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合肥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找出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B: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C: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D: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ì)如 狭(ài) 怪(dàn)不经
B: (yǎn)然 摇(yè) (qì)而不舍
C: (zhì)热 冠(miǎn) 自惭形(huì)
D: 妖(ráo) (wò)旋 (shè)级而上
3、选出下列划线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还旧都 休祲降
B: 可一战 皆美于徐公
C: 弗怠 公将鼓
D: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池(zhāo) 嶙(xún) 砖(qì) 眼(zhuó)
B: 磨(zhuó) 丘(hè) 雕(lóu) 薇(qiáng)
C: 榭(xuān) 俗(yōng) 样(mú) 松(bǎi)
D: 酌(zhēn) 依(bāng) 对(chèn) 广(qī)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徐家河水库,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B: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 令人陶醉。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将自己的情与志融于景中,情景交融。
B: 写景动静结合,“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静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动景。
C: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D: 本诗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政治抱负和壮阔胸襟。
7、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 , 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一气”指声气相通,志趣和性格相投合。)
B: 等死,死国可乎?(“死国”指为国事而死。)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折断腰。表现出一代代英雄的激烈斗争和相继崛起。)
D: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是“定将,一定会”的意思,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的决心。)
8、

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 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 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D: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9、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B: 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C: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心机 , 创造了世界。
D: 漫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优美景致。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舒婷,她被称为雨巷诗人。
B: 从《(蒲柳人家)节选》所描写的景物和风情中,我们闻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感受到了中国农民质朴的人情美。
C: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 《海燕》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春天的旋律》,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海燕的艺术形象,赞颂了英勇乐观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_。
( 2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 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②。”

【注释】①庄蹻(qiāo):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②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庄子曰________

②臣患之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②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 3 )总结本文的说理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评价。
( 4 )谈一谈你对文中“自见之谓明”这句话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无人侦察机”——纸鸢
①什么是间谍?刺探敌方消息的人被称为“间谍”。间谍不仅要搞到情报,最要紧的是能将情报传递出去。古代的邮驿、烽火台虽能传递情报,但这并不能满足所有间谍活动。为此,古人想了很多办法,明人何守法的《投笔肤谈》就有“封鸽代谍”的记载,利用鸽子来传递情报。但鸽子要驯养,一般间谍是不用的。于是,古人发明了不需驯养的“鸽子”——纸鸢,作为间谍情报传递工具。
②纸鸢是什么?就是大家会玩爱玩的风筝,“鹞子”“木鸢”“飞鸢”就是它的俗称了。
③纸鸢相当于最原始的“无人侦察机”,其造价极低。而在纸鸢出现之前,古人早就设计了一款“无人侦察机”——木鹊,这也许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木鹊无需空中加油就能飞行72小时,这是现代高科技的无人侦察机也无法做到的。可惜,这种技术早已失传。
④纸鸢发明于公元前的汉初,距今也有2000多年了,发明人是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韩信是怎么想到发明纸鸢的?原来当时列侯陈豨(xī)造汉高祖刘邦的反,韩信与陈豨勾结,制作纸鸢作为里应外合的信号。这也是最早用纸鸢来传递情报的实例。
⑤纸鸢,制作简单,控制方便,一经发明,便在军事、间谍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中,被叛军侯景围困在都城建邺(今南京)台城内的梁太子萧纲,便是用纸鸢传递情报搬来救兵,解了垓下之围的。
⑥纸鸢也相当有实用性,可以飞得高,即便被敌方发现,也奈何不了。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谋反,围攻临洺城。守将张伾(pī)遂放纸鸢与朝廷援军取得了联系。当时田悦虽发现了飘过营房上空的纸鸢,也知道是城内传递军情,赶紧找来“善射者”,但纸鸢飞得“高百余丈”,根本无法射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扬长而去”。

( 1 )结合选文,请你说说纸鸢作为“无人侦察机”的独特之处有哪些?

( 2 )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什么?

( 3 )选文第③段中“纸鸢相当于是最原始的无人侦察机”中的“相当于”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题。

绳子那头

李少龙

(1)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一幢楼房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他是我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2)暑假的一天,闷热的天气实在使人感觉无聊,我便要求与父亲、母亲—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一瓶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3)到了雇主家里,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麻袋中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转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了。”

(4)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释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5)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特别烫了。

(6)绳子那头传来一声:“手套!”

(7)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

(8)“这么热的天还要带手套?”“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9)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10)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11)“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12)“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哭了

(13)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

(14)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他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岁月啊,你过早地催老了我的父亲!

(15)一会儿,雇主拿来一只冰糕送给正在干活儿的父亲,父亲接过冰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我。

(16)“天儿热,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冰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冰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冰糕

(17)父亲又要下去了,我慢慢地释放着绳子,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18)我紧紧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那个伟大的人。

(选自《意林》合订本第44卷,有改动)

( 1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

( 3 )请结合上下文,写出第(12)段中划线句子分别表现了父亲和“我”怎样的心理。

( 4 )请分析文章第(14)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 5 )请写出第(16)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那时,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及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选填“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变得勇敢了”、“感受到了爱”、“懂得了尊重”…… 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默落丶此釹孓”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