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农业是我国发展二、三产业的基础。B: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 C: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 故事中描写的这件事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作者的虚构?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chán)于 亵(xiè)渎 佝(gōu)偻 骈(pìng)进 B: 鄙(bǐ)夷 脚踝(luǒ) 褴褛(lǚ) 拮据(jū) C: 诓(kuàng)骗 停滞(zhì) 朴(pō)刀 娉(pīng)婷 D: 呢(ní)喃 冠冕(miǎn) 星宿(xiù) 聒(guō)噪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 , 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4、 | 选出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②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④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A: 明喻喑喻明喻B: 借喻明喻借喻 C: 明喻暗喻借喻 D: 借喻明喻明喻 |
5、 | 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
6、 | 选出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雾霭(ǎi) 山麓(lù) 迁徙(xǐ) 喧(xuān)嚷 B: 掸(dàn)去 弥(mí)漫 腐蚀(shí) 沟壑(hé) C: 缄(jiǎn)默 沼(zhǎo)泽 砂砾(lì) 龟(jūn)裂 D: 凋(diāo)零 帷(wéi)幕 狩(shǒu)猎 烘(hōng)烤 |
7、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B: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C: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我校中考成绩全市第一。 D: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
8、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B: 这里有龙、凤、狮、虎,有白兔、彩蝶、有水中青莲、有雪地红梅、还有白云缭绕的天安门和牡丹峰。 C: 是要去上海呢,还是去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厂长严肃地问,“同志们。” |
9、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宛转 潦亮 憔悴 载然不同 B: 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 C: 草垛 云霄 侍弄 咄咄逼人 D: 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B: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 , 玩起了打雪仗。 C: 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D: 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
阅读现代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 1 )诗的第一节中,诗人运用“挂图”“代数”“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思念的情思,营造出一种朦胧,深远的意境。( 2 )画线处的诗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焦灼感和迫切感。 ( 3 )诗的最后一节采用了什么句式?全诗的诗眼又是什么?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晓雾将歇(消散)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C: 仆去月谢病(推辞) D: 既素重幽居(向来) ( 2 )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B: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C: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D: 溪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 4 )【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在岁月前认了输
丁立梅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⑥“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⑪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⑫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选自2015年10月《东台日报》有改动)
( 1 )阅读⑧-⑿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发生的事情。(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 3 )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 )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①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②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③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④ 。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⑤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⑥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
⑦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要求:补充完整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