕得到别人的否定是一定的。
C: 对于现在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平台,杭州市运管局将采取责令整改、约谈办证、行政处罚等,督促平台尽快办证。
D: 不管未来中国篮球会走向何方,不管姚明施展抱负的理想会在现实中遭受多少障碍,但有一点我们应该坚信不疑:姚明是这个时代担当中国篮协主席最恰当、最合适的人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梅尧臣的《春寒》,回答小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 1 )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 2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是 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 时期伟大的 家,教育家。

( 2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

( 3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诲女知之乎( )

( 4 )翻译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5 )《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的额头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2014年3月18日)

( 1 ) 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2 )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 3 )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①④段画线的句。

①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 4 )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冬天,去触摸乡村

李丹崖

①周末回老家去看父母,坐城乡专线列车从公路上下来,我就没有乘车,我想在乡野里走一走,感受一下深冬田野的广袤和空旷。

②刚一下车,鼻孔里旋即飘满一种泥土的香,这是最踏实的香味,也是最安稳的香味,这些浮游在空气中的小颗粒,我每次闻到它,总会想起“脚踏实地”这个词,宛如一棵大树扎稳了根,不是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依然扎在乡村。

③在城市里呆久了,人人都想到乡村去转一转,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在时光的河道里漂泊久了都需要适时的回归。生在农村的孩子去乡村是为了了却自己的还乡梦,是一种亲情的维系在佐使,他们是乡间田野上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线还拴在故乡门前的桑梓上。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去乡村是为了踏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是去农家乐,看起来形式上是为了图个新鲜,其实,也是为了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

④冬日里,乡间的田野有一些薄雾,但是可见度还是非常高的,薄雾像围巾一样围在村庄的上端,村庄静默如同老人,摇曳生姿的树木像一些扎堆顽皮的孩子,不同地在向着村庄的方向招手。乌鸦在田野上空盘旋,累了就落在树杈上歇脚,黑压压的一片,总让人想起梵高的名画。在老家农村,乌鸦是有些迷信色彩的,它和灰喜鹊形成了一对强烈的反义词,灰喜鹊象征着喜庆,乌鸦则有着不祥之兆,主要体现在乌鸦的叫声,乌鸦在谁家门口叫了,谁家都要遭殃,所以,乡村的孩子从来不敢用弹弓打乌鸦。迷信毕竟是讹传,我们不妨把此讹传看成是农人对鸟雀的一种敬畏。

⑤乌鸦在天空连翩滑翔,时而俯身飞下,落在田野里,它们在觅食。土地是隐忍的,任由乌鸦细爪的翻挠,依然敞开怀抱迎接万物的皈依和支取,土地是乡村的银行,冬天是储蓄的季节。清晨走在田间地头,田野里会冒出一层热气,如同酒池发酵一般,昭示着自己的富足。

麦苗是冬日田野里少有的青绿,这些脆嫩的小东西在冬季的怀抱里内敛而害羞,一丛丛地挤在一起,一副合抱取暖的意思,静待苍茫大雪的到来。这时候,乡野里的树是最性感的,性感在它们的裸露,性感在它们的坦白,像极了姜文的电影,坦荡而达观,从不给自己的观众玩阴的,一层层,一枝枝,敞开自己的脉络给这个世界看。

⑦路是乡村的动脉,大路供给着乡村,也支付着乡村,冬日里的乡村如同一个能量站,买卖交易是最常见的事情,马达声轰鸣,机动三轮车来回穿梭在大路上,换回的是农人们丰收的笑靥。阡陌如网,织在田野的肌肤上,干草纷乱在阡陌的周围,像极了海明威的胡须。

⑧沿村多沟溪,有水,也是澄澈冰凉的,小草鱼也不敢翻花,枯白的水草浸泡在溪水里,任由小鱼的吞噬。每每走在村落的外沿,看到这些沟沟水水,我总想起夏天里,在宽沟里扎猛子的玩伴,此刻,他们的孩子也已长大,他们不屑于在这里扎猛子,而是活跃在都市的温泉游泳池,他们不像我们当初那样穿粗布短裤,而是穿比基尼,花花绿绿的,像极了这个时代孩子们斑斓的思想。

⑨村庄一直是质朴的,每每走进村口,听着几声遥远的犬吠,看着烟囱里的袅袅炊烟,闻到冬日里谁家锅灶里大白菜粉丝的清香,走在村子里如掌纹一样的小路上,我的思维开始退化,脑子也变得简单,喝一口土锅灶里稍带有草木灰的开水哟,甜在舌尖丝绸一般穿过,这种压水井里抽出来的水,经由母亲烧开,喝一口,全身都有了温暖祥和的味道……

( 1 )阅读全文,说一说作者在冬日回乡,“触摸”到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找出三处。

( 2 )阅读②③两段,概括作者要去触摸乡村的原因。
( 3 )阅读第④⑤两段,试分析作者为什么描绘冬日田野中的乌鸦。
四、写作(分值:60分)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
要求:①以“ 的心声”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完成作文。②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灬花凋丶为谁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