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大兴七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撒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B: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嬴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C: 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暮的一角而已。
D: 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 由于他工作十分勤奋,乐于助人,至今仍是我们系优秀的班干部。
C: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D: 做事要有计划,既要有长远计划又要有短期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做起事来就会有条不紊。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 颓唐 秀颀 坦荡如砥
B: 濒临 俯瞰 鲜腴 纵横绝荡
C: 罹难 一绺 不辍 老翼伏枥
D: 触目伤怀 鹤立鸡群 査无消息 为富不仁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路的行车线也将采用光致发光涂料,白天时利用阳光充电,夜晚为道路提供照明,照明时间可达到10小时。
②这种公路将安装节能灯,随着车辆的靠近亮度逐渐提高,车辆通过后关闭。
③由此可见,智能公路比普通公路更安全并且更具有可持续性。
④荷兰计划从2013年起建造智能公路。
⑤智能公路还将采用温度响应动力学涂料,能够在低温天气路面光滑时让驾驶者看到冰晶。

A: 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④③⑤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②①⑤③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璀璨 托泥带水 粗制烂造 黯然失色
B: 真谛 盛气凌人 风云突变 心旷神怡
C: 犀利 冥思瑕想 郁郁寡欢 油光可见
D: 轩昂 海誓山盟 翻来复去 不可名壮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B: 一狼其中
C: 其一坐于前
D: 一狼
7、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气(xiè)要(sè)锐不可(dāng)
B: 遗(shǔ)发(bān)首以待(qiáo)
C: 酷(shì)杆(wéi)惊心动(pò)
D: 浩(hàn)默(qì)精竭虑(dān)
8、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足够努力,才会足够幸运,时光不会怠慢每一份执着和勇敢。
B: 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C: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 丁是丁,卯是卯 , 事情都已成定局,你也不必再懊恼。
9、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篱(fān) 见(piē) 竹(miè) 酌(zhēn)
B: 山(lán) 呜(yàn) 懂(měnɡ) 吸(shǔn)
C: 缩(quán) 跄(niànɡ) 翩(xiān ) 门(quàn)
D: 编(zhuàn) 空(lòu) 持(xiá) 喧(xiāo)
10、“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
A: 琵琶
B: 二胡
C: 马琴
D: 竖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春思》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

(唐)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 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 1 )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________的特点。
( 2 )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________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为:________

( 2 )下列各组中加横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鱼而取熊掌者也屋俨然
B: 是故所欲有甚于者同舍皆被绮绣
C: 是亦不可以乎惧其不
D: 万钟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
(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言或行


( 5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纪念白求恩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 1 )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A: 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 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2 )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 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 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中有对比论证。
( 3 )文中对白求恩的称谓很有讲究,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________,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称________,从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则称________。
( 4 )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
( 5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山的呼唤
琼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清施与神奇。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环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竞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峰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枫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漂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流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于岩石的阴影下。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 1 )如何理解第③段中:“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的含义?

( 2 )文中⑤—⑨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的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
①白天的玉山:
②夜晚的玉山:

( 3 )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 4 )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 5 )作者笔下的山神奇而美丽,令人向往。你曾登临过哪些山?试用形象的文字描述一、两处风景,突出山的特点及你登山的感受。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郡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恨我痴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