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天河区华颖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读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进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实现五四精神的途径。但是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内涵:责任担当、不懈奋斗、以积极进步、自由平等去营造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幸福美好。


A: 语段中的划线词语“源泉”“核心”“途径”都是名词。
B: 语段中的“责任担当”是偏正结构的短语,“积极进步”和“自由平等”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C: 这段话诠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
D: 语段中划线句子是并列复句。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的姿态。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没有一个人能够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叉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A: 事不关己 所以 幸福 无视
B: 心安理得 因为 幸福 漠视
C: 心安理得 所以 幸运 无视
D: 事不关己 因为 幸运 漠视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裨补阙漏
B: 妄自菲薄
C: 庶竭骛钝
D: 徜祥恣肆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 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
C: “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D: 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②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③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④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原名是《旧事重提》。
C: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描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 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8、网课期间,小鹿重读了两部名著,提炼出“时空交替、人与物的异化、超自然力的较量、殊死的正邪搏杀”等共同点。他读的名著最有可能的一组是( )
A: 《西游记》《海底两万里》
B: 《西游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C: 《镜花缘》《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D: 《镜花缘》《海底两万里》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不要”)
B: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 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内行动、境外指挥,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将“境外指挥”与“境内行动”互换位置)
D: 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将“和”改为“等”)
10、

舅舅送给小明一款新手机,父母不让他把手机带到学校去,小明很郁闷,下面是同学们安慰他的语言,请选出其中不得体的一项( )

A: 你父母太过分了,现在我们谁不带手机啊?
B: 你父母是为你着想,担心把手机带到学校玩游戏,影响你的学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吧
C: 你父母做得对,你缺少自控力,拿手机肯定会影响你的学习
D: 你有这样的父母真是太棒了!我曾经带手机到学校玩游戏,父母没有及时制止,导致成绩下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比:连续,常常
②葺:修理房屋 ③遗烈:前辈留下来的功业 ④瀹(yuè):煮。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释舟楫之/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讼充斥/小大之 , 虽不能察(《曹刿论战》)
C: 而蔽采椽之/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D: 放意肆志/且置土石(《愚公移山》)
( 2 )用“/”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 3 )小文同学读到“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一句,觉得很神奇。他找到的答案是,一年头发由白转黑,是因为他天天吃枸杞和菊花。你同意他的理解吗?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 4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位置

所见

所忆

所感

南面、东面

西面、北面

马耳、常山

A ________

好奇

庐山

卢敖

羡慕

穆陵关

姜太公、齐桓公

B ________

潍水

韩信

哀叹


( 5 )登临超然台,苏轼为什么会想起这么多古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何求

①船过洞庭时,我为浩淼烟波所感动,昔日褊狭的胸怀中那些郁积不散的忧愁也被水荡涤一尽。感觉自己真正年轻,感觉生命力的奔涌,这是最强烈的一回。

②一个人的豪情原不可能在逼仄的斗室里产生,一个人的锐志却往往因为大自然的壮美而激发。

③我知道一生中将会有许多坎坷和许多失败,但我还是要迎向命运的重奉.并时刻准备着还击。老船工说,洞庭湖的风浪打坏了一条又一条船.但渔民还是在波涛中出没。一个人与洞庭湖较劲,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人与命运角力,又当如何?浑身裹创,在所难免;踣地不起,也完全可能。我听着死一样的寂静和催命—样的读秒声,无论怎样衰竭,怎样剧痛,都要撑持着站起,在命运狂风骤雨般的拳头下寻找一线生机。正是这样,海明威借桑地亚哥之口说:“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战胜。”

④洞庭湖还太小,当我航行在湖面之上,我的精神更加傲岸挺拔。诚然,我们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我眺望辽远的海空,兀立在波涛之上,那一刻感到了永恒而不惧沧桑。

⑤高扬的灵魂是不会向命运举起降幡的。

⑥现在,年轻人身上的暮气太重了,还没有怎样受挫,就已鸣金收兵。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肩头只能承受多少重负。为什么感叹生命短促,功业难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自伤身世,认为遍尝了世间诸般苦楚,必要“勘破三春景不长”?

⑦我们知道,一口钟悬挂在树上,用钝重的簧舌去敲打它时,它响遏行云,这样子日久天长地敲下去,钟必然毁坏,但它的生命已化作了铜质的歌声。一口钟不被敲打,日晒雨淋,风霜侵蚀,也必然锈成一堆废铁。似这样哑默无闻地坏死,何如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

⑧曾经,我在南岳看僧侣做佛课,他们的样子非常虔诚。这些人是被生活打败的人吗?是被命运驱逐出境的人吗,不全是。他们中间不是没有心灰意冷者,但受佛光(尽管这佛光已十分暗淡和微弱)的普照,这样的梦想支撑了他们的整个人生:要求取正果,重归极乐世界。这本就是十分执着的追求。莫非我们还不如这些避世的僧众?

