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B: 全石以为底 为屿,为堪,为岩 C: 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居十日,扁鹊见蔡桓公 D: 潭西南而望 乃记之而去 |
2、 |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踩 站 拉 C: 跌 挣 抓 D: 踹 挣 拉 |
3、 | 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椰风海韵,是海南最迷人的魅力所在,一排排高大的椰树________不结果,优雅地为海南街道撑出一列列绿伞,也是海南独有的风景线。________现在,大王棕等风景树取代了椰树,海南各个城市的街边,绿色椰伞越来越少,________这种让海南人骄傲的风景正在消失。 A: 即使 但是 因此 B: 如果 由于 而且 C: 即使 由于 因此 D: 如果 但是 而且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 B: 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C: 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D: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池沼(zhǎo) 嶙峋(xún) 对称(chèn) 着(zháo)眼 B: 相间(jiān) 回廊(láng) 蔷(qiáng)薇 依傍(bàng) C: 檐(yán)漏 轩榭(xiè) 鉴(jiàn)赏 松柏(bǎi) D: 斟(zhēn)酌 丘壑(hè) 模(mò)样 镂(lóu)空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诲 杜绝 旁鹜 强聒不舍 B: 羡慕 倘若 淘神 言不及意 C: 秘决 妄想 骈进 言行相顾 D: 浪荡 精微 烦恼 饱食终日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C: 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B: 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 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
9、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 ①⑤③②④B: ⑤④③①② C: 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③②⑤ |
10、 |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 ① 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 ② ,他却 ③ 地走开了。被冲动的 ④ ,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A: ①慌乱②感恩③郑重其事④情绪B: ①害羞②感激③若无其事④情感 C: ①慌乱②感激③若无其事④情绪 D: ①害羞②感念③郑重其事④情感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 1 )这首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行里许________ 将以遗之________ 哀而与之食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 3 )文章通过哪些事例表现这个“孝丐”的孝?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中的两点。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花。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①小乞丐向贵妇人讨钱遭到拒绝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小乞丐手捧万寿菊迎着风雨走向公墓。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①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上里的鲜花。
②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 , 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
读书贵有疑
①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②疑能打破迷信。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的一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书本上的东西,
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
③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
④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⑤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决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爱使我 (成长、战胜困难与挫折、走向成功……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爱来自我们身边的许多人。爱伴随着我们成长……)
要求:(1)内容具体,抒真情实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