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苏淮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chù) 阔(chuò) 黑(yōu) 然不同(jiǒng)
B: 丰(yú) 信(dǔ) 佩(qīng) 不置辩(xuè)
C: 秀(qí) 仃(lín) 亵(duó) 海市楼(shèn)
D: 妒(jí) 充(sè) 圈(yùn) 汪洋万(qǐng)
2、“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 左手在外
B: 右手在外
C: 双手交叉
D: 左手在上
3、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威慑 屏障 襁褓 变幻多姿
B: 喑哑 溺爱 慰藉 粗制滥造
C: 栈桥 倒坍 陨落 芳草凄凄
D: 凋零 亵渎 惬意 通宵达旦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把风、雷、电说成是“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表现了他对风、雷、电的赞美。
B: “哼,还有你这河伯”和“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中的“河伯”是指《九歌》中主宰大自然雨水的上仙。
C: 本文想象瑰丽、奇特,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主人公和宇宙中伟大的自然力——风、雷、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
D: 郭沫若在《屈原》中写道:“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这句话和鲁迅说过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相似,暗示了黑暗之前的新生力最终要到来,腐朽没落的社会终将灭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B: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 如果小说家要描写这样一个细节,那得花多少时间去苦思冥想;如果表演者要表演这样一个细节,又要花多长时间去搜寻生活?
D: 他总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二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6、对两首诗的赏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心远”一词,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B: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可谓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7、

下面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子而令诸侯 挟:挟持,控制
B: 尽南海 利:利用
C: 国险而民 附:归附
D: 时先主新野 屯:驻扎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一文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B: 《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按照空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牧羊人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C: 《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D: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9、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告(qìng) (tān)塌 (liàng)踉跄跄 妇(yú)皆知
B: 重(hè) 面(jiá) 头晕目(xuàn) (jǒng)乎不同
C: 蛮(hèng) (tuì)尽 味同(jiáo)蜡 引颈受(lù)
D: (qiè)机 驽(dùn) (xiē)斯底里 睡眼惺(sōng)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人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B: 美国2010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 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D: 中国人口多,就业需求大,推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发放的压力,但势必将要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按要求答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 1 )诗中的“尽”和“乱”两字描绘了“春半”时节怎样的景象?

( 2 )面对二月春景,诗人为何生发了“如秋”之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唐太宗吞蝗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选自《贞观政要》

(乙)

说疫气

曹植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选自《三国全文》有改)

(注释)①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②殪(yì)死亡③茹蕾: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喻饮食粗劣。④荆室蓬户:用荆条搭建的房子,用蓬草做的门。形容居所简陋,家境贫寒⑤鼎食:列鼎而食。⑥重貂: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 1 )下列对甲、乙两文中蝗灾、疠气造成的危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害到老百姓
B: 侵蚀唐太宗心灵
C: 有的全族灭亡
D: 遇难的穷人居多
(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 3 )参考词典解释,谈谈“鲜”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古代汉语词典》“鲜”的义项:①鲜鱼。②新鲜。③少。④献。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 5 )唐太宗和曹植认为灾祸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表现了他们怎么样的品质?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问题。

拣麦穗

张洁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刷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 1 )从文章第一段,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我”?
( 2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在“我知道.他真疼我呢”之后,“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情感变化。

依恋——________——期盼——________——怀念

( 3 )简要概括卖灶糖老汉这个人物形象。
( 4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从描写角度)

②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从修辞角度)

( 5 )文中两处提到一个小火柿子,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 6 )请探究本文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意蕴。

一片晚霞的消失
阿 舍
我必须小心对待我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而非抒情。
这是八月山区的傍晚,远处的山峦形成一个辽远的背景,地势由高而低,开阔舒缓。一条河流同时从这里经过,它并不汹涌,也不浑浊,它的河岸以及河滩都是光滑白净的鹅卵石,它浅浅细流,是这片开阔的背景上一处柔软的记忆。晚霞给这个场景带来了绚丽,山区的云层向来诡异,天使可以迅速狰狞,雄伟可以顿时委顿,只是晚霞,自始至终的圣美,红润,深阴,金黄,河流为它幻化成一条悠长的七彩碎片。
此时河岸上有一个懦弱的男子,他是一个喜欢抒情的男子。河岸上的草地开满细碎的野花儿,那片晚霞的红润鼓动着他的胸膛,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扯开嗓子“漫”起花儿。他唱得真好,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名气,他从一个年轻的后生唱到脊背已经弯曲的老汉,他的花儿越唱越悲凉。可是今天,他拒绝歌唱,他倔强地不开口。我看见他的嘴唇在抖动,他不敢抬头多看一眼那片晚霞,他羞愧地低下头,扛起硕大的一捆青草,朝着晚霞的反向走去。我知道他已经很久不唱了。他的脊背不是被青草压弯,更像是来自于声声的责骂和抱怨。除了唱花儿,他一无所长。他娶了媳妇,养了孩子,但家境贫穷。他不是一个好劳力,他的力气都用在了“漫”花儿上,母亲、妻子和孩子都因此而鄙视他,怨恨他。他娶了媳妇,还在山上“漫”花儿,那些挑逗的花儿,唱得村子里的姑娘也红了脸,姑娘们爱听,但他遭受痛斥。他真的一无所长,臂膀的肌肉始终比不过乡邻的汉子,他不会做地里的活儿,整日“漫”在花儿的妄想里。后来他去了镇上,他来到镇文化站,告诉站里的干部,他会唱花儿,他的花儿是最好的,他可以代表镇上唱,代表市里唱,代表他的民族唱,他的条件是每月一百元的生活费。他说他有了这笔生活费,他的家人就可以放过他,不再责骂他,他可以整天地唱了。文化站的干部说没有钱给他,让他回去了。后来他又跑到了旅游景点,但是很快被辞退,大家说,他的花儿总是悲戚感伤,总是让客人心绪不佳。事实上真是如此,那些欢快的唱得姑娘们脸红的花儿,他已经没有心境再唱出口了。他回到了家乡,从此失声。
山区八月的晚霞红火诱人,生活里我时常想记住这样一些美景,朴素的,纯净的,那一刻,虽然我再三劝说自己,但还是固执地认为消失在这样一片晚霞里是一件十分值得怀念的事情。于是我面对它,闭上眼睛,虔敬地镌刻它,它无限展开,直到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尕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哥哥是空中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我在镌刻它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充满感伤,因为我如此固执地想到镌刻,一定是知道了我将要面对的消失。歌声的消失,或者晚霞的消失。

( 1 )从全文看,本文以“一片晚霞的消失”为题,有什么寓意?

( 2 )第三段描写了一位民间歌手的形象,请分条概括这位歌手艺术人生的主要历程。

( 3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头说“对生活中的诗意”“需要小心地对待”,表露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重和下文那位“民歌手”的敬意。
B: 文章第2段对晚霞及其背景的描写紧紧抓住了“宁静”的特点,从而与第1段的有关暗示构成内在联系。
C: 第2段描写晚霞的美丽是为了烘托民歌手的美好形象。
D: 第3段说那位民歌手“他真的一无所长”,是为了揭示他终于“失声”的根本原因。
E: 结尾处叙述“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尕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哥哥是空中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是说民歌手又恢复了歌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常常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除了带给我们惊讶之外,也会带给我们别的感受与思考。它可能让我们感到惊喜,也可能让我们感到惊吓,还有可能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请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痛/离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