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衣。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写的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瀑布。 B: 《三国演义》中,玄德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这两句话中的“吾弟”“汝”均指刘备的义弟关羽。 C: “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说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高俅。 D: 《红楼梦》中,宝玉用《西厢记》中的词句与黛玉相戏。黛玉听了,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B: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3、 |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 )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 |
4、 | 马致远属于哪一个朝代?( )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沉淀(diàn) 荣膺(yīng) 吹毛求疵(cī)B: 炽痛(zhì) 挑衅(xīn) 鲜为人知(xiān) C: 契机(qì) 狩猎(shòu) 锲而不舍(qiè) D: 祈祷(qí) 瞬间(shùn) 颌首低眉(hàn)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字和书法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根.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却被忽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B: 春天的红莲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 , 流连忘返。 C: 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不断挑起事端,令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 因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张丽莉老师,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最美女教师”。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肇中(zhào) 华裔(yì) 论语(lún) B: 中庸(yōng) 儒家(rú) 彷徨(páng) C: 测量(liáng) 埋没(mò) 袖手旁观(xiù) D: 诺言(nuó) 朱熹(xǐ) 不知所措(cuó) |
8、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黯然(àn) 酒盅(zhōnɡ) 呜咽(yàn)B: 停泊(bó) 惺忪(xīnɡ) 打鼾(hān) C: 糍粑(zī) 竹篙(ɡāo) 回溯(sù) D: 诅咒(zǔ) 阴霾(mái) 揩泪(kǎi) |
9、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中篇小说《狂人日记》,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 《回延安》是作者贺敬之在1956年发表的,抒写了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 C: 《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这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歌颂阳刚生命的散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激情生动形象地赞颂了安塞腰鼓的阳刚之美以及打腰鼓之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 D: 《灯笼》是我国当代散文家、教育家吴伯萧的作品,文章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D: 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四)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密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2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叩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于 旅 中 独 奏 洞 庭 之 曲 (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有乔山人者善弹琴(________) ②酷类其声耳(________) ③山人默然而反(________) ④但手熟尔(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 4 )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理由。( 5 )本文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一朵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的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
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
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生未娶。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
塞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白云一团一团的。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其他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长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结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草籽,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人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子,就有点不屑。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相告,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儿,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
柴格,柴格,柴格,
你的白羔饿得慌呀,
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反复地唱,那母羊竟然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了过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都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说,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放牧的羊。找老牧人,却发现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选自《201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备注】嘎查达,蒙古语,意为村官。
( 1 )本文用了一连串事件来刻画老牧人,请简要概括其中主要的四件事情。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
( 4 )老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作文:
请以“让 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写“善良”、“快乐”、“感恩”、“音乐”、“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②品味生活,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