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湘潭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赞美了莲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自己的志趣。
C: 《陋室铭》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D: 《卖油翁》通过讲故事阐明事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
2、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B: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明代小说家。
C: 鲁迅原名周树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他的作品《风筝》《故乡》《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静谧 云霄 化装品 花团锦簇
B: 诀别 企盼 蓝汪汪 美不盛收
C: 匿笑 感慨 探策仪 翻来覆去
D: 荫蔽 干燥 水墨画 人声鼎沸
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航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B: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C: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D: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5、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公安部门一定要严厉打击黑网吧,不让它们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B: 之前大家对微信还一无所知,现在已经非常熟悉,都不以为然了。
C: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 处处洋溢着无限的希望。
D: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 江苏籍院士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江苏人,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C: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学有所成的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勤奋和不求甚解
D: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释放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充分展现人们自信、豁达、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
B: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将中菲南海争议同二战历史相提并论 , 令人匪夷所思。
C: 开展读书活动能有效地增强青少年憧憬中国梦、建设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D: 我国各界人士强烈谴责5月22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危言耸听的暴恐袭击事件。
8、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彻底杜绝随地吐痰这种不良现象再发生,学校有关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
B: 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C: 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
D: 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9、选出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 )
A: 诱惑 辜负 雏形 崛强
B: 贮畜 朗润 训戒 忍俊不禁
C: 潦亮 耸立 烘托 录录终生
D: 抖擞 安适 诅咒 仙露琼浆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 陈寿是晋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策。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

(乙)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

(丙)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菑(zī):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

( 1 )“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是艾青早期诗作的主要内容。结合甲诗写出节选段的诗名和内容。

题目:________

内容:________

( 2 )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

①乙诗是印度诗人________写的。其中与这首诗相关的一句是________(a死如秋叶般静美/b树木求他天空的寂寞 )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诗歌的题材来看,丙诗属于________(a边塞行旅/b山水田园)类,按诗歌体裁分,属于律诗,请写出这首诗的颈联。________

( 3 )阅读丙诗,从“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两句中,我们仿佛看到: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________,________。画面开阔而深邃,意境和谐而又生机勃勃。
( 4 )有人说,丙诗表达了诗人对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的热爱,也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你是怎么认为的?请从诗中举出一例简要分析,加以印证。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节选自《桃花源诗》)

【注】①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②菽稷:泛指粮食作物。③艺:种植。④靡:没有。⑤暧:遮蔽。⑥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⑦班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 1 )解释下面画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__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________

③便还家 要:________

④此中人云 语:________

⑤日入从所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3 )两文都描写世外桃源,很多内容是相互照应的,请你分别从两文中找出两处照应的句子。
( 4 )结合【甲】【乙】两文,说一说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他们就是我的城市

秦珍子

①我女儿一岁半,她最熟悉三种职业,医生、警察和快递员。因为定期体检、打预防针,她能准确识别白大褂和听诊器。偶尔需要动用“权威”使她听话,警察的“不许动”很管用。对幼小的她来说,“快递员叔叔”是神奇而甜蜜的存在。他们会在一天里某个随机的时刻出现,“叮咚”摁门铃,送来水果、饼干和玩具。

②“快递员叔叔来了,你的礼物就到了。”我曾经一边在网上下单买书,一边对女儿说。她装认真地想了几秒,答:“和圣诞老人一样!”比起那位传说中的红衣老爷子,这些叔叔才走真正穿越风和雪,把她想要的东西送到她身边的人。

③这几年,一直是一位家在赤峰的小哥,往我家送快递。我刚搬来时,没有特别留意过他。女儿出生不久后,某天我忽然收到他的短信:“在家吗?我是快递员,方便开门吗?”收了快递,我忍不住问他:“你怎么不摁门铃?”他不好意思地说:“上次来,看你肚子挺大,估计这会儿已经生了,怕吵着宝宝睡觉。”我逗他:“你还挺有经验?”他笑答:“我女儿5岁啦,跟我在北京呢!”

④我家楼上那户也有孩子。每天晚上11点之后,我还常常能在客厅、卧室、婴儿……听见天花板上传来各种声响——杂物落地、轮子滚动、器皿破碎、孩子尖叫、大人斥责……沟通过数次,没有任何改变。最后一次,操着本地噪音的男主人打开门,一脸坦然地说:“我也没辙呀,那您报警吧!”