⑨一个人一生要“死”许多回,每一回的死都如蛇的蜕皮,因此而有新生。蝉蜕是不能相比的,它们将空壳留在枝头,自己也就在深秋的寒风里凄然绝响。它们抱着悲观的态度,是彻底的失败者。

⑩在阳光下行走时,我想,这阳光可使每一颗心保持着青春,不枯朽,不衰竭。年龄绝不是青春惟一的标志,只有那些充满了理想和热爱的心灵才真正懂得青春的意义。

⑪一生何所求?这个答案肯定因人而异。让我来说:我只要自己的心永远年轻。

⑫这正是生命难以独造的境界。

( 1 )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作者所认为的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 2 )第④段中“当我航行于湖面之上”为什么会感到“精神更加傲岸挺拔”?
( 3 )你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吗?你是如何面对挫折的?
( 4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被战胜”此句话对你有何人生的启迪?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乐和先生

郭震海

①有一朋友,生性乐观,年过知非,依然像个孩童。说他像“孩童”,不单指生性,貌相也甚轻,头发乌黑,面容白净,充满活力。如他漫步街市,不谈年龄,独凭长相,别人肯定会怀疑他是当“爷爷”的人。乐和姓张,如这般年龄,称个“老张”也妥帖,但我们都习惯喊他“乐和”,因为他天生爱乐,有事无事乐呵呵,就如上天对他格外眷顾,人间愁事儿全抛于别人,与他无关。

②26 岁,他军营退伍回家,当时的退伍军人,不管岗位好坏,地方政府都会给予安置。和他一样退伍的军人,都忙着托关系,想往好单位挤,他不忙不急,整天乐呵呵地等,最后被安置到市供水公司上班。说上班其实无事,在办公室负责接电话,打水扫地,他同样很开心。他爱看小人书,看着看着就旁若无人地笑得人仰马翻。

③他天生不惧,比如别的职工见了领导,能避就避,实在避不得,打个招呼也会结巴。他不,比如早晨上班,他两手提着四个暖壶,看见领导,老远就喊:“首长,早上好啊!”或许他在部队喊习惯了不觉得,别人听了都说像调侃,他不管,喊得很自然。奇怪的是领导听了不恼,还会回一句:“早上好!”一次,单位组织集体乘车旅游。领导在车上,大家显得异常安静,气氛凝重得像结冰。按名排座,坐在车最后排的乐和受不了沉闷。他直接跑到车前,拿起车载麦克风,“呼呼呼”吹气试音,一车人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或许车上的其他人会想:“(
)。”乐和很自然,手握麦克风,面向大家说:“首长好,各位兄弟姐妹好,本人五音不全,但为了减少大家的旅途劳顿,愿意献歌几曲,来呀,掌声在哪里?欢呼声在哪里?”有员工小声说:“这小子,领导在车
上,竟敢如此放肆。”没想到,领导带头鼓掌。乐和唱了几首歌不过瘾,就开始讲笑话,一路逗得全车人笑得肚子疼,领导更是合不拢嘴。行程进行到后来,领导有事了就喊:“小
张,过来,给我拿住衣服。”“小张,快去给我买瓶水。”

④有人问乐和:“你真不惧领导?”他说:“惧啥?领导是人又不是鬼。”在单位,精明的人想着法儿接近领导,目的是想求上进。乐和不,闲了就看小人书,独自乐。有人跟他开玩笑:“你就不想当个官?”他说:“咱天生就不是当官的料,不如开心好。”

⑤谁知,最不愿当官的乐和,竟然被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宣布那天,大家吃惊,乐和自己也吃惊。有人嘟哝:“凭啥,别人干了十年都没戏,他一个小毛孩子,来了不到半年就提拔。”

⑥后来,乐和步步青云,从副主任到科长,再到公司副经理。友人问他:“你小子一路高升到底托了啥关系,送了多少礼?”乐和愣了,反问:“送啥礼啊?”他确实没关系,也没送过礼。大家后来又说,这家伙命好,上天眷顾,凡人能奈何?

⑦有的人一旦为官就会感染“官气”,打官腔,走官步。乐和不,职位越来越高,本性反倒越来越率真。比如他到下面调研,看到工人施工,就挽起袖子干一阵子,浑身泥浆,照样开会。比如他开会从来不用稿子,大白话,干甚,为甚,如何整,交代清楚就散会。没事了就哼小曲儿,见到小孩子,就眉开眼笑蹲下身亲亲人家的小脸。

⑧乐和不老,越活越年轻。我们表面跟他开玩笑,暗地里都很羡慕他。一帮子友人聚一起,常用十个字去描述他:真实、简单、随性、快乐、洒脱。

⑨或许有人说,这十个字,说简单也不简单,如果一个人一辈子真能做到这十个字,可谓活在人间成了仙。

( 1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标题“乐和先生”的理解。
( 2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①他爱看小人书,看着看着就旁若无人地笑得人仰马翻

②他直接跑到车前,拿起车载麦克风,“呼呼呼”吹气试音,一车人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

( 3 )小 说 第 ③段 中 提 到“或 许 车 上 的 其 他 人 会 想:‘( )’”请你揣摩其他人此时可能会有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表述出来。说说你为这样写的理由。
( 4 )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哪些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路上,难免发生“碰撞”。碰撞,有的会造成物质损失,有的会带来身心痛苦,有的会激出思维火花,有的会出现情感激荡……请你搜索记忆库存,以“碰撞”为题作文。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涉及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班级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祭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