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狩猎 蜿蜒 踊跃 消声匿迹
B: 卑鄙 嘱咐 稀疏 天衣无缝
C: 烘烤 寒噤 告戒 义愤填膺
D: 污篾 弛骋 缭绕 海枯石烂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B: “三打白骨精”后,唐僧一怒之下,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后来在宝象国遇到妖怪,只因猪八戒和沙僧都不是妖怪的对手,唐僧这才差猪八戒上山请回孙悟空。
C: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D: 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真假悟空去找过观音、托塔天王、唐僧、阎王分辨都没能成功,最后六耳猕猴被如来识破。
3、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 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A: ①孤孤单单 ②困难 ③恶劣
B: ①凄凄切切 ②艰苦 ③困厄
C: ①凄凄冷冷 ②恶劣 ③艰难
D: ①孤孤零零 ②艰难 ③糟糕
4、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B: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 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 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C: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D: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B: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中“更定”是指第一次打更后,即五更中的一更天,也就是今天的19点到21点。
C: 《答谢中书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D: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与龚自珍写《己亥杂诗》已隔了一百八十年。
7、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秩序井然 惊慌失错 期期艾艾 波光嶙嶙
B: 气充斗牛 锲而不舍 顶礼摹拜 芒刺在背
C: 精巧绝纶 物竞天泽 踉踉跄跄 无可置疑
D: 长途跋涉 红装素裹 袅袅烟云 孜孜不倦
8、下列情形中,说话人的语言表达最符合语境或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 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9、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2)因为有这样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3)我们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

A: 静默 慈善 慈祥
B: 静默 慈祥 慈善
C: 沉静 慈善 慈祥
D: 沉静 慈祥 慈善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息(qī) 空(lòu) 视(kuī) 无动于(zhōng)
B: 杂(rǒng) 滑(jī) 轻(miè) 相形见(chù)
C: 阔(chuò) 弱(léi) 执(niù) 鳞次比(zhì)
D: 拮(jù) 忌(huì) 酝(niàng) 随声附(h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

(宋)裘万顷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①井梧:井边的梧桐树。②缄:包藏。③斗:北斗星。④河:银河。

( 1 )诗中“井梧飞叶”与“________”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________”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 2 )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

②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________

③策之不以其

________

④执策而

________


( 3 )本文开篇出人意料地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这一有悖于常理的论断,意在说明什么?

( 4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句,道出千里马境遇之悲,虽有日行千里之能却英雄无路。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千里马为何被埋没?

( 5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看似写马,实则喻人。文章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讽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ò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真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 3 )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 4 )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 5 )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阅读《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

杨志峰

①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湿热的雨林、广袤的海洋、寒冷的苔原,还有时常寒风凛冽的高耸山脉和四季分明的温带平原,为诸多的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但几乎没有哪个生态系统能够像湿地一样,以狭小的面积,孕育了如此众多的生命。

②顾名思义,“湿地”就是富含水分的湿润地方。广义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还是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以及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而狭义的湿地则仅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且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

③即使按照最为宽泛的定义来划分,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也只有大约6%。它们可能是天然形成,也可能由人类活动所塑造。但就是这些只占地球表面积很小一部分的区域,却为全球大约20%的生物提供了居所。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繁多,以至于湿地成为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④当我们走近湿地,我们可以领略到栖息其中的动物们的独到生存智慧。黑鹭会将自己的翅膀围成伞状来遮住阳光,使想要寻找阴凉的鱼落入陷阱;丹顶鹤演化出修长的双腿,使它们可以在沼泽地带跋涉和觅食;弹涂鱼独特的身体结构,使它们可以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有幸观察这些生活在湿地里的生灵,相信你会不由得感慨演化的力量留在它們身上的印记。

⑤而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也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湿地如同天然的海绵,在洪水来临时充分蓄水,削减洪峰;在干旱的季节则成为重要水源,补给河川和地下水。而且,不同于河流,湿地里的水流较缓,使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沉淀下来,通过化学转化、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富集等途径去除污染物,从而有效地净化水质。这种全方位的调蓄和净化能力,使湿地扮演着“地球之肾”的角色。

⑥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许多多的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围填海、城市扩张和工农业活动,都在挤压着本已不多的湿地;而在一些湿地周围,过度排放的污染物也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令“地球之肾”面临“坏死”的命运。但如果某一个湿地系统完全退化,栖居于其中的动植物,还有巧妙的食物网,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会随之永远消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呵护脆弱的湿地系统,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里需要认真审视的任务。

( 1 )结合全文概括“湿地”的功能,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滋养生命
B: 调节水分平衡
C: 净化水体
D: 提供旅游资源
( 2 )下面对第③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特别大。
B: 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繁多。
C: 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D: 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湿地在陆地面积中所占比例小,但是栖居于此的动植物却丰富繁多。
(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保护湿地就像保护我们的“肾”一样重要。
B: 第①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表示范围,删去后不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C: 第②段文字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介绍了什么是湿地,简洁准确又通俗易懂。
D: 第⑥段指出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引起人们的忧思。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云:“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怎么理解?初三年级提出做“最静的初三”,这又寄予了师长怎样的期望?你怎样理解“静”?“静”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请你以“静”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或者议论文,题目自拟。

题目二:刘慈欣在《乡村教师》中写道:宇宙中的高级生命发现了地球文明。他们疑惑这样的星球在如此荒蛮的宇宙空间里,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怎么会有生命和高级文明存在。他们更是疑惑,这群生命体记忆不能遗传,只能靠后天口耳相传获得信息,他们的文明到底是如何演进的。原来,这个在他们看来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承担如此重任的,是“教师”这一角色。

未来教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和老师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完成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望眼欲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