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花都区芙蓉镇芙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三国演义》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备——智激孙夫人
B: 关羽——丧命五丈原
C: 张飞——大闹长坂坡
D: 吕布——白门楼殒命
2、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ráo) 霹雳 热泪盈(kuāng) 不屑置辩
B: 慰(jí) 谴责 身求法(shě) 循序渐进
C: 开(chà) 拮据 目以待(shì) 重蹈覆辙
D: 附(hé) 斓珊 堂大笑(hōng) 与日俱增
3、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pǐ) 竹(miè) 子(jùn) 悲天人(mǐn)
B: 赘(léi) 香(pèn) 鸿(rú) 颠流离(pèi)
C: 扭(biè) 折损(shé) 案(dú) 为人知(xiǎn)
D: 宿(lù) 贤(shèng) 西(shǔ) 人不倦(huǐ)
4、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 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 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 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需达到“不敢腐”“不能腐”的效果,更需激发“不想腐”、“不愿腐”的自觉。
B: 中央电视台5月1日推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宣传作用,传递出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劳动情怀。
C: 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都在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D: 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入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老师是心胸宽宥的人,绝不会跟自己的学生斤斤计较。
B: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会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C: 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D: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艘中华世纪龙船,整件作品未发现一处拼接镶嵌的裂缝痕迹,揽核之间无缝连接,泾渭分明
B: 某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的父亲李某接受采访时,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诚恳道歉,并深深鞠躬。采访中李某多次哽咽,不能自已
C: 有的年轻人,看似没有大的志向,只是专心致志地做事,而且是讲情意懂事理,真正地做到了好高骛远 , 一点一滴地积累生活经验,使自己人生底蕴渐渐厚重。
D: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邱东认为,“做官难”在今日中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气贯长虹”“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成为为官心理常态,表明中国政治的一种进步。
8、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将于5月25日7:30在教室举行线上升旗仪式,班主任王老师让班长把这件事转达给本班其他同学,并要求大家在参加线上升旗仪式时穿校服,戴口罩。班长回到班上,对同学们说:


A: “同学们,我们将要举行线上升旗仪式。仪式很庄严,需要行注目礼,大家务必遵守纪律,穿好校服,戴好口罩,准时参加,不准迟到!”
B: “王老师让我告诉大家,我校将于5月25日7:30在教室举行线上升旗仪式,届时请大家穿好校服,戴好口罩,准时参加吧!”
C: “王老师让我告诉大家,我校将于5月25日7:30举行线上升旗仪式,请全班同学穿校服并戴口罩参加此次活动,不按要求做的同学将有‘好果子’吃!”
D: “王老师说,我校将于5月25日7:30举行线上升旗仪式,请同学们莅临参加,友情提示,同学们还需要穿好校服,戴好口罩哦!”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B: 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C: 《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D: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10、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 “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阅读画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词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 2 )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人名)。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

④执策而之________

( 3 )本文主要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千里马”、“伯乐”在本文中分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 4 )文章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遭埋没这一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与之结伴而来的海上溢油污染愈演愈烈,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由船舶引起的油污染成为关注的焦点。
②海洋油污染发生的次数约占所有海洋污染次数的80%!据有关资料统计,过去40年,全世界大型油轮搁浅漏油事件共有45次,最大的一次是1997年“大西洋皇后号”油轮在新西兰出事,最小的一次也漏油28吨。2003年底发生在西班牙海域的“威望号”油轮断裂事件,导致7.7万桶燃油泄漏,为此,仅西班牙一国为清理“威望号”漏油污染就已耗资10亿美元。这些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为主。由于石油产地与消费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产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油轮在海上运输的,这就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了油污染的威胁,特别是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更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④多达几十万吨的溢油,一旦进入海洋将形成大片油膜,这层油膜将大气与海水隔开,减弱了海面的风浪,妨碍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海水中,使水中的氧减少,同时有相当部分的原油,将被海洋微生物消化分解成无机物,或者由海水中的氧进行氧化分解,这样,海水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使鱼类和其它生物难以生存。同时,燃油溶解的过程极易产生多种有毒化合物质。致命的是,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一方面毒害海洋生物本身,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最终富集在人体内,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最后剩下的油膜凝聚以后的残余物,包括海面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破坏了海洋环境的自然景观。
⑤目前,我国海上石油运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专家认为,我国海洋溢油的潜在威胁正日益增大。如何将海洋溢油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减少到最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 1 )第③段指出“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结合上下文说出三条依据。

( 2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分析“蓬莱漏油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

【材料】美国康菲石油有限公司与中方合作,开发中国海上最大油田之一——蓬莱油田。今年6月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截至9月中旬,溢油事故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对此,康菲石油公司负责人却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漏油事件对环境影响如何尚未可知。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俄外长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武器核查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⑴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14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进行电话交谈时表示,俄罗斯反对动用武力解决与伊拉克武器核查有关的问题。

⑵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外交部发言人涅斯捷鲁什金的话报道,双方在交谈中强调了伊拉克同负责武器核查工作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合作的重要性。

⑶普里马科夫同时重申,由此产生的问题用武力解决是不能接受的。

⑷涅斯捷鲁什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切问题均应通过对话解决。俄罗斯主张武器核查小组的人员组成应当更加平衡。

( 1 )这则消息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俄外长表示”称作引题;正题是________;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段(填段号),主体是________ 段。(填段号)
( 2 )“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是这则消息的________,它表明了消息发出的发稿单位及________和________,它显示了消息的________性和________ 性。
( 3 )这一则消息的语言十分简明。以第2段划横线的句子为例,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表明:伊拉克当局应当“合作”的对象是:________。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________ 它要销毁的是: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走进初三,我们也就走进了十六岁的花季。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幼稚;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犹豫;多了几分宽容,少了几分自私;多了一分责任,少了一分盲从,……十六岁,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符合要求;书写规范工整。(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或套作;(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若那`只如初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