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的简明扼要,议的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B: 《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变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描写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C: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D: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的爱子之情表达的非常深切。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鲜为人知 左右逢源 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B: 锲而不舍 不可明状 相得益彰 心旷神怡 C: 盛气凌人 广袤无垠 顾名思义 抑扬顿措 D: 轻飞曼舞 妇孺皆知 五彩斑谰 销声匿迹 |
3、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学生送自己的摄影集给老师,扉页上写着:王青云老师惠存,学生张小齐惠赠。 B: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周五拜会了上海市委书记韩正。 C: 监考员在考场上说:“请不要东张西望,否则,将根据考试纪律严肃处理。” D: 实习护士王艳对病人说:“大妈别紧张,我虽然是新手,但一定会为您扎好这一针。”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深霄 斑澜 烦琐 姗姗来迟 B: 烦躁 服侍 闲暇 诲人不倦 C: 陡峭 契约 猥锁 大庭广众 D: 取缔 譬如 粗拙 语无轮次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
6、 |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 你已经交了作业,科代表仍在追要,你对科代表说:“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 B: 对一位因学习好而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C: 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 对夜深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 |
7、 | 下列关于文章句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用简练生动的语言从不同的时间概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 C: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四季景象。 D: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
8、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赞誉(yù) 汲取(xī) 要决(jué) 不修边幅(fú) B: 绯红(fēi) 镶嵌(qiàn) 旁骛(wù) 接踵而至(zhǒng) C: 狭隘(yì) 宣哗(xuān) 褶皱(zhě ) 殚精竭虑(dān) D: 霎时(shà) 畸形(qī) 羁绊(jī) 眼花瞭乱(liáo)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提起北京奥运会,人们就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和你》。B: 面对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反而继往开来地再次扬帆起程。 C: 不法厂家制造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 D: 李娜沉着应战、顽强拼搏,终于登上了法网公开冠军宝座,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
10、 | 请选出下面短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英雄陨落,逝者为大。曼德拉官方追悼会上,南非人并没有如一些人预想的那样,泪水涟涟、呼天抢地。相反,整个追悼活动气氛轻松、哀而不伤。南非的黎民百姓用非洲民族传统的方式悼念曼德拉,讴歌他的丰功伟绩,称赞他是南非民族的脊梁。 B: yǔn qiāng dào jǐ C: yǔn qiǎng dào jí D: sǔn qiǎng dào j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 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营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恋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蹲露。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阀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甲】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 2 )对【乙】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由此而联想到的画面。 ( 3 )下面对这两首词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B: 【甲】文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C: 【乙】文“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 【乙】文最后两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 ②悉以咨之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3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4 )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诵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5 )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作者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
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开学的第一天,她站在五年级的学生们面前,说了个谎。她看着她的学生,说她会平等地爱班里的每一位同学。
但这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他叫泰迪·斯托达德。
汤普森夫人发现,泰迪根本无法与其他孩子们玩到一起去。他的衣服很邋遢,身上也不整洁,而且不怎么受大家欢迎。汤普森夫人很喜欢在他的卷子上用红笔画一个个红叉。
过了不久,汤普森夫人教课的学校要求老师对每个孩子过去的记录进行审阅,她把泰迪的档案放到了最后一个才看。然而,当她看泰迪档案的时候吃了一惊。
泰迪一年级的老师写道:“泰迪是个聪明的孩子,永远面带笑容。作业写得很整洁、很有礼貌,他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欢乐。”
二年级的老师写道:“泰迪是个优秀的学生,深受同学的喜欢,但是他很苦恼,因为他妈妈的病已到了晚期,家里生活困难。”
三年级的老师写道:“母亲的去世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他试图尽最大努力,但他的父亲责任感不强,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他的家庭会对他产生不利影响。”
四年级的老师写道:“泰迪性格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他没有什么朋友,有时会在课堂上睡觉。”
