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国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睨(pì) 蓬(hāo) 食(mì) 钝(yú)
B: 发(jiǒng) 裸(lù) 笑(shěn) 吞(shì)
C: 褓(qiǎng) 朴(cún) 取(móu) 默(qiān)
D: (jí)取 恣(jū) 面面相(xū) 文采(zǎo)饰
2、

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乡、月亮、音乐和老师。
C: 《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传奇英雄,像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神行太保戴宗等,各个身怀绝技,个性鲜明。
D: “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左右逢源”、“舍生取义”、“专心致志”等成语都出自孔孟的言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了。

②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____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A: 迎刃而解 镇定自若
B: 不攻自破 从容不迫
C: 不攻自破 镇定自若
D: 迎刃而解 从容不迫
4、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编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 (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主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的方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5、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 近日,贵州省发布通知,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代理机构和投标人将被挡在公共资源交易的“大门”之外。
B: 近日,一批来自台湾的青少年研学团大约30余人来到浙江湖州方志馆参观学习。
C: 越来越多的5G应用涌现出来,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D: 伴随着5G的到来,行业应用将会面临巨大挑战,呈现出差异化、垂直化、个性化的特征。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训戒 玷污 一尘不染
B: 蓬蒿 烦燥 黯然失色
C: 筹划 销蚀 根深蒂固
D: 贮蓄 蹒跚 重峦迭嶂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yè) 困(è) 冕(guàn) 麾下(huī)
B: 见(piē) 台(tā) 游(yì) 间不容(fà)
C: 琅(fà) 劫(lüè) 轻(qù) 揉造作(jiǎo)
D: 言(zhēn) 宽(yòu) 婷(píng) 抽丝茧(bō)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作,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B: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C: 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D: 广州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9、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的作品( )
A: 《花园街五号》
B: 《乔厂长上任记》
C: 《沉重的翅膀》
D: 《新星》
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B: 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后面的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 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珉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又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遶观山俯览,遂忘箠辔之劳。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日前,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亭,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归。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释】①遶(rào)观:四顾,环视。②箠(chuí)辔:马鞭子、马笼头。③惟深:和尚的法号。④柳开:北宋散文家。天平山:在今河南林县西,是林虑山的一部分。

( 1 )“记”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分类。

类别

定义

台阁名胜记

在修筑亭台楼观、观览名胜古迹时所撰写的文章。

山水游记

模山范水、专门记录亲身游历的文章。

书画杂物记

专为记述书画和其他器物、物品而题写的文章。

人事杂记

专以记人叙事为内容的文章。

联系所学过的文章,以下类别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小石潭记》为山水游记
B: 《核舟记》为书画杂物记
C: 《醉翁亭记》为人事杂记
D: 《岳阳楼记》为台阁名胜记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

( 3 )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字“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下瞰白龙潭归( )

A: 人不知不愠
B: 潭西南
C: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D: 云归岩穴暝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

( 5 )两文作者都采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来写景,在移动变换中带领读者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

甲文:作者由小丘行至篁竹,隔篁竹而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赏析【乙】文第一段)

乙文:________。

( 6 )两文都描写了水、树、石等自然景物,但景中所含之情不同。结合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体会两位作者情感的不同。

甲文: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悄怆幽邃。

乙文: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透观俯览,遂忘箠辔之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 1 )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太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

( 2 )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3 )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人造的树叶会发电

郭雅婧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为奇怪的树叶了:它没有粗细不等的叶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元件;它也没有心形、扇形或是菱形这样的形状,而是像一张单薄的扑克牌;甚至于,它连普通树叶常见的颜色都没有,看上去就像一块亮晶晶的遮光板。但它却能像树叶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一片人造叶子被放入3.7升水中,在阳光下迅速地产生了相当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家庭一天的能源需求。

事实上,人造叶子是一个技术概念,并不专指某一片叶子。这种技术主要是模拟真实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用人工材料制成小巧轻薄的片状,浸泡在水中,经过太阳光的照射,水被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储存起来可用于发电。所谓的“叶子”,只是一块高级的太阳能电池。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利用“不需要付费”的太阳能源,然而捕获并使用太阳能却需要耗费很大的财力,这让很多在太阳能上动脑筋的人望而却步。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并不昂贵,它的大部分开销都在于布线,而人造叶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传统太阳能电池板一样,人工叶子的基础材料依然是硅,只不过运用的是三结非晶硅。虽然在转换效率上不如传统的晶体硅,但这种非晶硅价格低廉、耗能少,更利于推广。同时,叠层的设计将非晶硅分子用磷酸盐加以固定,使它们就像是捆在一架车上的几匹马,不但保证了分解水时所需要的能量,还使其更加具有稳定性

更令学界关注的是“穿”在硅外面的催化剂。催化剂使硅板不再像普通太阳能电池那样依靠电线工作,反应速度和强度大大提高。在过去,催化剂大多采用的是锰基。目前,采用钴等作为催化剂,相比于需要不断修复和代谢的锰基,钴等有强大的“自组装”能力,它能让自己分分合合,不需要再加入额外的材料。这弥补了20多年前第一片“人造叶子”的先天不足。据说,这样的一片“人造叶子”的光合效率大约是自然树叶的10倍。用钴、镍等元素作为催化剂,不但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还因为廉价而有了投入商业用途的可能。

如今,这个梦想似乎近在咫尺,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目前,人造叶子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捕捉氧气和氢气并储存它们,以备在没有阳光时使用。

(有删改)

( 1 )下列关于“人造树叶”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造价并不昂贵,而且省去了传统太阳能电池板布线的费用,便于商业推广。
B: 价格低廉,耗能少,稳定性较强。
C: 和普通太阳能电池相比,它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大大提高了。
D: 容易捕捉氧气和氢气并储存它们,以备在没有阳光时使用。
( 2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美丽的外表,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文章有魅力,人们就会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靠近与之交往。

•刘白羽《日出》:“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有魅力的一件事。”

……

文题:请以“ 魅力”或者“魅力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选择题目并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向陽花的秘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