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浙江省塘下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期H7N9感染病例增加,学校开展了卫生常识教育,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B: 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志。
C: 观看了央视一套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让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 专家称江豚数量已不及大熊猫,它们能否在长江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加大保护力度。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杨绛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B: 对小强的这些问题,妈妈总是不以为意 ,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C: 耸人听闻的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导致多少家庭阴阳两隔!这样的惨痛教训不能不铭记。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3、

选出下面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鉴别) 名(隐藏) 不逊:无礼
B: 不可状(说出) 谷(日出) 睥睨:眼睛斜着看
C: 脂粉(盒子) 责(谈论) 器宇:气概、风度
D: 无可置(怀疑) 下午(阴天) 禁锢:束缚,限制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是( )

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一些症状看似过敏,却和过敏无关。

②本来这个炎症反应是有机体对付病菌或者病毒感染的,但如果被盯上的是无害抗原,患者就会白白遭一回罪,这就是所谓的过度敏感,简称过敏。

③过敏指的是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对无害抗原发起攻击所导致的不适,它会诱发炎症反应。

④比如,一些化妆品引起的身体不适,以及空气污染导致的鼻炎等。

⑤这里所说的无害抗原主要包括花粉、宠物毛、某些食物等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的物质。


A: ①④③②⑤
B: ③②⑤①④
C: ①③②④⑤
D: ③②①④⑤
5、对《范进中举》写作技巧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运用了夸张对比的手法,刻画了范进周围的各种人物在他中举前后的不同表现,将趋炎附势的社会心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B: 文中多次使用肖像描写,如“方面大耳”“尖嘴猴腮”,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C: 范进发疯的情节,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用众人的反应,烘托范进的疯狂,把范进发疯的丑态表现得十分充分。
D: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句运用了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和夸张手法,表现胡屠户的恭敬殷勤,取得了良好的讽刺效果。
6、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晏子》选自《晏子春秋》,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变,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B: 《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尾,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貌似达观自得实含惆怅悲凉之意。
C: 南朝刘禹锡的《人琴俱亡》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的独特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D: 《背影》是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来写,表达中心。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___△___;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___△____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___△___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__△___。


A: 豁然贯通 即使 也 身临其境
B: 迎刃而解 其实 才 开卷有益
C: 豁然贯通 其实 才 开卷有益
D: 迎刃而解 即使 也 身临其境
8、下面画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B: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 , 是多么平常。(争执的事情)
C: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
D: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9、对下列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风引

唐代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A: 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这里运用疑问的手法,表明诗人寻根究底的焦急心情。
B: “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
C: “朝来入庭树”,承接次句的“萧萧”声,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
D: “孤客最先闻”是画龙点睛之笔,说“孤客”最先感受到秋风,突出了“孤客”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10、下列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它们(这一圈小山)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 2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旨:意思。②曳著:拉到。③胡为乎泥中:为什么在泥水中。语见《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要去诉说心中的怨苦,正遇到他大发雷霆。语见《诗经·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薄言,发语词。愬:诉说。

( 1 )下列选项中画线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郑玄家奴婢读书/若空游无所依
B: 使一婢/吾求古仁人之心
C: 不旨/交口
D: 有一婢来/前行,欲穷其林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将 挞 之 方 自 陈 说 玄 怒 使 人 曳著 泥 中

( 3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连说话也不会。选文是如何体现孔子这句话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那款单上开着十几款:一,包揽欺隐钱粮若干两;一,私和人命几案;一,短截本县印文及私动硃笔签写假文书一案;一,假雕印信若干颗;一,拐带人口几案:一,重利剥民,威逼平人身死几案,一,勾串提学衙门,买嘱枪手代考几案;……不能细述。匡超人不看便罢,看了这款单,不觉飕的一声,魂从顶门出去了。

