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中写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童年,“垂髫”指老年。
B: 春节、雨水、春分、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C: 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其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是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 课文《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审议的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B: 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关键在于老百姓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十分重要。
C: 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华为能否突破某些国家无底线的技术封锁。
D: “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逾700多万海外粉丝,她的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3、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 , 便是敬业。
B: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 , 别提多高兴了。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D: 我们要学会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自大,在失败面前不妄自菲薄
4、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给下面《二十四节气歌》横线选择正确的节气名。( )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________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________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________岁底庆团圆。


A: 大暑 清明 大寒 冬至
B: 清明 大暑 冬至 大寒
C: 清明 大暑 大寒 冬至
D: 清明 盛夏 冬至 大寒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任务重、强度大、范围广。
B: “温故而知新”出自课文《〈论语〉十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
C: 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D: 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

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母亲和妹妹都会唱家乡的山歌。母亲的山歌____,妹妹的山歌____;母亲的山歌是山洞里流出的一泓清泉,所以水一样的____;妹妹的山歌是云端里飞来的一只云雀,所以云一样的____。母亲和妹妹的山歌,都来自生活、大地和心灵,所以格外生动和动听。以至于,母亲和妹妹的山歌停了,那声音还萦绕在梁上,飘荡在天上,真正的天籁之间。

A: 高亢清丽 低回圆润 飘逸干净 温厚酽醇
B: 飘逸干净 温厚酽醇 低回圆润 高亢清丽
C: 低回圆润 高亢清丽 温厚酽醇 飘逸干净
D: 温厚酽醇 飘逸干净 高亢清丽 低回圆润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宿迁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B: 我们应当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发生交通事故,。
C: 通过这次“绿色呼吸”的活动,我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D: 是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
C: 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彰显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
B: 去年的工作报告大概是1.95万字,今年约1.04万字,大体上减少了一倍。
C: 短短二十年间,澳门创造了跨越式发展奇迹,开创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
D: 邹韵夺得2019年主持人大赛新闻类冠军,因为她对时事勤于思考的结果。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 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是山东高密县。
C: 小刚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 教育局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的景物特点是________,“孤城闭”暗示了________。
( 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劝权听之。从讨羽。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权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畏吕壹,皆言闻之。仪独云无闻,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选贤举能,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 1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 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C: 未有过尝:曾经
D: 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 2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 3 )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 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 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 是仪一片赤子忠心,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 4 )请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仪时时选贤举能,未尝言人之短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针线活儿

周莹

①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

②父亲作为男人,最擅长的不是吸烟喝酒,也不是打牌赌博,而是女人做的针线活儿。

③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母亲离开后的那些凄风苦雨的岁月中,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辛苦地照顾着我们。大多数时候,为了惩罚父亲,我和弟弟商量好了在外疯狂地玩耍,故意隔三岔五地把衣服和裤子的线缝扯脱。我和弟弟都变成了调皮捣蛋的主儿,父亲虽然脾气很大,却从不打骂我们。那个时候,他忽然之间就学会了针线活儿。

④最初,父亲那些蹩脚的针线活儿,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

⑤16岁那年的一个冬夜,我半夜醒来,发现父亲的屋子里还亮着灯。我就蹑手蹑脚地走近门边,透过缝隙,看见了令我终生难忘的情景。父亲坐在椅子上,正为我缝补衣袖。傍晚时分,我和弟弟比赛爬树,结果我把衣袖剐破了。晚饭时,我掖着藏着,生怕父亲知道骂我。睡觉前,我把衣服藏在枕头下。半夜起来,却找不到外衣了,只好穿着棉袄起来却意外看见外衣在父亲手中。

如豆的灯光下,父亲的头微微地低着,目不转睛地盯着袖口,不紧不慢地穿一针,拉一下,再穿一针,再拉一下,一针又一针,反反复复,来来。他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我心生愧疚。

⑦父亲在门里,我在门外,隔着一扇虚掩的门,我清楚地看见他缝补时笨拙的动作,像极了拐角耕地的老黄牛,慢腾腾的。再抬头看一眼,在那忽闪忽闪的灯光中,父亲脸上沧桑的皱纹,像小豆豆一样一跳一跳的格外显眼。

寒冷的冬夜,屋外冷风哗啸,哗啦啦地刮过屋顶,贴在窗户外的那居塑料纸,呼啦啦作响。父亲缝补一会儿,手指冻僵了。他捧着手,哈一口气,再继续缝补。我站在门外,感到一股冷飕飕的风,从土墙的屋檐下鱼贯而入。虽然我浑身冷得直打寒战,但心里却是倍感温暖。那是爱的阳光,穿透了童年的叛逆和幼稚,直抵被寒冷包围的心灵。爱的温度,融化了那块久居心扉的坚冰。

