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兰州市城关区金城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 通过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 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 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D: 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 ,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3、下面三组句子中划线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未稍降辞色
B: ①色愈恭,礼愈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C: ①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中有足乐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倒金字塔结构”。
B: 《藤野先生》《背影》《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作品,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周树人、朱自清和沈德鸿。
C: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如“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也是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D: 《饮酒(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律诗,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B: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C: 人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房价连续20个月居高不下。
D: “你们先走吧。”他说,“再给我5分钟,我马上就来!”
6、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卖油翁见到他射出十支箭中的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B: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C: 无他,但手熟尔。译文: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D: 尔安敢轻吾射!译文: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柳州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B: 2016年底,龙新村完成全村脱贫摘帽任务,成为柳江县扶贫“样板工程”。
C: 广西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手机阅读将成为了广西居民极倾向的阅读方式。
D: 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广西地质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应急防治方案。
8、下列划线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sāo) 亵(dú) 见(piē) 成吉思(hán)
B: 摇(yè) 取(xī) 箱(qiè) 尽职守(kè)
C: 婷(pīn) 下(huī) 积(zǎn) 强不舍(guō)
D: 外(fèn) 惊(hái) 言(zhēn) 揉造作(jiāo)
9、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 ③⑤①④②
B: ⑤①④②③
C: ①④②③⑤
D: ③⑤①②④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
A: “五一”表彰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济济一堂 , 共庆劳动者的节日。
B: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未雨绸缪 , 积极拥抱变革。
C: 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D: 我校新组建的篮球队,在全市中学生球赛上获得第三名,成绩差强人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添字采桑子(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②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 1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B: “窗前谁种芭蕉树”意为: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C: 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
D: 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 2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 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
C: 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气氛。
D: 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大中中,王式为晋州刺史。河曲大歉,民流徙,他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千人。时特峨胡亦饥,将入侵,闻式严备,不敢道境,曰:“晋州刺史当避之!”以善最称。

②徙安南都护,蛮兵入掠,式使译者开谕。一昔去,曰:“我自缚叛者,非为寇也。”初,安南数有变,相率夜围城。式徐被甲,引家僮乘城责让,矢旝交发,叛者走。翌日,尽捕斩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大中:年号  ②特峨胡:少数民族 ③善最:指优异的政绩  ④安南:古代地名  ⑤旝(kuài):作战时用的一种发石器械。

(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河曲大歉( ________ ) ② 曰( ________ )

( 2 )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拉着家僮登上城墙要求让步。
B: 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率领家僮背靠城墙斥责反叛者。
C: 王式慢慢披上盔甲,率领家僮登上城墙斥责反叛者。
D: 王式慢慢披上盔甲,拉着家僮凭借城墙地势要求让步。
( 3 )从第①段看,王式“以善最称”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

从第②段王式对蛮兵和叛者的不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事物看上去怎样,取决于你观看的方式,这个道理既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一幅广受欢迎的画作和一个饱满且有意义的人生,依靠的都是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

②我的一幅风景画——《金门大桥》,描绘的是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的美丽大桥优雅地弯向远方灯火辉煌的城市,这是一幅壮丽的图景。我能画好它,就是因为我保持了一种正确的视角。

③在美术中,视角是画家观看所画世界的镜头和角度,也帮助画家塑造画的真实、巧妙地改变世界,从而达到艺术家的创作目的。画家能强调、减少某些元素,甚至增加或者减掉一些,从而画出一个可信的美丽整体。

④生活中也是这样。视角是我们看待自己生活的方式,也能塑造我们的生活。

⑤如果一个人通过一个感恩和希望的视角看生活,那他的生活和想法肯定与悲苦和愤怒的角度看很不一样。我看待我自己的方式就是如此。如果我对自己保持一种平衡的角度——诚实地认识我的缺点和不足、真挚地感恩我的天赋和才能——这种平衡的角度将会塑造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更平稳、踏实。

⑥视角是容易偏移的。当一个人工作太努力、期望过高或者日程表超负荷时,当缺乏睡眠、饮食不当、精神生活未能保持步调一致时……在这些情况下,他的视角会倾斜、发生扭曲,致使他疏离真实的自己和生活里重要的事情。在这些时候,人们往往容易专注于次要的事情,为小事焦急,把自己的沮丧发泄到别人身上……

⑦做什么可以恢复正确的视角?多年来,我收集了一些帮助自己在生活中保持正确视角的技巧。

⑧安静时间独处是我的重要法宝。作为一名画家,我拥有很多的安静时间。当我工作时,我会在画架前一连坐几个小时,思考未来,想我爱的亲人、上帝的慈悲,考虑自己面对的挑战、他们的需要、我生活前进的方向。当思想一折一折地缓缓打开,静悄悄地、不知不觉间,在我活跃的头脑中,智慧和上帝的指导宛如轻轻飘落于繁忙街道的洁白雪花般翩然而至。因此,我尤为喜欢这些安静的沉思时刻。

⑨与安静时间独处同样重要的事情是,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参与、没有了解朋友和同行想法的机会,维持平衡的视角很难。所以,我阅读、寻找朋友谈话、与我的妻子南妮倾心交谈……

⑩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技巧,是把目光放长远。我努力从自己的生活后退一步,以此获得更好的构建未来的视野,并确定什么只是暂时的、什么才是永恒。

⑪正确视角的实质,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上帝送给我们每个人一件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珍贵礼物——生命,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生活交给我们每个人一方洁净的画布,我们都可以创作出一幅含蓄丰富、气象非凡的油画。

⑫现在,你正在描画自己生命的杰作。请运用正确的视角,大胆、细心地去画吧,它会充满欢乐、宁静、祥和!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②自然段作者写自己创作《金门大桥》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 3 )作者“帮助自己在生活中保持正确视角的技巧”有哪些?

( 4 )下列说法中,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在美术中,视角才是我们看待对象的方式,并决定我们如何塑造对象。
B: 文章第④自然段和第⑦自然段一样,在结构上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C: 视觉容易偏移的原因是人们专注于次要事情,把沮丧发泄到别人身上。
D: “当思想一折一折地缓缓打开”中,“一折一折”有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E: 以正确的视角看待生活,你就会创造出充满欢乐、宁静、祥和的生活。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莺 布封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园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只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⑤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⑥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 1 )本文说明对象是莺,为什么还要写冬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

( 2 )唐诗中就有“千里莺啼绿映红”“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那么,作者笔下的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 3 )说说下面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

( 4 )领会“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一结语在文中的内涵。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人生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事在让我们等待:等待考试成绩的揭晓,等待远方亲友的团聚,等待成长后的独立,等待梦想中的花开……等待的心情有喜,有忧;等待的过程有煎熬,有坚持;等待的结果有好,有坏……

请以“等待”为题写作。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雪狠美,人狠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