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南市第十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

A: 蜜蜂
B: 蝎子
C: 蝴蝶
2、下列句子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 , 这恰恰体现了他的思想的炉火纯青。
B: 中国女排不负众望 , 又一次战胜古巴队,夺得冠军。
C: 中日两国人民经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城下之盟 , 我们应保持这种睦邻友好关系。
D: 国庆节之夜,我们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整个上海灯火阑珊 , 真可谓不夜城。
3、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竣工 啜泣 销声匿迹 心无旁鹜
B: 燥热 酝酿 曲指可数 如火如茶
C: 泛滥 惺忪 丰功伟绩 迥乎不同
D: 覆盖 帷暮 头晕目眩 承前启后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尔后,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

②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③这就是旧时买卖家讲究的“响案板”,以求新年里买卖兴隆。

④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

⑤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

⑥琴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


A: ④②⑤①③⑥
B: ④②①⑤③⑥
C: ④⑥②①⑤③
D: ④①⑤②③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市委和市政府责成工作组,务必竭尽全力抢救事故,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C: 中国政府在入世谈判过程中以合法手段争取来的正当权利,是保护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有利条件。
D: 这个县的小麦生产,由于改良品种,合理种植,科学管理,长势一直不错。
6、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
B: 声音虽及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驰不定。
C: 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 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缘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7、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 ③①④②
B: ④③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
B: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C: 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是无休无止的重复?还是无休无止的进化?
D: 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他渐渐远离的身影彻底消逝在母亲的视线里时,这位母亲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B: 这家餐厅的装修风格俭朴而不失匠心,令所有走进里面的人眼前一亮,而当你尝到端上来的菜时,更是对它大为赞赏。
C: 他永远难忘他当快递的那段日子,一次骑车在雨中摔了一跤,起来时,浑身上下拖泥带水
D: 想不到他这个人心肠竟然如此硬,面对她所受到遭遇,竟然无动于衷 , 简直太冷血了。
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帷幕 疏理 消声匿迹 酣畅淋漓
B: 揉躏 屹立 沁人心脾 眼花瞭乱
C: 找茬 眷念 有恃无恐 黯然神伤
D: 炫酷 委婉 相形见拙 应接不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文阅读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1 )第一句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 2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本文作者柳宗元,________(朝代)文学家。
( 2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B: 水清冽(特别)
C: 往来翕忽(疾速的样子)
D: 而从者(奴隶)
( 3 )文章开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 4 )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 5 )“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逐,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赶路的况味?

⑨寂寞赶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掉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到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⑾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⑿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⒀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⒁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如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⒂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⒃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⒄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⒅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⒆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⒇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⒇⑴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 1 )结合全文,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

________→无精打采→________→喜悦感激→________

( 2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具体分析第⒃段中画线的句子。

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

( 4 )结合全文看,本文以“高山流水”为题,好在哪里?
( 5 )作者寻到了高山流水的真谛,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 1 )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要敬业”,请依据提示,完成选文论证思路的填写。
业有什么可敬的

( 2 )各用四个字概括文段①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指出两个事例论证了文中哪句话。

( 3 )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 4 )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 5 )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请你任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题目一:《那次,我说谎了》

题目二:《那次,我没有说谎》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级、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果。只是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