⑨我想惩罚父亲的心理和那份坚硬的情感,一起融化在寒夜的温暖中。那晚,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心酸。感动的是从父亲那笨拙的缝补动作中折射出来的细心和爱心,心酸的是母亲不在身边的岁月,父亲粗犷的心思慢慢变得细腻了,我终于体会到他尽量不让我们受到委屈的心思。可惜,以前小小年纪并不理解父亲的苦楚,也不懂得父亲的疼爱,甚至看不出父亲为我们所做的改变。

⑩我暗暗自责:对不起,父亲,我曾经对您有过深深的成见。为了不让父亲尴尬,我悄悄地退回到里屋,躺在床上时,泪水还是忍不住溢了出来。

⑪从此,我变了,弟弟也变了。我变得乖巧懂事了,弟弟变得不再调皮捣蛋了。我们在父亲慈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⑫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尽如人意,我得了失眠症。父亲为我找医生,我也吃了一些药物,均不见效。我依然夜夜失眠,白天头晕目眩。

⑬那年秋天,父亲到很远的山上摘回很多金黄灿烂的银杏叶,一片片洗净灰尘,摊在外的竹架上晒干,收藏。然后,他到镇上的商店买回很多橘子,把橘子一瓣瓣掰出来,用白糖腌制在瓦罐内,封存。弟弟好奇,就问他腌制那么多橘瓤干啥。父亲慢言慢语地说:“我要用橘子皮,那些橘瓤也不能糟蹋吧。腌制后啥时间想吃都可以。”弟弟再问父亲:“你要橘皮有什么用?”父亲一边忙着将晒干的橘子皮细心地掰碎,一边回答说:“我要缝银杏陈皮枕头。”弟弟疑惑地看着父亲。父亲用掰碎的橘子皮和银杏叶做了一个枕头。当我抱着那个散发着清香味的枕头时,百感交集。我枕着父亲缝制的“银杏陈皮枕头”,一如枕着一腔爱的暖流,安然入睡。没过多久,我的失眠症就痊愈了。

⑭搬家多次,我都没有舍得丢弃父亲缝制的枕头,枕头上面保留着父亲的指纹和爱的香味。枕头上那些细细密密的针脚,就像一束束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没有母爱的天空,温暖着我失眠的神经,滋润着我忧伤的心灵。

( 1 )请分析文中第①段的作用。
( 2 )请品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第⑧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4 )有人说文章到第⑪段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后的内容完全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民阅读共享书香

2020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以“读辽宁,爱辽宁”为主题的辽宁者第九届全民读书节正式开幕。与往届相比,此次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在全省14个市的官方视频账号联动直播。

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润泽心灵。近年来,我省致力于书香辽宁建设,营造出发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读书节期间,主办方将联合省内部分实体书店,向读者提供各类热点图书书单。

(选自《辽宁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学人荐书

书籍中的人生、思想和知识,远非任何个人经历和经验可以替代:书籍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一一这便是好书何以为人的良师益友的根据。

推荐阅读:《少年读中国简史》《新中国极简史)(《学者的人间情怀》

----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

读书养静气,读书有底气,读书生勇气。

推荐阅读:《论语》《红楼梦》《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中国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5G、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并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对技术推动下的数字阅读有了更多体验。

对于一些热衷数字阅读的人来说,如果电子阅读器不再只显示黑灰白色,而是呈现更加丰富的色彩,阅读体验会大不一样。如今,这一题望已经不难实现。2020年3月,国内某电子书阅读器品牌发布一款彩色墨水屏电子阅读器。这款阅读器可显示4096种色彩,可以更好地阅读儿童绘本、艺术画集、带图解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等。

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发展迅速,让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选自《人民日报》)

( 1 )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2020年,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
B: 据调查,全国人均图书拥有量2017年是6.49册,2018年是6.85册。
C: 梁晓声认为,好书能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能成为人的良师益友。
D: 数字技术、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让读书更生动
( 2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呈现出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材料四)回答。
( 3 )在辽宁省全民读书节期间,某班级召开了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讨论会。请结合以上材料,补全下面的讨论发言。

主持人:同学们都想多读几本好书,但书店和图书馆的书太多了不知道怎样选择,大家能提一些建议吗?

晓慧:________。

佳明:晓慧说得很好,我还有一个建议,________。

主持人:感谢两位同学的发言。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感动?有人这样说,当你夜晚在灯下苦读时,母亲的一杯热牛奶是感动;当你心中寂寞无助时,朋友的探视、问候是感动;当你漂泊而归,站台前家人那痴痴等待的身影是感动……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

请以“就这样被你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秒一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