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衡阳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错误的一项是( )
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 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 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 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 阅读《史记》《左传》《战国策》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事迹。
D: 课文《社戏》选自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呐喊》。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凌乱 冷不妨 天旋地转 犹豫不决
B: 雀班 成就感 神情恍惚 惊慌失措
C: 畏惧 矮树丛 气喘吁吁 畏缩不前
D: 既使 臭椿树 变化莫测 良辰美景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 《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C: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封信一个话题,讨论的重点也不同,但都贯串着一个理念: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阔绰 忘乎所以 威摄 左右蓬源
B: 狩猎 仙露琼桨 发髻 穷困缭倒
C: 蹒姗 独具惠眼 琐屑 不求甚解
D: 惬意 孤陋寡闻 销蚀 自知之明
6、

与下面这段文字旨趣最贴近的一项是( )
梧桐的种籽在春风里飞啊飘啊!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然而在城里,到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

A: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C: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茨尔巴)
D: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已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B: 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了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C: 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D: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量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近年来外国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对中华文化非常痴迷。
D: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9、下列各项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明对小刚说:“我忘带饭卡了,你马上把饭卡拿来给我用一下!”
B: 雯雯看到姥姥心疼地说:“姥姥,你怎么瘦这么多,不是得了什么癌症吧?”
C: 学长的报告很精彩,班会主持人满怀敬佩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 我们四十多岁的语文老师特别会打扮,每天都花枝招展的出现在课堂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猝不及防的“突袭”方式给全世界上了一堂课,使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这是一次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的全球“大考”。
B: 无论将会遇到何种困难,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中国人民都能够众志成城、勇往直前。
C: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 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就离中考的决胜时刻不远了。
D: 从新冠病毒“中国源头论”到“中国赔偿论”,再到教唆党徒抹黑中国的“剧本”,为了达到“甩锅”中国的目的,美国政客们处心积虑编造谎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雁

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出生于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夏天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 1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2 )通读全诗,概括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B]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

(节选自《清史稿·郑燮传》,有删改)

注:①[苞苴(bāojū)]馈赠和贿赂。②[谴]降罪。③[嘉]赞赏。④[捐廉代输]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⑤[乞休]自请辞去官职。⑥[囊橐(nángtuó)]口袋。

(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连月不仓赈贷
B: 国怀乡 停数日,辞
C: 而长烟一空 阻之
D: 不物喜 醒能述文者
( 2 )翻译甲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很详尽了。 理解:作者之所以要交代前人对岳阳楼的壮丽景象描述得很详尽,是为了后文转写“迁客骚人”因景而产生的“览物之情”。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当今时代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而倍感孤独忧愤,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 3 )“先忧后乐”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写照,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说明“先忧后乐”在郑變身上的表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物质是指一切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质,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源自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废弃生物质是人类在利用生物质的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它仍然属于生物质的宏观范畴,但是能量密度、可利用性等都有显著的降低。

根据不同的来源可以将废弃生物质分为三类:城市生物质废物(主要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城市粪便以及城镇污泥);农作物废物(主要以玉米秸、麦秸和稻秸为主);禽畜粪便。

废弃生物质作为固体废物的一种,是人们必须妥善处理的环境污染物,若处理处置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废弃生物质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合理高效地将废弃生物质资源化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能这一可再生清洁能源,而且对于 CO2 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节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图表:中国2007年生物质原料资源农林废弃物的状况与2030年增量

2007年实际产能

2030年预测产能增量

(图表来自江瀚咨询)

(材料三)

废弃生物质变废为宝一直是个国际难题。近日,中国科技大学江鸿教授课题组与俞汉青教授课题组合作,分别成功制备了高热值且稳定的固相生物煤和高性能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为实现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热解是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缺氧条件下的生物质热解,可以得到可再生的生物油、生物炭和一部分热解气。

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生物油的催化提质和分离,期望获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优质燃料。然而,生物油的成分复杂且不稳定,通常包含数百种有机化合物。在催化过程中,部分有机物发生缩合、脱水、结焦等反应,会导致催化剂失效,使催化提质过程难以持续。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常压蒸馏过程参数控制,实现生物油快速结焦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固体燃料,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生物煤。分析显示,不同生物质原料得到的生物煤热值与商用煤热值相当。此外,生物煤还具有性能稳定、低含硫量、不含重金属等环境友好特性。

另外,热解过程产生的高温气体中包含小分子碳有机物,且热解气温度较高,是制备碳纳米材料的潜在前体。研究人员通过优化热解条件,利用化学蒸汽沉积方法制备3D石墨烯,还通过改变热解沉积条件,得到了碳纳米线。这些高附加值碳材料在污染物去除和储能方面展示了良好性能,利用生物质热解气合成石墨烯具有更小的环境影响和能量消耗。

(节选自《科技日报》)

( 1 )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废弃生物质虽然会造成环境污染,但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我们应该合理高效地利用它。
B: 有了中国科技大学提供的技术支撑,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就将投入商业化应用。
C: 国内外学者期望获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优质燃料,但催化提质过程难以持续。
D: 像碳纳米线这样的高附加值碳材料利用生物质热解气合成石墨烯具有更小的环境影响。
( 2 )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作用。
(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图表的内容。
( 4 )材料三是2020年5月22日的一则新闻,请给这则新闻拟个合适的标题。
( 5 )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变废为宝的小妙招呢?请分享两条。
说明文阅读

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①2020年4月,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并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一一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②但你知道吗?鲸落其实是一个很残忍又悲壮的过程。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的时候,它会悄悄寻一片深海域,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等到气息消绝之后,鲸鱼巨大的身体便会沉落到漆黑的深海。而此刻,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疯狂吞食鲸尸。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早就守候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外,还会有成千上万只海洋生物被鲸鱼血肉的腥味吸引过来,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但这还只是开始,在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一些体型较小的甲壳类生物便会在鲸尸上安家落户,接着啃食鲸尸上残余的软组织,它们会在鲸尸上停留大约两年的时间。尽管鲸尸的最后一丝血肉也被蚕食干净了,但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等甲壳类生物离开之后,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并吸食其中丰富的脂类,它们要在鲸骨中生活50到100年。这样,在鲸骨中的养料被吸食殆尽后,鲸鱼的残骸便在海底迻渐化作礁岩,成为一些海洋生物的寄居场所,这场盛大且漫长的仪式才算画上了句号。

③所以,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鲸尸从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长达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过程中,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给贫瘠的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就像《禅定荒野》里面说的那样,“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④一鲸落,万物生,这才是鲸落真正的样子,美丽又残忍,残忍却包容。生于天地,死于天地,最后赠与自然。它给漆黑冰冷的海底带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荣,它供养了深海上百种无脊椎生物,反哺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海洋。鲸落,是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有删改)

( 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其说明顺序是________。
( 2 )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

( 3 )选文第③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至少答出两种说明方法)
( 4 )请结合文本,说说“鲸落”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意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ぺ泪中带着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