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果复句)
B: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假设复句)
C: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转折复句)
D: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并列复句)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④①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③
3、下列各项中划线字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着diǎn 据jié 干biē
B: 俯kàn 慰jiè 桥zhàn
C: 闹xī 害zèn 辩chěng
D: 胆què 发jiǒng 恣suī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 置身二一九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妈妈在抽屉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5、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绉(zhōu ) 震(sǒng) 空(lóu ) 俗(cāng )
B: 然(piān ) 蟾(yú ) 追(sù ) 篱(fān )
C: 阻(yè ) 歪(zè ) 瓦(lì ) 箱(qiè )
D: 疤(chuāng ) 唐(tuí ) 凹(dàng ) 取(dì )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那天,谭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使得我豁然开朗
B: 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 , 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C: 他命运多舛,这些年辗转反侧很多地方,依然居无定所,朝不保夕。
D: 一阵微风吹过,桃树上粉红的花瓣顿时飘落下来,落英缤纷 , 犹如下了一场桃花雨。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B: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C: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D: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8、

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秋之夜,一轮满月在清朗的夜空中静静地端___(详、祥)着异乡的游子。“详”有“详细”的意思,“祥”有“吉利”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详”。
B: 遇到脾性暴戾专制的帝王,胆小怕事的臣子大多只能___(尊、遵)命行事。“尊”有“敬重”的意思,“遵”有“依照”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遵”。
C: 民间剪纸艺术展上的作品让参观者初看赏心___(阅、悦)目,细品寓意深刻。“阅”有“看”的意思,“悦”有“愉快、高兴”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悦”。
D: 大陆和台湾,两地政治体系虽然不同,但是文化艺术却是一脉相___(成、承)。
9、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的苦心孤诣地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C: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 终不愿意。
D: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是令人可怕的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自从学校开展文明自律活动以来,全校二万名师生积极行动,消除了许多不文明现象。
C: 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个镇上的人。
D: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 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悲”字,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既切合贾谊,也暗寓刘长卿被贬谪的悲苦命运,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B: 颔联写了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描绘了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C: 颈联借用贾谊《吊屈原赋》的典故,用湘水无情地日夜流逝,抒发诗人对前贤的深切凭吊和自己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
D: 尾联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秋景五彩缤纷,也衬托出自己柳暗花明、欢快愉悦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关,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欲其林________

②便还家________

无论魏晋________

④处处之________

太守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遂与外人间隔。

( 3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
( 4 )虚构的世外桃源,干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永恒的魅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我在散场后等你

①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千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

②那年小城里来了难得一见的木偶戏演出。是我最喜欢的安徒生的《睡美人》,为了吸引观众,剧院推出亲子特价票,只要有父母陪着,票一律打7折。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有父母相陪,唯独我,在用尽了软磨硬泡的办法后,依然无法将她说动。她照例是淡淡一句话:“妈妈忙,我给你钱,自己去看吧,散场后我在门口的红色柱子旁等你。”

③我终于没有告诉她,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写一篇与父母去看木偶戏的观后感,而且文章一定要包括与父母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父亲去世后,她反而愈加的繁忙,忙着工作,忙着做饭洗衣,忙着为我找一个又一个的继父。那晚在她送我去戏院的路上,有一个笑起来很难看的女人拦住她,说:“又有一个合适的对象,有没有时间,见上一面?”她看看一旁神情冷淡的我,为难地笑笑说:“回头再说吧。”这句话,让我最终放弃了在剧院门口,再一次劝她进去的想法。

④她在剧院门口,为我买了一个烫手的红薯,说:“好好看,看完给妈妈讲讲。”我接过她手中的票,不理睬她,随着人流而进了影院,任她站在那里,高喊着:“安安,红薯!”那场戏,我看得漫不经心。我只知道,周围的同学,都有父母陪着,而我孤零零地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上,冰冷地接受着外人同情的视线。睡美人终于被王子吻醒的时候,全场观众都站起来欢呼。我在这喧闹里,悄无声息地挤出人群。

⑤初春的夜晚,依然很冷,距离结束和演员谢幕还有十几分钟。而母亲,或许还没有相完她的亲吧。空荡荡的厅堂中,只有两个女人,在议论别人的家长里短。片刻后,其中一个,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后便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个棉厂的女工又站在风道里,陪她剧院里的女儿,看戏来了。”而另一个,则边编织着毛衣边不屑地回道:“听说她丈夫去世了,干嘛不找个有钱的男人嫁了算了,这样也省得连一张电影票都舍不得为自己买了。”

⑥我的心突然剧烈地疼痛起来。我一步步艰难地朝门口走去,而后慢慢地掀开厚厚的窗帘布。风呼呼地灌进我的衣服,借着门口微弱的路灯,我看见她,站在剧院的一根柱子后面,紧缩着身体,不停地踱来踱去。

⑦她原来一直都在骗我,所有忙碌的理由,都只是为了能够省下一张票的钱来。她一直以来都在用谎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自尊。

⑧我流着眼泪,朝她走过去。她看见我,立刻迎上来,说:“戏一定很好看,瞧,你脸上现在还挂着眼泪呢。”我抱住她,将剩下的泪水,全都擦到她的衣服上。她拍着我的肩膀,说:“安,别哭,你看你的红薯还在我怀里,热着呢。”

⑨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

( 1 )请分析一下题目“我在散场后等你”的作用。
( 2 )文章开头写“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有什么作用?
( 3 )第四段末尾面对“欢呼”,“我”却“悄无声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母亲到底有没有去相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5 )请赏析一下“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的尊严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到:“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⑪可是走选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头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 1 )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嘲笑→________→感动

(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 3 )结合语境,说说第12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
( 4 )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 5 )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你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十二岁月”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