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揩油(kāi) 倭瓜(wō) 笨拙(zhuō) 猥自枉屈(wěi)
B: 凄怆(càng) 裸露(guǒ) 龌龊(chuò) 陟罚臧否(fǒu)
C: 尴尬(gā) 呜咽(yàn) 磅礴(bàng) 法家拂士(bì)
D: 拮(jié)据 笑靥(yè) 执拗(ào) 并行不悖(bó)
2、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销声匿迹 心往神驰 精髓(suǐ) 瞭(liào)望
B: 浮想联篇 言简意赅 栈(zhàn)桥 嶙(líng)峋
C: 与日俱增 矫揉造作 不屑(xiè) 拮(jié)据
D: 融会贯通 一筹莫展 殷(yān)红 拾(shè)级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 我国计划2016年将发射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必将又是举世瞩目的大事。
B: 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C: 在一次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
D: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4、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件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所著的《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B: 《水浒传》中的武松塑造得比较丰满鲜活,景阳冈找虎表现了他的勇,醉打蒋门神表现了他的义。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D: 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B: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C: 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
D: 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6、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刀/弄/养家口 一而散/堂大笑
B: 灌/气/风姿约 齿生香/汗流
C: 给/唧/呱坠地 尽粮绝/丸之地
D: 高/提/力同心 群英荟/不及防
7、选出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B: 他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了充满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文章。
C: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D: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要注意规范用药,尤其是这些抗生素的用量,必须请教医生,切忌不要自行使用。(“切忌”改为“切记”)
B: 艺人们过去常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睞,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 着人间的温暖。(“温暖”改为“温情”)
C: 2018年顺德美食节将于上个月7日在大良德胜广场圆满结東,为游客奉上了一场欢乐盛宴。(删去“将”)
D: 2018年10月,华为公司推出的最新款手机初步定价大约1万元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修改:去掉“避免”)
B: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修改:在句末添加“的方法”)
C: 考试中在遇到难题时,最好不要焦躁,要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修改: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对调)
D: 人生处处有考试,只有用心准备,沉着应考,就能从每次检测中受益。(修改: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投(zhù) 娟(chán) 闻笛(fù)
B: 金(zūn) 丙(chén) 冰川(sāi)
C: 户(qǐ) 楼(qóng) 精神(zhǎng)
D: 朱(gé) 宫(què) 烂人(k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2 )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魏学洢《核舟记》)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曾敏行《独醒杂志》)

( 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 2 )补出下列句中省略的成分。

逮________举轴,________则踉跄逐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 4 )甲乙两文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松林蘑菇香

①成熟的季节里到处飘荡着丰收的香气,除了广袤的田地,农家餐桌上更多的珍馐藏在山野林间。这其中最大众化的便是蘑菇。一人,一篮,不需远途跋涉,不需技术工具,只需来到山野林间。我虽在山里长大,但循规蹈矩的生活占满了全部的时间,总是错过蘑菇丰收的季节。难得的今年的雨水足,又常是夜下昼晴,采蘑菇的人总会收获满满地归来。窄窄的巷路旁,常摆满了邻居们晾晒的蘑菇,黄灿灿的,煞是好看。看得我心里痒痒的,非得亲自去一趟才算过瘾。

②吃过早饭,父亲启动了电三轮,在父亲的叮咛声中,我把自己从里到外捂得严严实实,然后就跟随他出发了。三轮车驶过宽阔的省道,再转入一条颠簸的小路。瞬间就有了从城市入乡村的感觉。刚下过雨的小路更加难行,三轮车在小路上醉汉般摇摇晃晃。我紧紧抓着车档方才坐稳。小路的两旁先是两排住家,然后是一片杂草丛。一只黄白色的猫咪探头探脑地侦查了一番,然后跃入草丛,倏忽不见。草丛过后便是农田和松林交替出现。

③彼时虽是夏末秋初,但农田里不论是黄豆还是稻子,都已散发出成熟的香气。半小时之后三轮车终于停了下来,四下一望,右侧是一片松林,左边一片齐整的白桦,白桦身后是几垄玉米,玉米地后隐藏着又一片松林。那便是我们采蘑菇的地点。我下了车,走到白桦树前看一下地形,竟然惊动了一个墨黑的小东西,闪电般蹿下树,奔到对面,一个闪身就进了丛林。我猜应该是只松鼠。去石林游玩时,见过被关在笼子里的纯黑的松鼠,尾巴粗黑,耳朵尖处一丛突出的绒毛。那时才知道它叫魔王松鼠,标价800元出售。相比之下这只被我惊动的松鼠要幸运得多。

