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②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
③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
④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⑤可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个企图。

A: ③⑤②④①
B: ①②④③⑤
C: ③②⑤①④
D: ①③⑤②④
2、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 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
D: 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3、(病句诊所)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阳光少年。
B: 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C: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D: 我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两人的作品都很出色,不过在取材方面小强同学似乎略胜一筹
B: 从他语无伦次的表述里,我们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缘由。
C: 因为要赶乘11点的飞机,我们无法登上泰山之巅,只能叹为观止
D: 仲永幼时能指物作诗的故事家喻户晓
5、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缭绕 诡计 轻歌漫舞 嘎然而止
B: 刹那 驰聘 再劫难逃 五彩斑斓
C: 妩媚 巍峨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D: 眺望 浮燥 气息奄奄 变化多端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街上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B: 《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经典歌曲更是娓娓动听 , 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C: 旧社会,地主老财家的仆人,整天过着饮泣吞声的生活。
D: 在颓唐的梦境里,我看见纷飞的蝴蝶从花间跌落。
7、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guǎng) 清(chéng) 静(mì) 窠(kē)
B: 和(hǔn) 护(kān) 南(jǐ) 萧(sè)
C: 蓄(zhù) 装(zǎi) 临(lì) 菜(qí)
D: 发(jì) 应(hè) 高(miǎo) 落(zháo)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B: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C: 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D: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孙中山在经历过数次失败后,仍然锲而不舍 , 不断创造条件,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B: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 , 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C: 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D: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 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最不愿意开口、一味保持缄默的人恰恰来自那些理应最关心科学的人之中。
C: 风光旖旎的缙云山是重庆人夏季避暑纳凉的胜地,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山中各种树木鳞次栉比
D: 一世飘零的杜甫远眺国都,只见草木丛生,烽火连天,不禁触目伤怀 , 将满腔悲情化作一首绝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心之________

石底以出________

③往来翕忽________

④记之而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B: 第④段,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气氛。
C: 作者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情由乐到忧。
D: 作者虽然贬官失意,但能苦中作乐,寄情山水,佁然自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

( 1 )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场景

偶遇老太太

画像被发现

老太太画花

得知其年龄

“我”的心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2 )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我两眼。

②她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 4 )第⑨段划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丑兵

莫言

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狗”排长。

不久,春节到了。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丑兵回来了。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

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

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人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说实话,我很恼火。

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进来。

指导员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

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

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

“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但是,美,仅仅是指一张好看的面孔吗?小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为荣了……

“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

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写道:……我和三社并肩搜索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被人背着慢慢向前爬行。我大声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终于停住了。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前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也一阵阵痉挛。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 1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 2 )小说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刻画丑兵,找出三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3 )起初被人叫“老卡”,丑兵很受打击,后来他却自称“老卡”,对此,你如何解读?

四、写作(分值:60分)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启示?请以“画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发感情,发表看法;

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

③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春秋大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