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株洲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
B: 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枣庄市峄县人。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也是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创作的。
C: 《安塞腰鼓》是当代散文家刘成章的代表作,曾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D: 吴伯箫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原名熙成。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处女作《记一辆纺车》。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出发集》《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在本届运动会上,经过我班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团体冠军。
B: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 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 这次“卓筒杯”竞赛,除本校学生外,还有来自市内市外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参加了竞赛。
3、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明天晚上,小华的爸爸要做手术。
B: 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C: 天气冷得出奇,北风卷起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
D: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可是没有人记得,她心里真难过。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那是一个寒风料峭的严冬日子,那间屋子冷若冰窖,我们身体上穿着大衣,还冷得头皮发麻。
B: 电影《无极》上映以后,郭敬明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C: 一个人在学习与生活中是否浮躁,关键在于他的使命感、理想志趣及品格修养强不强。
D: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缭草 馥郁 纷至沓来
B: 瑕疵 颤粟 矫揉造作
C: 胡茬 取谛 壁垒森严
D: 决计 皱缬 问鼎苍穹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着他在烈日下仍然一丝不苟地工作,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B: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C: 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7、

下列诗句与作者和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何其芳——现代
B: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西汉
C: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白居易——唐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宋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各种赛事接踵而至 , 将会令人目不暇接。
B: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C: 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种文化要有活力和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激发创造力。
B: 他们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那种喜悦不言而喻
C: 这件案子涉及的面广,关系错综复杂 , 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D: 当微波炉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各种质疑声层出不穷,最危言耸听的是微波炉致癌一说。
10、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qī) 龙(pán) 残(xǔn) 气息奄(yǎn)
B: 丽(yǐ) 箱(qiè) 愧(zuò) 惟妙惟(xiào)
C: 阻(è) 篱(fān) 交(xiè) 无动于(zhōng)
D: 荒(bì) 寒(jìn) 红(yān) 风雪途(zài)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1 )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2 )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字词。

山北之塞________ ②杂然相________

③遂率子孙担者三夫________ ④河曲智叟以应________

( 2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 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 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②甚矣,汝之不惠。

( 4 )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5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对于风的印象,始于高尔基的《海燕》,它是邪恶的,在暗夜里奔腾、呼啸,裹挟着苍白锋利的闪电,仿佛要吞噬毁灭世间的一切。还有那次西北高原之行,荒蛮的风掠地而起,卷起石块砸得车窗“啪啪”作响,车外黄沙苍茫,万物披靡,天地沉陷于无穷无尽的绝望之中。当然,风也有令人折服的喜悦,当它们一群群一排排整齐拂过田野,麦浪起伏,油菜花蝶影翩翩,那些巨大膨胀的身躯展现出惊人窒息的力量,掠过我无限敬畏的记忆长河。

但到了小巷这里,风便瘦了,瘦成细碎直朴的居家烟火。

那种瘦,宛若扬波折戟的鲸鱼突然遇见一条惬意安静的小溪,便不由自主地小了下去,小成一条温柔的金鱼,尾巴轻摆,柔风漾动。就好像城市里原本喧嚣桀骜的人群,入了小巷,瞬间变得低眉和气起来。女人挽着男人的手臂,沿着巷内小店一家一家逛,手袋挎在他们中间来回地晃,摇摇摆摆如晨风拂动风铃,两人欢悦的笑声“叮叮咚咚”撒了一地。有婴儿衣服挂在巷内居民楼的阳台上,轻轻晃动,淡淡乳香就顺着巷子蜿蜒弥漫开去。老人们簇在华盖如织的树荫下练唱《西厢记》,水袖袅袅,折扇翩翩,一缕缕风自举手投足间化为古戏里的悠长韵律。小巷内唯一想和风赛跑的,是眉梢青涩的少年骑脚踏车载着羞涩的少女慌慌张张从小巷里穿过,舞动的格子衫、飞扬的黑长发、MP3耳机一人一只,恍惚能听见是许飞的那首《夏天的味道》:“风吹过我的双脚,怀念夏天的味道……”

黄昏的时候,风是有颜色、有味道的。巷内空场处炭火烧烤闪烁猩红的光,袅袅青烟携一缕诱人的肉香荡漾得很远,木桌、藤椅、泛起泡沫的啤酒、活色生香的小菜,味蕾被挑拨得蠢蠢欲动,大街上的人群蜂拥着挤进小巷,而巷的那端,栀子花漫天漫地,簇成泼泼洒洒的一片白,风漫步而来,是浓而醉的花香。待到夜色迷离,人影疏浅,月亮沁出泉水的颜色,风也要睡觉了,蹑脚憩在巷内人家的窗台上,帘影轻舞,流苏忽闪,有一盆吊兰垂下细长的藤蔓,摇呀摇,摇出秋千的梦。

有的巷子很古老,窄窄的过道,青苔附满斑驳的石砖,爬山虎绽开大团大团的绿,遮去两边灰色的墙。风入了这百年小巷,发出轻微的“呼呼”声,时光瞬间寂静绵长起来。走在小巷里,心中总会有落寞衍生,百年之前有谁如我这般走过,是仗剑孤傲的书生?还是环佩叮当的萧娘?唐时风,宋时雨,都将化成时光长廊里一句瘦瘦的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真想与一人携手穿过这迤逦小巷,哪怕一夕苍老,贴近的心,总不会惧怕那“烟波江上”的离离愁绪吧?