此时,汤普森夫人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圣诞节到了,当学生们送给她圣诞礼物时,她更是无地自容。学生们的礼物是用明亮的彩纸包好,上面扎着美丽的丝带,唯独泰迪的不是。
他的礼物是用厚厚的牛皮纸袋包裹,那纸是从杂货袋上扯下的。汤普森夫人费了很大劲才打开这个礼物。那是一只水晶石手链,上面有颗水晶石已经丢失了,还有一瓶只有四分之一的香水。一些孩子开始发笑,她制止了他们。
她大声夸赞这只手链多漂亮啊,并把它戴在手上,还在手腕上擦了些香水。
那天放学后,泰迪·斯托达德说了一句话才走:“汤普森夫人,今天你身上味道就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她哭了至少一个小时。就从那一天起,她不再研究怎样教阅读、写作和算术,而是研究怎样教育孩子们。
汤普森夫人开始特别关注泰迪。与她一起学习时,他的大脑便显得灵活起来,她越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快。
到了这年年末,泰迪已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尽管她说过:“会平等地爱所有的孩子”,但泰迪成了她的“宠儿”。
一年后,汤普森夫人在门缝下发现一张纸条,是泰迪写的,他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最棒的老师。
又过了六年,汤普森老师又收到泰迪的另一张纸条。他说,自己已经高中毕业,成绩排在全班第三名,她仍是他一生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多年后,汤普森老师收到一封信,这次泰迪说,当初拿到学士学位后,他决定继续留在学校深造,他还说,汤普森夫人仍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但如今信上的落款变得长了些:医学博士西奥多·F·斯托达德。
那年春天,泰迪又来了一封信,说他马上要结婚了,他不知道汤普森夫人是否愿意参加他的婚礼,并坐在新郎母亲的座位上。
当然,汤普森夫人去了。她戴着那只丢了颗水晶石的手链,还专门喷了泰迪母亲用过的那种香水。
师生俩互相拥抱,斯托达德博士轻声在汤普森夫人的耳畔说:“谢谢你,汤普森夫人,非常感谢你让我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
汤普森夫人眼含热泪,低声说:“泰迪,你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老师。
西方把这个故事传递给所有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有效的教育制
度,回看学生的年度评语。
我们看到优秀老师的责任,她认真完成了工作,并且思考了她以往的工作更可责的是她
有一颗爱心,愿意为此做点什么,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孩子最大的鼓励。汤普森夫人给予了她身边人的帮助,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 1 )文段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城市给了我们什么
①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里,世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场所、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1900年,城市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足10%,到了200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世界人口的46%。城市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②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发达的社会文化。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正是地域赋予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城市文化最初的积淀。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是属于这个城市人群的完整的价值体系。
③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流文化,它弘扬历史、融汇时尚,塑造特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在农村,文化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可交流性不强。每一代人都在传承上一代的东西,没有新鲜的刺激,就不会创造。城市文化来自四面八方。传统和现代,本国和外国,精英和世俗,都在此交流流通,给人以影响、以启迪、以教育、以知识。
④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城市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设施和先进的运输工具,往往处于交通枢纽或交叉道上,有充足的客源、货源。城市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电讯网络和传输工具,每时每刻都在交换大量信息。城市的现代交通和工商业中心相结合,使之成为商品、物质、人才、劳动、资金、信息等转换地,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⑤城市的魅力又在于它巨大的社会效益。城市学校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与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活动频繁,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量大,这些都推动城市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增长以外,还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⑥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和创造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等所困扰。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已经百病缠身了。
⑦生态环境恶化使很多城市患上了“肺气肿”。1984年,臭名昭著的“洛杉矶烟雾”杀死了一只正准备参加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秃鹰。
⑧交通堵塞使许多城市患上“肠梗塞”。10年前,北京人对曼谷上下班高峰时汽车的时均行速只有10-20公里感到不可思议。1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司机相互联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是:“哥们儿,堵在哪儿了?”
⑨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快餐化”了,人们的神经始终都很紧张。有人说,目前大城市的白领是前半生在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是用金钱换健康。
⑩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源,是我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资源的集散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需求,但与城市繁荣共存的一些问题——城市病的症状也越来越凸现在人们面前。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未来人类和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会找到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家园吗?
请以“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