⑤小区旁边不远,临街有几间商铺,附近居民赖以生存的蔬菜摊就在那里。卖果蔬的是一家早出晚归的安徽人。老爷子收菜钱,侄儿打杂。侄儿活络,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的永远挂在嘴上,今天让你尝个草莓,明天手一挥五毛不要了。猕猴桃放久了,还提醒“别给小孩买”。在这个时代,我和邻居可以互不相识,但我们不会不熟悉这家人。

⑥有一次,我新买的电脑出现故障,退换需要包装上某个标贴,可是纸箱子早扔到楼道里了,因为每天都有人来收。我跟物业、保安打听一番,在另一栋楼的地下室找到小区收废品的两口子。他们租住在最多5平方米的小屋,睡上下铺。听完来意,大哥立即行动。他打开另一间屋子,里面从地到天摞满了各式各样的纸壳箱,无法计数。他一张一张地往外抽,抽了一个多小时,抽空了半间屋子,终于找到我要的纸箱。我掏出钱感谢,大姐冲出来,把我轰走了。有天我晚归,深夜一两点遇见他俩,才知道他们收拾楼道弃置物品,为了不影响居民出入,不占用电梯,都是夜里悄悄进行。

⑦在商场买好家具,东北大哥和他万能的金杯车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夏天空调坏了,背着工具箱的四川小伙敏捷地钻出窗户,修理外挂主机。家务实在忙不过来,上网找个电话号码,上门支援的湖北小阿姨能麻利搞定孩子的饭、老人的茶、地板上的毛发。

⑧他们如此真实、有力地活着,需要着这座城市,也被这座城市需要着。

⑨我们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接纳服务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城市的职责所在。容纳东北大哥、四川小伙和湖北阿姨的奋斗,则是城市的灵魂所托。即使谈不上“建设者”,只是地下通道里的一个流浪歌手,也能让窝在办公桌前加班的年轻人,听见爱和自由。在不可或缺的日常细节中,他们是抱着尿不湿的巨大纸箱而来的快递小哥,是用冻伤的手给我做早餐的煎饼摊老板,是我吓得拉住他工作服生怕他掉下窗台而他耐心宽慰我的四川小伙。那些面孔那么具体,那么鲜活。

⑩对每一个这样的个体来说,出身、天赋、教育、命运、能力、志趣、环境……都可能决定他们将离开哪里,走向哪里。我知道,有的小摊食品细菌超标,有的大哥搬个柜子可能漫天要价。还有人会说:“等火烧到你家你就闭嘴了。”可是,难道这座城市,没有了他们,就没有谎言、罪恶和灾难了吗?在人性和劳动面前,谁也不比谁高一等。

⑪反正,下一次快递小哥来的时候,我会跟我女儿说:“这个快递员叔叔就是圣诞老人。”——在她还相信美好的年纪。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 1 )文中“我”的女儿为什么说快递员叔叔“和圣诞老人一样”?
( 2 )选文第④段写楼上本地男子的表现的目的是什么?
( 3 )选文第⑥段中,面对“我掏出钱感谢”之举,“大姐冲出来,把我轰走”表现出了大姐怎样的态度和性格特点?
( 4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①一脸坦然地说:“我也没辙呀,那您报警吧!”

②容纳东北大哥、四川小伙和湖北阿姨的奋斗,则是城市的灵魂所托。

( 5 )作者为什么说“他们就是我的城市”?
阅读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钴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A)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B)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几天后,他将《三家巷》扔给我,说:赶快还了去,这书流氓极了!我当然不会听他的。

⑦读罢《三家巷》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⑧……

⑨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碎语文学》,有删减)

( 1 )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五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结合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列表格。

读书

遭遇

为读《封神演义》

给人家拉一上午磨,被监督着在磨道里看书。

为读《青春之歌》

为读《____》

为读《三家巷》

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 )请你从文中划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 3 )第4段划“________”的句子提到“二哥”的情况,在文中有何作用?
( 4 )看完莫言的童年读书经历,小语和小文有不同的感受,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莫言的童年读书生活也太苦了吧!

小文:是啊,但我觉得苦中也有乐呢。你看,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题目:又是新的开始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龌龊想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