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青岛第六十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贷敲诈案中涉嫌犯罪的王琳等人,被法院判处10年徒刑,这几人已于昨日伏法
B: 困难时期,如果没有他对我的鼎力相助 , 就没有我今天这样的成就。
C: 阳春三月的油菜花田,一层层,一坡坡,黄灿灿,金银银,花团锦簇,美境如仙,引得游人趋之若鹜
D: 七月的红原大草原草长莺飞 , 到处是花的世界、草的海洋,风情独特,气象万千。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精巧绝伦的唱段。
B: 店员看我们来来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 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
D: 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 , 可领导仍嫌不够。
3、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 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 几十年来,吴仁宝凭借华西村这个舞台,导演了一出出共同富裕的连台好戏。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使用武力。
4、

下列对课文《心声》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主人公李京京是一个朴实而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B: 课文对李京京的心理活动描写很多,充分展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C: 文章通过叙述语文公开课上李京京同学执意要求朗读课文的故事,告诉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充分重视“优等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人才。
D: 文章以朗读《万卡》为契机,带入情节和人物,万卡和主人公李京京的活动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走亲访友,美不胜收
B: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樊锦诗兀兀穷年 , 把大半辈子光阴都奉献给敦煌石窟的研究。
C: 广播电视卫星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推波助澜 , 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D: 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真准备,置身事外 , 确保学生复学工作顺利开展。
6、

词类活用常常可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以下划线词语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 )

A: 所以愉快着你的愉快,痛苦着你的痛苦。
B: 他多年的辛劳给学生酿制了一种智慧。
C: 我走出庭院,凄迷着月色的空气立即包裹了我久已干涸的身躯。
D: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收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
B: 许多有识之士不无担忧地指出,近些年来,浮躁风气和投机心理正在不断地侵袭学术界。
C: 这座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D: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公共洗手间的毛巾、手纸等用品经常被缺少公共道德的人顺理成章地占为己有。
8、划线字字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枘 凿:穿孔,挖掘。涕横流 泗:鼻涕。
B: 慰 抚:慰问。子之心 赤:初生婴儿。
C: 相 契:相合。大小怪 惊:害怕。
D: 词 谀:奉承。吊心怀 凭:连词,无论。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 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 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D: 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10、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②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 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

③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

A: 适合 防治 因而
B: 适合 防止 却
C: 契合 防止 因而
D: 契合 防治 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 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 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 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左太冲:左思,字太冲,晋代诗人。②讥訾(zǐ):讥笑非难。③张公:指张华,张华学识广博,勇于赴义,名重一时。④二京:指东汉班固所做《两都赋》和张衡所做《二京赋》,是赋中的名篇。⑤皇甫谧:字士安,学识渊博,在当时名望很高。⑥非贰:非难、不同意。⑦敛衽(rèn):整理衣襟,指表示敬意。赞述:称赞传述。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不敛衽________

②未于世________

( 2 )下面句中划线的“于”与成语“受制于人”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君文未重
B: 思乃询求皇甫谧
C: 是先相非贰者
D: 责任重泰山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思意不惬。

②然君文未重于世。

③宜以经高名之士。

④遂为作叙。

( 4 )文中左思的做法和“时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题目。
背 叛
①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伴随他的只有那少得可怜的行囊和一条属于他的狗。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只有极少的干粮,渴了就吃两口雪。恶劣的环境已使他们筋疲力尽。他们艰难地跋涉,不停地用雪擦拭冻僵的皮肤。他们已不知要走向哪里,只希望能看到人迹,或者被他们的队伍发现。但行囊里所剩无几的食物让森意识到也许他们挺不到救援的到来。因为威胁除了体力不支外,还有来自身边这只同样忍受着饥饿的雪撬犬。这两天他早已感到它的急躁不安,还有夜间那双直盯着他的碧绿的眸子。
②终于,所有的食粮已经用完,能够找到的任何食物都没有了。森感到他如果再吃雪就会从里到外冻成冰。这时候,他的犬突然向前跑去,在正对着他两米左右的地方转身站住,摆出像狼一样的威胁的姿势。平日忠实的眼神已经被贪婪所吞没,往常亲昵地低吟这时已变成野 兽般地咆哮。森知道,他和这只西伯利亚雪撬犬的争斗终于来了。森从包里抽出一把备用的砍刀。霎时间,人和犬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得异常的尴尬。两个都一动不动,也许谁都不愿先打破这个僵局,也许谁都在等待着最佳时机以攻击对方。
③对于一个体力不支但手握武器的人和一条有着锋利牙齿但筋疲力尽的狗来说,也许人的胜算稍大些。森紧握着刀,脑海里浮现出与爱犬共度的日子:当他刚迷失于风雪的几个小时里,它可以凭着敏锐的嗅觉找回队伍,但它没有丝毫犹豫地跟随了主人;在诡异静谧的夜晚,虽然饥饿难耐,但它仍然选择了依偎在主人的身旁,警惕地保卫着主人。也许没有它的话,自己根本挺不到这个时候,可眼前的状况却让他不知所措。森突然感到了 自己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宽容。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于是境况立即扭转:一个手无寸铁而且体力不支的人和一条有锋利牙齿并且饥饿不堪的狗,狗优势显然。森的眼睛湿润了,凝视着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雪撬犬没有放过丝毫机会,起身将森扑倒。森立时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甚至能感到犬从喉咙里吐出的热气还有它舌尖上的腥味。但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等待森的不是钻心的疼痛和喷涌的热血,却是爱犬用舌头舔着他的脖子,以温暖他冻僵的血管。就在一人一犬互相依偎的几小时后,救援队伍找到了他们。
④森在生死时刻抛弃了砍刀,雪撬犬最终没有选择背叛,两个生命都获得了拯救。如果故事的结局是相反的,雷撬犬背叛了它的主人,森背叛了他的本性,那么救援人员找到的将无疑是两具冒着热血的尸体。
⑤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像雪撬犬一样不得不背叛。当我们面对这种背叛时,是选择杀戮还是宽恕,一念之间也许天差地别,决定生死。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 1 )依据选文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森陷入困境 犬相助相伴——> ——> ——>犬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

( 2 )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第③段中“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 4 )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第⑤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6 )请你结合生活实例,谈谈读过本文后的启示。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前有一株古榕树。

一日清晨,一个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笤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徒弟满腹疑惑地诉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着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埋没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那我怎么没有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有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 1 )徒儿为何愁容满面?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 2 )老和尚虽年事已高,但他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对他的语言描写中可以找到答案,试找出来。
( 3 )文中老和尚说的“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长成了夏天的叶”一句话能使你联想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
( 4 )“心中有景”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存在着神出鬼没,神秘莫测的“它”。它是一个小偷,世界上最大的小偷。它就是岁月。有的人被它偷走了热情,所以变得冷淡沉默;有的人被它偷走了纯真,所以变得世故圆滑;有的人被它偷走了青春,所以早早就变得苍老。然而,并不是什么都能被它偷走。

请以“被岁月偷走的 ”或“岁月偷不走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④不得套写、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死守着我爱的那个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