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国家公祭鼎并非是对文物楚大鼎的简单仿制,更多的是“借其神韵”。 ①国家公祭鼎正面则铸有160字的铭文,用魏碑简体字。 ②“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鼎上外口径126.6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 2014年12月13日。 ③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痛悼、祭奠之意。 ④楚大鼎是同时期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 ⑤此外,楚大鼎上共有16字铭文。 A: ②①④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①③⑤④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淤滩(yū) 恣睢(suī) 诘难(jié) 锲而不舍(qì)B: 慰藉(jiè) 拂晓(fó) 炽热(chì) 吹毛求疵(cī) C: 瘠薄(jǐ) 狡黠(xiá) 颓唐(túi) 引颈受戮(jǐng) D: 执拗(niù) 迸射(bèng) 挑衅(xìn) 相形见绌(chù) |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同样也是中医界的责任。(把“中医界的责任”和“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的位置互换) B: “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把“执行”改为“经历”) C: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千年商都广州作为领跑者,在经济这方面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把“不仅”调到“在经济这方面……”之前) D: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花费更多金钱。(删去“随着”或“使得”) |
5、 | 下列各组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苦心孤旨 粗制烂造B: 萧然起敬 相形见拙 C: 戛然而止 梦寐以求 D: 巧夺天攻 义愤填鹰 |
6、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 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 C: “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D: 同学提醒我:“记得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
7、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许多借代的词语,如:桑梓指家乡,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汗青指史册。 B: 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C: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其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明代小说家。 |
8、 | 结合语境,下列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 , 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B: 文学艺术家应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创作的作品应该接地气。 C: 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D: 说,“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
9、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诧异(chà) 祈祷(dǎo) 滑稽(jì) 矜持(jīn) B: 喇叭(lǎ) 甘霖(lín) 如茵(yīn) 粗犷(guǎng) C: 着落(zhuó) 水藻(zhǎo) 凝重(níng) 戎机(róng) D: 朔气(sù) 红妆(zhuāng) 谐音(xié) 绚丽(xuàn) |
10、 | 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你为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B: 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 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 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限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 1 )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________特点。( 2 )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
文言文阅读。 例句:太夫人以荻画地 A: 以刀劈狼首B: 策之不以其道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徒以有先生也 ( 2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_ ②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 ③及其稍长 ________ ④或因而抄录 ________ ( 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 行拂/乱/其所为 C: 欧阳公/四岁/而孤 D: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 4 )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 5 )经历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
(材料一)
提起刷脸支付,人们已不陌生。无论是餐厅、医院还是交通出行,刷脸支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一些大型企业的考勤记录、密码解锁,也已由指纹识别替代了传统的方式。
传统的身份鉴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鉴定用户自己设置的密码;二是通过鉴定含有用户身份信息的实体物件,比如智能身份证、银行U盾、智能门卡。这两种方式的缺点较为明显:密码容易遗忘,含有身份信息的设备容易被伪造或被盗。由此,生物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下最为快速的个人身份鉴定技术,除此之外,利用它进行身份的认定,安全、可靠又准确,同时更易于配合电脑和监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
因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明显,所以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早期,主要为政府部门所用。比如,美国入境关口采集来访者的指纹,从而鉴定他们与签证申请者的身份是否吻合。商业领域的使用也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验证员工身份、医院鉴定患者身份等方面。随着该技术准确度的提升,硬件成本的下降以及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大众市场逐步 ① 开来。
(材料二)
2006年,美国新泽西州的学校在校园里安装了虹膜识别装置进行安全控制。该校师生都不再使用任何形式的卡片与证件,只要在虹膜摄像头前经过,他们的位置和身份便会被系统识别出来。这里,他们所运用的虹膜识别技术,是通过检查虹膜——瞳孔周围彩色的环形区域来确认人的身份。虹膜识别是身份验证市场中较为精确同时也是较为昂贵的产品,因此用户的接受程度较低。
人脸识别是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这种技术是基于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用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一系列相关技术处理,并将获取的信息与已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的身份。
此外,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据此,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将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这就是指纹识别技术。得益于电子集成制造技术的算法研究,指纹识别已经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目前生物检测学中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发展最成熟的技术,同时也具有价格低、适用性强的特点。
最近几年,在生物识别市场异军突起的是声纹识别。声纹识别就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用计算机进行识别。与其他生物特征相比,声纹识别的应用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如获取方便、速度快、识别成本低,一个麦克风即可,同时还适合远程身份确认。声纹识别技术在近两年迅速发展,无论是在技术的识别准确率与稳定性方面,还是在应用的 ② 与安全性方面,都备受金融机构的称赞。
(材料三)
2015年和2019年生物识别技术市场份额对照图(单位:亿美元)
( 1 )依据上下文,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怒从黄河来
蒋建伟
①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③风,往风的漩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④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民显现了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上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这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⑦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
⑧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⑨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⑩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选自2014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段,说说作者写了哪两方面的“怒”。①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词语锤炼)
②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修辞手法)
( 4 )第③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要求: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情实感,不得背范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