④这片被松林遮挡的玉米因为缺少风吹长得细瘦不堪,又经一夜雨淋,倒伏不少。我和父亲穿过玉米地又经过一片杂草地,然后到了松林。远远一望,一垄垄悉意种植的松树高大挺拔,密密的连成一片,松林下的小蘑菇都顶着伞状的脑袋在张望,一片一片的,像长在地里的金子。

⑤我问父亲松林怎么长的这么齐,父亲说这是退耕还林的人工林,当初三十出头的姨夫还种过呢。这么算来,这片松林已经三十多年了。难怪十年树木,这密密匝匝的一片林子若是被当年的种植者看见也会颇有成就感吧。松林里蘑菇有两种,一种是灰色的,一种是金黄的。因为生长的时间有先后,并不冲突。现在正是黄蘑菇独占鳌头的时候,整个松林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或一个,或一对,或一丛,傍着松树生长,像是精心种植的。这种黄蘑菇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却很爱吃。色泽金黄,口味浓郁,又好采。冷冬时节,炖上一锅小鸡炖蘑菇,农家绿色鸡肉配上蘑菇山野的香气,当真是人间美味。我和父亲开始在林间穿梭,松树枝杈交错,像是拿着长枪守卫宫门的武士。

⑥我弯着腰,小心避开那些枝杈,一垄一垄地采。小黄蘑菇长得也不尽相同,有的根茎短粗,伞状的头小小的,应该是蘑菇中的小胖子;有的根茎细长,伞状的头撑的很开,该是蘑菇中的大个子;有的细细瘦瘦,像个大头钉,是个婴儿;有的大大撑开了蘑菇头,很粗壮,煞有威风地站在那,该是个英俊潇洒的汉子。松林中的蘑菇少有泥土,它们都藏在厚厚的松针里,掐着它们的腰把它们连根拔起的时候轻轻捋捋,松针就全都掉了。我和父亲循着各自的路线慢慢前行,再回头时已不见对方的踪迹。四下一望,视力的极限尽是密林。于是扯开嗓子喊着:“爸……”四野寂静无声,这声音如同被放置在巨大的湖面上,随着水波飘荡而去。紧接着四周就被这声音填满了。随后,父亲的应答声又穿过密林悠悠地传回来“哎……”声音过来,心也就安定了,继续低头采这遍地的金黄。

⑦等再遇到一片草丛时,才发觉这片已经到了松林的边缘,再往前又是一片更大的松林。父亲说那里就是他和妈妈昨天采蘑菇的地方。我们简单商议一下,决定从松林的边缘再往回走,走到头就回家。便又一路采回去,虽说已采过一遍,但还是发现了很多“漏网之鱼”。昔年,这里林地尽毁,垦荒为田。然后又退耕还林,恢复生态。一毁一还之间,便跨越三十载的光阴。如今这里树高林密,蘑菇一年一年地生长,一年一年的被采,到底还是自然最为慷慨。

⑧原路返回,穿过白桦到达小路上时,日已偏西。明亮的日光穿透松林,越过白桦的枝杈照射到小路上。父亲带着深蓝色的鸭舌帽,坐在前头开车。我坐在父亲的车斗里,望着父亲的身影,身旁放着两个装满蘑菇的编筐,鼻尖萦绕着蘑菇的香气,耳边是呼呼的秋风,视所能及是一片温暖的阳光和阳光下的田野……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六自然段中的划线句。
( 3 )如何理解作者在第⑦自然段划线句中说的“大自然的慷慨”?
( 4 )第⑧自然段在文章中什么作用?
阅读《论美》,完成问题。
①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②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许多容貌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的美丽而放弃了内在的美。
③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 , 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以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关。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关的特点加以合成的方法,画出最完美的人像。其实照这样画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才会喜欢。
④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 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⑤美有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把美好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论美》)
( 1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上文中列举了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论证的一段是( )
A: 第①段
B: 第②段
C: 第③段
D: 第④段
( 3 )将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种类,按作者的观点由高层次向低层次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第③段中作者否定了两位画家的观点意在证明________。
( 5 )第⑤段“美好如盛夏的水果”一句中的“美”指的是________。
( 6 )作者为什么把美德比作宝石?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具体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代替;⑤不得抄袭。
(1)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袭来,常常黯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去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横线上可填“困难”、“性格”、“挫折”、“友情”等。
(2)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尘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善良就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泪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