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茂名市新世纪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目的的读书是最有效率的,是最能看得见效果的读书,

。所以,我们确定一个读书的目的,并不是叫我们局限在小范围之中,而是叫我们做集中的研究而已。

①我们的阅读范围越广,触类旁通的机会越多,我们读书的效果也就越大

②但是无目的的读书也不是全无效果

③但是我们不能囿于自己研究的范围,其它的书一概不看

④为了使读书容易见效并且发生兴趣,最好是采取有目的的读书方法

⑤不过效果是间接而微小的,甚至不易被发现罢了


A: ⑤④③①②
B: ④②③⑤①
C: ③⑤④②①
D: ②⑤④③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闲暇 振灾 锋芒毕露 不言而喻
B: 琐屑 恣睢 水泄不通 正经危坐
C: 安详 恻隐 锲而不舍 两全其美
D: 阴晦 游弋 悬梁刺骨 明察秋毫
3、选择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 ,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A: 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
B: 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 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D: 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 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5、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倾听是一种享受;倾听是一种收获;倾听是一种分享;倾听更是一种乐趣。
B: 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 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D: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 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
C: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 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7、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要做成一件事,不能光靠使用蛮力气,还必须掌握科学规律。
B: 要做成一件事,仅靠自身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外在条件。
C: 做任何事情不能自不量力,超出自己能力极限的事无法做成。
D: 自己和自己闹别扭是最愚蠢的行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和谐。
8、下列语句中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 贝多芬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D: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 , 也不能妄自尊大。
9、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饮酒(其五)》)“心远地自偏”表明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C: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一”小长假期间,到小平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泄千里 , 不可收拾。
C: 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诗中与《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 3 )“草合离宫转夕晖”中的“转”用词准确、精妙,请你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武王至鲔水①,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②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③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④,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⑤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鲔(wěi)水:古水名。②西伯:原指周文王,这里指武王。③曷:何。④病:疲乏。⑤陈:同“阵”,列阵。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故不苟得也 或异二者之
C: 子以是报矣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 武王行不辍 虽乘奔御风,不以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 3 )概括【甲】文的主要观点。
( 4 )【乙】文结尾说:“此武王之义也。”对于武王的“义”你是否认同?谈谈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 1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她【甲】________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________

( 2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 3 )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第5版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
( 3 )根据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式及内容,在省略号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 4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 5 )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味道,是酸涩的橙汁,是香甜的奶茶,是浓苦的咖啡,还是清凉的薄荷?都不是,味道是每个人心里了一扇窗,是每个人身边的一件事,是每个人给你的一次感动。有一种味道频繁于世却不被人所发觉,他盖过的人生的百味,那就是爱的味道。
请以“爱的味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是自己给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