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汕头市华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 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 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 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于下列那部古代散文?( )
A: 《左传》
B: 《国语》
C: 《春秋》
D: 《战国策》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校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在保持外语特色的前提下,学科竞赛成绩取得进步,物理竞赛率先取得突破,数学、生物、计算机竞赛捷报频传,不少同学通过竞赛获得保送北大清华的资格。
B: “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C: 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D: 随着“萨德”的部署,中韩关系明显转冷。中方通过限制韩剧播放、进行消防部署等对韩国在华企业施加压力,韩国政府对此表示了担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他被贬黄州时的一个生活片段,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样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也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B: 书,古代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答谢中书书》便是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思想情感。
C: 叶圣陶,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稻草人》等。江苏苏州人,《苏州园林》寄寓了他对苏州园林艺术的由衷赞美之情。
D: 消息,以简便的文字报道事情概貌的新闻体裁,导语部分扼要介绍新闻核心内容,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他还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作品。
B: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的文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 《金色花》是泰国伟大的作家、诗人泰戈尔的作品,他还有长篇小说《沉船》,诗集《飞鸟集》《园丁集》等为我们所熟悉。
D: 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通过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写出了天涯游子思乡之情。
6、为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 1 )精求精( )
A: 好处
B: 更加
C: 增加
D: 良好的
( 2 )薄( )
A: 卑鄙
B: 谦称
C: 偏远地方
D: 轻视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风景
B: 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C: 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 , 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 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璃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8、

下列诗句的书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B: 俗子身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C: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D: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9、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宽宏大量 压雀无声 屋檐 威慑
B: 繁花嫩叶 整妆待发 攀附 抖擞
C: 翻来覆去 不可抗拒 徘徊 争执
D: 持之以恒 混为一谈 弧形 背蒌
10、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父母的心》中,历经多次波折却始终不舍孩子的穷夫妻令人唏嘘感叹。这正是川端康成作品“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的体现。
B: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文章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西湖夜雪图,寄托对故国的怀念。
C: 叶圣陶先生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
D: 普法战争激起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小说家都德将这一题材浓缩在最后一堂法语课里,谱写了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1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问题:

①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

②“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________。

( 2 )第二段描写_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思

①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②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③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④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⑤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⑥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⑦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 1 )选文第①段划线语句和第7段在内容上是怎样的关系?
( 2 )选文中的作者因为什么“宽恕”了蝉的烦人的聒聒?
( 3 )读完全文,你对生命有了怎样新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②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③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④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

( 1 )简要概括第②段和第③段的内容。
(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3 )简要分析第④段的深刻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材料作文:你的感情是否发生过波澜?你怎样对待你身边的人?你伤害过他们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依然〆如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