②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口里说不出,自心下想道:“这些事,也有两件是我在里面的;倘若审了,根究起来,如何了得!”当下同景兰江别了刑房,回到街上,景兰江作别去了。匡超人到家,踌躇了一夜,不曾睡觉。娘子问他怎的,他不好真说,只说:“我如今贡了,要到京里去做官,你独自在这里住着不便,只好把你送到乐清家里去。你在我母亲眼前,我便往京里去做官,做的兴头,再来接你上任。”娘子道:“你去做官罢了,我自在这里,接了我妈来做伴。你叫我到乡里去,我那里住得惯?这是不能的!”匡超人道:“你有所不知,我在家里,日逐有几个活钱;我去之后,你日食从何而来?老爹那边也是艰难日子,他那有闲钱养活女儿?待要把你送在娘家住,那里房子窄,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诰命夫人,住在那地方不成体面,不如还是家去好。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我拿几两添着进京,剩下的你带去,放在我哥店里,你每日支用。我家那里东西又贱,鸡、鱼、肉、鸭,日日有的,有甚么不快活?”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丈母也不肯。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叫一只船,把些家伙什物都搬在上。匡超人托阿舅送妹子到家,写字与他哥说将本钱添在店里,逐日支销。择个日子动身,娘子哭哭啼啼,拜别父母,上船去了。

③匡超人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李给谏,给谏大喜。问着他又补了廪,以优行贡入大学,益发喜极。向他说道:“贤契,目今朝廷考取教习,学生料理,包管贤契可以取中。你且将行李搬在我寓处来盘桓几日。”匡超人应诺,搬了行李来。又过了几时,给谏问匡超人可曾婚娶。匡超人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给谏道:“恁大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汉‘漂梅之侯’了。但这事也在我身上。”

( 1 )匡超人自心下想道:“这些事,也有两件是我在里面的……”联系第①段,“两件”是指哪两件?
( 2 )结合选文第2第3段,简要分析此时的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原著,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说匡超人前期是一个怎样的人?
( 3 )联系原著,请结合作者成功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驻港部队出动海空编队参加香港海上空难搜救演练

原俊敏 丁梓懿

新华社香港12月13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12日出动一艘护卫舰、一架直升机参加香港特区政府组织的代号为“ sarex017”的海上空难搜救演练。这是驻港部队第十三次应邀参加香港特区政府组织的海上空难搜救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一架由香港起飞的庞巴迪CS300飞机,在到达香港国际机场以东约50海里时,机长通知空管中心两台引擎出现故障,不久飞机于雷达屏幕上消失。

上午9时19分,演练正式开始。接到协助搜救请求的驻港部队立即派出舰艇、直升机奔赴目标海域执行搜救任务。

建立通联、划分区域、标定路线……11时15分,到达目标海域的驻港部队救援编队迅速展开海空协同救援。搜救过程中,海空编队官兵使用导航雷达、远视距观测器材等装备展开搜索,加强对海观察瞭望。与此同时,来自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和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的救援力量也在各自任务区域展开搜索。

在参演各方的密切协同下,仅仅半个多小时,模拟飞机残骸模型便被发现并成功打捞。至此,整个海上空难搜救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演练结束后,驻港部队现场指挥员告诉记者,此次演练不仅让部队检验了搜救能力,积累了搜救经验,而且参与搜救各方也加强了合作与技术交流,为下一步应对突发灾害打下了坚实基础。

组织海上空难搜救演练是提升航空活动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香港国际机场是国际主要航空物流中心,每年旅客人数、货物吞吐量都稳居世界前列。扎实做好灾害预防救治工作,有助于进一步稳固香港航运枢纽地位,进一步促进国际人员货物融通。

据悉,参加此次演练的还有香港特区政府天文台、海事处及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

( 1 )选文电头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
( 2 )概括这则新闻的要素。

①时间: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

③人物:________

④事件:________

( 3 )“在参演各方的密切协同下,仅仅半个多小时,模拟飞机残骸模型便被发现并成功打捞。”中的“仅仅”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演练的意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⒈个像若曦一样的女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