即便在冬季,小巷的风也会瘦成一场白雪纷飞的纱帐,花朵从远空掉落,晶莹剔透,隔着触手可及的距离,一切都安静沉睡在小巷里,成为万籁皆空、意味深长的童话。唯有几个顽童踩出斜斜的脚印,仿佛踩出时光的印痕……

我居住的小巷尽头有一位爱唱歌的阿婆,躺在门口的摇椅上,牙齿松落,皱纹纵横,她太老了,老到只能在那里轻轻地哼:“人随风过,自在花开又花落,不管世间沧桑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风扬起她满头的白发,笑容在嘴角浅浅绽开,这个小巷如同她的人生,沧桑而又漫长,但早已将自己融进这个小巷的她来说,一城风絮,又何尝不是一巷烟云。

风从小巷的四季里飘过,透明的思绪里有着许多无言的故事,我希冀着,能在这种瘦瘦的风中一直走下去,没有尘埃迷离,无需奢华堂皇,远离喧嚣张扬,淡宕从容的走出生命一阕简单清雅的小词,默念,欢喜。

是了,巷很小,风很瘦,但却滋润着我们动人的故事,绚烂着自己惬意的烟火。

( 1 )从全文看,小巷的风景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 2 )文章第⑦段为什么要特别描绘小巷尽头爱唱歌的啊婆?
(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那种瘦,宛若扬波折戟的鲸鱼突然遇见一条惬意安静的小溪,便不由自主地小了下去,小成一条温柔的金鱼,尾巴轻摆,柔风漾动。

②有的巷子很古老窄窄的过道,青苔附满斑驳的石砖,爬山虎绽开大团大团的绿,遮去两边灰色的墙。

( 4 )你从文章最后一段中能够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并说说本段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腊月的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一分钟的时间,播出了老郑的故事。

②老郑在电视里笑呵呵地说:“缺钱不缺德。”他早前就说的这句大实话,竞成为年初网络里的流行语。

③那时,老郑还没时间看电视,他是在我居住的城市里扛着棒棒出力挣钱的农民工。过年了,老郑想多挣点钱回家,刚动完了手术的老婆,想让老郑买一件暖和的棉衣,山里风大。

④今年新年第一天的下午,城市正飘着雪,穿着三件单衣的老郑终于盼来了一件活儿,帮一位雇主挑两大包包裹。他挑着东西在后面走,那人催得急,他担起货物跟在雇主身后,没来得及看清雇主的相貌,竞和雇主走失了。

⑤这可急坏了老郑,他加快脚步来回追赶,都没发现雇主。

⑥寒风裹挟着冷雨,像刀子一样割着老郑的脸,他的手、脚都麻木了,鼻涕也流了出来,身子也禁不住发抖。老郑猛抽了好几根烟驱寒,目光努力在人群里搜索。就这样找到天黑,也没有找到雇主。

⑦晚上,老郑挑着两大包东西放到一个物业管理处帮忙保管,打开包裹一看,是两大包新进的羽绒服。回到出租屋,老郑没心思吃饭,他感到良心不安。

⑧第二天早晨,寒风夹着雪花,老郑又开始上街寻找雇主。一连四天,老郑什么也没有做,却始终没有消息。第五天,老郑来到报社,请记者帮忙寻找。消息见报以后,整个城市都在替老郑寻找那位粗心的失主。一个城市,因为这寻找,在寒风中变得温暖起来

⑨老郑的故事见报以后,其他媒体也都赶来报道他的事迹。然而,老郑在深夜已经赶回了老家的医院,他老婆患病需要动手术入院治疗,老郑在电话里对我简短地说,我得回去,守着她。

⑩两天后,老婆做了手术就出院,住院太贵了。老郑又赶了回来。他对我说,放心不下啊,那两件包裹一直压着他的心。

⑪半个月以后,老郑通过这个城市的热心人,终于找到了失主。面对感激的失主,老郑嗫嚅着,他反倒不好意思了,觉得那天走得太快,让失主受了这些苦。失主说,新进的羽绒服价值上万,他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他想起,老郑那天穿着有破洞的单衣。

⑫我到老郑的出租屋里和他聊天,几十个平方的出租屋里,地上打着52个地铺,有52个“棒棒”兄弟在这里歇息、睡觉

⑬我对老郑说,网上有密集的声音,称他这个普通的农民工为“中国的脊梁骨”。老郑憨憨地笑了,他对我直摇头说:“这事儿闹大了,闹大了,要说是脊梁骨,城里才是。”

⑭我问老郑:“为啥呀?”老郑想了想说道:“你看,城市的房子,钢筋混凝土,还有大桥、立交桥,都牢固和扎实的多,不像我们乡下,房子是泥巴糊墙、木材做梁。”

⑮我摆摆手说:“老郑啊,你说的,那是城里的建筑,不是人。”老郑纠正了我,认真地说:“是一个道理,你看城市人走路,也是昂首挺胸的,我们这些人,身子骨都压弯了,直不起来了。”

⑯我鼻子一酸,拉住了老郑的手。我想说,老郑,在城市,从今以后,你也昂首挺胸走路吧。

(选自《杂文报》有删改)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 2 )与雇主走失后,老郑做了哪些事来补救?

( 3 )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一个城市,因为这寻找,在寒风中变得温暖起来”的理解。

( 4 )文中的老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5 )联系全文,说说第③段的画直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 6 )请为文章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A: 城市的温暖
B: 老郑的故事
C: 棒棒老郑
D: 城市的脊梁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我的 老师”,横线处可选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名称。
要求:①从你的学科教师中选一人来写,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④文体规范。
(二)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生活中我们不乏期望与目标,我们缺少的常常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你对此有何见解?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鲜明,说理充分。②600字以上。③文体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未语先笑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