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于都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画线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______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______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是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______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______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 ①但 ②并且 ③即使 ④但
B: ①故 ②因而 ③即使 ④才
C: ①但 ②所以 ③无论 ④但
D: ①故 ②所以 ③无论 ④才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冬以来,全国频繁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一,二线城市局部区域的PM2.5值甚至暴表 , 如何有效(è)制雾霾天气频发己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 新能源空铁列车具有平稳舒适安全性高,节能环保(cào)音低,占地少适应性强,景象美观视野开阔等特点,是一种现代化新形交通工具。
C: 连日来,“口袋婆婆”的故事牵动无数网友的心,从中能读出一位耄耊老人靠拾荒(chēng)起一个家庭的含辛茹苦 , 也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用爱心温暖人心的善举。
D: 毋庸质疑 , “限塑令”的实行减少了白色污染,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激活了环保动力,使绿色生活方式(wèi)然成风,美丽中国目标必将渐行渐近。
3、

下列有关《西游记》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的作者是清朝的吴承恩。
B: “四圣试禅心”中的四圣分别是:观音菩萨、黎山老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
C: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七齿钉钯、降妖宝杖。
D: 小西天黄袍怪抓唐僧师徒的目的是自己要去取经。
4、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中的“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是指古代的书信。
B: 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的特点。
C: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仰之情。
D: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怀着悲痛心情写下的回忆性文章,全文按照不同的空间顺序概括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①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
②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③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
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④③
6、

下面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鲁智深﹣﹣景阳岗打虎
B: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C: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D: 诸葛亮﹣﹣草船借箭
7、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彼竭我盈,故克之
B: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主持风格犀利敏捷,大方得体。
B: 国际研究机构数据表明,“抖音”国际版风靡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C: 阳春三月,络绎不绝的游人和摩肩接踵的汽车纷纷来到鱼梁洲环岛景观带。
D: 事实证明,真正的学问都是潜心琢磨而成的,真正的精品都是沥尽心血铸就的。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丽(qǐ) 郁(yǐ) 乳未干(chòu)
B: 落(yǔn) 对(shì) 轻怕重(niān)
C: 狡(jié) 休(qì) 岿然不动(kuī)
D: 窗(xián) 安(mì) 苦心孤(yì)
1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则称之为“金兰之交”。
B: 《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古代座次安排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这一句诗运用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句中的“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棹(zhào)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②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 1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是摇桨人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看到的景象。
( 2 )这首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 1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B: 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3 )文中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赶年集

厉彦林

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儿歌,赶年集,迎新年,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②我的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山多岭多,交通不便。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格外客气、嘘长问短。年底时,崎岖的山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涌动。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蹦蹦跳跳地赶集、串亲戚。

③春年快到了,不管贫富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花到最后一个年集上。在穷乡僻壤,赶年集,是孩子们迎新年的头等大事,多数孩子兜无分文,就是看热闹。腊月三十最后一个年集,头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我和伙伴们还是执意相约赶年集。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父亲从兜里掏出两张五角的新钱,顺手给了我一张,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时在一旁微笑着的母亲,狠狠瞪了瞪父亲一眼,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

④跑出村口,只见赶集的人很多。雪后的山路被手推车、自行车和脚印踏成一条黑色弯曲的长丝带,清晰而漫长。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只记得公社供销社商店的外街用红漆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红字,工整厚重,格外显眼。集市,就在公社居地村西侧宽阔的河滩上。河里结了冰,地上是薄薄的雪,摊位沿道路两侧展开,依次摆满小树林,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⑤时近中午,年集达到了高潮。河滩上用竹席临时撑起的棚屋,一个挨一个,大勺小勺叮当响,各色小吃应有尽有,香味扑鼻。

⑥赶年集有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割肉、买菜、买鞭炮,再购对联和年画。男孩子只关心鞭炮和牛肉锅、烧饼摊。女孩子只关心红绒花、红头绳和花布。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下午快散集的时候,我找到绒花摊。红绒花是一种纯手工制品,花蕊、花瓣、花叶活灵活现,粗大的麦草捆上插满密密麻麻的绒花,在风中颤动,疲倦地招引着客户。

⑦“大爷,我买六朵绒花,三根红头绳!”我底气十足地说。

⑧“不还价,两毛!”卖花的大爷顺手帮我插在一截高粱秸上,像是开满绒花的树枝。

⑨望着远处手拿风车纸花的女孩,心中盘算着如何把绒花分给妹妹和操劳忙碌的母亲。这新年礼物虽小,但很珍贵,饱含温暖的年味和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等望见老家屋顶的那缕炊烟,才想起没吃午饭、肚子咕咕地叫了。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

⑩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憧憬的乡俗年画,又是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缩影。

⑪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年集的美好记忆和对团聚的渴望。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身穿新棉衣,手捧父母的呵护与微笑,跑进新年每一缕阳光里……

(选自2017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 1 )选文通过对“赶年集”的回忆,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2 )品味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选文第④段是对赶集场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 4 )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 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 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文/宋威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 1 )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 3 )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苦涩、苦恼、苦难、苦命……“苦”绘的是生命的灰色;苦瓜、苦茶、苦菜、苦行僧……“苦”唱的是生活的低调。然苦中亦有乐,苦尽亦有甜,“苦”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苦”后藏着道不完的哲理。

题目:苦_______

要求:①先将文体补充完整;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旅人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