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苏州市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时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④⑤②①③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
2、

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 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
C: 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 “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

①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②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

③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④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

⑤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④①⑤②
C: ①②④③⑤
D: ③④⑤②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使他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
B: 沙沙的树叶声和银光闪闪的月影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C: 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
D: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B: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C: 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去那里等候的“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D: 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6、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秀(qí) 那(chà) 入(duò) 海市楼(shènɡ)
B: 飞(ménɡ) 桑(zhǐ) 星宿(xiù) 面面厮(qù)
C: 捕(dài) 俯(kàn) 悟(jǐng) 卷浩繁(zhì)
D: 佩(qīn) 身(jī) 魁(wǔ) 不置辩(xiè)
7、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你看来,白手起家的富人会比那些继承祖产的人更慷慨吗?
B: 我已行将就木 , 别无他求,只希望你们年轻一代能生活、工作得好些。
C: 他的生花妙笔与经济发展的分析相得益彰 , 使他的文章脍炙人口。
D: 一向很有主见的张坤被对方的话语征服,随声附和 , 跷起了大指。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会》,从《朗读者》到《诗书中华》这些以往的深夜节目现在之所以能够热起来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观众的支持。
C: 今天下午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对如何迎接母校校庆60周年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9、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诗歌《登飞来峰》。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D: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用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我们明白她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B: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 , 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C: 得益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各大商场的家电销售络绎不绝
D: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 2 )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 3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颜率:人名。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周君

________

②发救周

________

③颜率复

________

④子之来者

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子数来者/虎见 , 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B: 寡人将寄径梁/每假借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C: 齐王止/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 发师救周,秦兵罢/非死即徙尔,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 4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冠状病毒知多少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15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01月21日,有删改)

( 1 )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 2 )选文第④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3 )选文第⑦段最后一句中加点词 “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很多人感到束手无策,请结合选文第⑥段的内容,给他们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

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増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盂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能够帮助背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中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题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⑤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祝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

⑥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乌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 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

⑦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

( 1 ) 选文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的?
( 2 ) 根据内容,把第④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
( 3 )下面的语段放在选文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美学家朱光潜回忙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 4 )从全文来看,结尾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空白处可填“给予”“挫折”“唠叨”“坚持”等词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倾情演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