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王与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寒暄时说:“多日未到府上拜访,家父、家母身体都还好吧?”解说:小王的表述十分得体而且很有礼貌。
B: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解说:这句话中的“在”和“唱歌”分别是连词和动词。
C: “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做出的承诺。解说:句中的“是……更是……”表递进关系。
D: “足球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快一点!”小刚一边快跑一边说,“知道了,我马上就到!”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2、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有诗作《当你老了》入选读本的诗人是( )
A: 艾略特
B: 惠特曼
C: 叶芝
D: 马拉梅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 , 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4、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菜(qí) 谷(bǐ) 确(zuò) 头(gǎo)
B: 叟(hǎo) 油(líng) 澎(bài) 古(héng)
C: 收(liǎn) 头(pèi) 书(shú) 气(fēn)
D: 热(zhì) 猎(shè) 咽(gěng) 环(hè)
5、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④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A: ①比喻 ②拟人 ③排比 ④拟人
B: ①拟人 ②比喻 ③拟人 ④拟人
C: ①比喻 ②拟人 ③拟人 ④比喻
D: ①拟人 ②比喻 ③排比 ④比喻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在歌声中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让更多的中国人得以传承经典、了解经典、走进经典。
B: 旺苍小伙陈藜,患病后身高缩至1.3米,但身残志坚。乐观面对生活,是他能否战胜病魔的关键。
C: 为了广元的美好环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
D: 每日读书,犹如攀爬梯子。通过攀爬无形之梯,我便可时刻丈量自己到底领略到多少人生真意。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探索宇宙最有力的帮手。
B: 看到满山的柚子树结满了柚子,丰收在望,果农们一个个眉开眼笑
C: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 , 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D: 有一年紫藤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B: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
C: 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D: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9、智扑擎天柱的好汉是( )。
A: 燕青
B: 林冲
C: 武松
D: 刘唐
10、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

②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装饰图案则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

③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 “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④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武 陵 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并写下来。
( 2 )词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
( 3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4 )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词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

( 5 )下列对本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 “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 “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 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 《世说新语》)
【注释】①华歆:字子鱼,三国魏平原高唐人。王朗:本名严,字景兴。三国魏东海人,博学多才。从汉末至曹魏年间,数次为官,有美誉。②难(nàn):阻拦。③本:原来,先前。疑:犹豫。④自托:托身。⑤以急:因为事态紧急。⑥携拯:携带着这个人并搭救他。

(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有 一 人 欲 依 附

A: 有一人/欲依附
B: 有/一人欲依附
C: 有一/人欲依附
D: 有一人欲/依附
( 2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俱( ) ②舍( )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幸尚宽,有何不可?

( 4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各表现出怎样的性格?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赵丽宏《但丁的目光》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暮色降临,那些曲折的街道和小巷顿时更显得幽深。眼看天色一点点幽暗,站在街口,那些古老楼房迎面压下来,遮住了窥探的视线。黄昏的佛罗伦萨,在一个外来者的眼里,显得无比神秘。
②走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陪我的意大利朋友轻声说:“但丁,他在这里住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座很普通的临街小楼,看上去已经歪歪斜斜,门口挂着一盏方形风灯,灯不亮,闪烁着昏黄的光。给人的感觉,这光芒也是古老的,六百多年岁月,都浓缩在这幽暗的灯光中。
③走在古老的石头街道上,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念头:这就是但丁当年走过的路,一条普通的小路,走出非凡的人生。1302年,但丁三十五岁,那一年,他遭到权贵的迫害,被当政者宣布终身流放,永远不准返回佛罗伦萨。这样的遭遇,对一般人也许是沉沦和毁灭,然而对但丁,这却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④但丁从此开始流亡生活。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离开佛罗伦萨,他旅行,观察,思考,游遍了意大利,认识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他每天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他没有想到,告别故乡,就成了永远的游子,在他活着的时候,竟然再没有机会重返佛罗伦萨。晚年的但丁,定居于古城拉韦纳,将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倾注于《神曲》的创作。一个游子,客居他乡,心含着愁苦,也怀着憧憬,用鹅毛笔写出一行行奇妙的诗句。但丁在诗中梦游地狱、炼狱,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抵达天堂。其惊人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前无古人。但丁说过他写《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他是为爱和理想而创作。
⑤我来到但丁广场时,天已经落黑,下起了小雨。空旷的广场上不见人影,圣十字教堂孤独地站在微雨迷蒙的夜色里。教堂已经关门,我只能站在门口沉思默想。在这座教堂里,埋葬着佛罗伦萨历代的主教和显赫的权贵。但丁的墓碑,在教堂的入口处,只是块普通的石碑,上面刻着诗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然而,到这里的人们,大多只为但丁而来,为他的《神曲》而来。这应了李白诗句的意境:“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⑥教堂大门的左侧,有一尊高大的大理石雕像,是但丁的立像。台基上,刻着诗人的姓名。台基的两边,是两头大理石狮子,威严地护卫在主人的脚下。但丁穿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精致的台基上。诗人的目光,一如他故居前那尊铜像,忧郁而深邃,俯视着夜色迷茫的大地。

(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但丁的目光”为线索,采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回忆了但丁的经历,痛斥了权贵对但丁的迫害。
B: 第②段的景物描写,着力渲染一种抑郁的气氛,为下文写但丁凄凉的经历奠定感情基调,这与第①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C: 本文将游记穿插在人物介绍中,写法新颖,独具特色;语言华美,充满哲理。
D: 但丁取得非凡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曲折的人生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和创作形式。
( 2 )文章第③段末尾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 3 )文章的标题为“但丁的目光”,请说说“目光”的特征和具体含义。

( 4 )第⑤段末尾作者引用李白评价屈原的诗句有何意图?请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句不超过30个字的包含哲理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 1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①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划线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②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 3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 4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并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命的光阴里,我们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笑容,每一种笑容背后也许都藏有一个故事,一种内蕴:或是温情善良,或是信念理想,或是果敢坚毅,或是责任担当……美好的笑容就如阳光雨露,给我们滋养,让我们成长。

请以“你笑起来真好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本人姓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ベ收起任性丶只怕错过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