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横线处,可以使用问号的是( ) B: 真不明白他今天为什么不赴约 C: 我不管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一定要参加 D: 哪架飞机几点起飞停在哪条跑道上都得一清二楚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呜咽yè 愠怒wèn 泥泞níng 蓦地mò B: 蹊跷qiāo 字帖tiě 恐吓hè 琐屑xiè C: 殷切yīn 豌豆wǎn 妯娌zhóu 瞥见piē D: 惺忪xīng 褴褛lǚ 逶迤yí 宿营sù |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拗断/执拗 建都/通都大邑 拾级而上/路不拾遗 B: 饯行/栈桥 契合/锲而不舍 屹然不动/孜孜矻矻 C: 摒弃/屏蔽 落款/大大落落 三更半夜/少不更事 D: 喑哑/谙熟 创伤/满目疮痍 睚眦必报/吹毛求疵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藏(zhù) 骊歌(lí) 扑朔迷离(shuò) 循规蹈矩(jù) B: 栖息(qī) 狩猎(shǒu) 气冲斗牛(dǒu) 合辙押韵(zhé) C: 执拗(niù) 譬喻(pì) 即物起兴(xīng) 越俎代庖(páo) D: 挑衅(xìn) 怅然(chàng) 伛偻提携(yǔ) 骇人听闻(hài) |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节日里徜徉 ①有的日子,值得人们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②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③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弥散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霏霏细雨,浸湿了祭祖怀亲的心绪,使中华历史长卷笼上一层淡淡的哀思。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人们赛龙舟、插菖蒲,千百年来,沿袭不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节日旋律中最高的音符,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绪在这时得到彻底爆发。灯笼、爆竹、春联成了节日的经典形象,绚丽的色彩和欢庆的声浪使春节尽情绽放。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金陵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延续至今。现在的灯会集中在夫子庙举办,自春节始,为期一月。尤其在元宵夜,灯如海,人如潮,一派盛世景象。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你的肌肤,进入你的灵魂深处。 ④人的生命之树缀满了节日的彩灯。有些节日不具有公众性而具有个体性,只属于你自己。生日,就是隶属于你名下的日子。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你踏着这个日子走向成熟。这一天,是你年轮的标志,是你生命的刻度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加减法规则越来越明晰而透彻了。婚庆日,也是隶属于你的特殊日子,它是婚姻的里程碑。因为婚姻里有大多的酸甜苦辣,有太多的跌宕起伏,这个日子就显得特别珍贵,值得庆贺纪念。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这些个体性节日也许不像公众性节日那样有确切的指向和鲜明的主题,但它们依然蓬勃在你的生命家园里,不管你珍视还是遗忘,它们总是按时来按时去,脚步匆匆而踏实,使你的生命丰满起来。 “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一项是( ) A: 每逢这些节日,……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B: 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 C: 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 D: 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 |
6、 |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栖(xī)息 商榷(què) 荣膺(yīng) 扣人心弦(xuán)B: 襁褓(qiǎng) 鳞次栉比(zhì) 连亘(gèn) 明目善睐(lài) C: 哂笑(xī) 并行不悖(bèi) 恣睢(suī) 强聒不舍(guō) D: 惘然(wǎng) 不屑置辩(xiè) 炽热(zhì) 万恶不赦(shè) |
7、 | 请找出下面字形全对的一组( ) A: 蹒跚 萤光屏 坦荡如坻 络绎不绝 B: 推崇 发祥地 无动于衷 惟妙惟肖 C: 蔓延 震摄力 重峦叠嶂 交头结耳 D: 斟酌 挡剑牌 摩肩接踵 因地治宜 |
8、 |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 《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 《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
9、 | 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①②⑤ |
10、 | 对语句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十年春,齐师伐我。意思是: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B: 又何间焉?意思是:你又何必参与呢? C: 何以战?意思是:您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一仗呢? D: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意思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工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A: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词语,与宴饮欢乐祥和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意象,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诗人心中因政治道路上遭遇阻碍而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情。 C: “困来重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放,进一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悲愤之情 D: 这首诗是七言歌行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节奏短促、跳跃,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 2 )请说说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教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峰,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救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知以人之所悲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度之正:有陵暮之意。②期:楚国的别称,③机(jī):古样,析福很灾。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孙叔数疾 ________ ②王数封我矣 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此其地不利,而而名甚恶 ②孙叔放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 3 )孙叔数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4 )“孙叔放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
现代文阅读
选择
李白是唐代诗坛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在他的诗作中,山水诗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1),如实地具体描写山水景色,而是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心中的诗情幻化成绮丽非凡、 ① (A.惊天动地 B.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
夸张是诗人常用的手法,然而李白在山水诗中,常常用极致夸张的手法咏唱大自然的杰作,酣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蜀道难》中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为了显示蜀道的高耸,他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又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2)合事物实际,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雄奇。蜀山之险,蜀道之难,在夸张的描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在这样的基础上,李白情不自禁(3)地咏叹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还有一些山水诗弥漫着飘逸超脱的仙心。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注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是李白向往的,它不同于 ② (A.喧嚣 B.喧哗)的人世,在那里李白获得的是一种闲适逍遥。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李白脱离名利的纷繁,洗去凡俗的污垢(4),超脱了世俗功利。诗中的自然山水与诗人的自我形象融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
【注】窅(yǎo):深远。
红书包
很多人说“三岁看大”,可是我分明感觉孩子的秉性和悟性是由着成长来雕琢的,时时都存在着改变的可能。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和那个年龄的女孩一样,长着一头柔软的黄头发,扎着可笑的小辫子,并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好像女孩子的天性已经萌生。有一阵格外爱美,挺注意同龄女孩穿些什么,看上后就会迷迷糊糊的,想像自己拥有它们后的模样。看见好朋友打了个淡绿色的蝴蝶结,过不了几天,非要缠着母亲也替我买一副相同的蝴蝶结,结果两个人走在路上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多得都让家人感到习以为常了。
有一回,同班的女孩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记得那天天气很干燥,我不知道喝了多少水却还是在喝,注意力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扭过脸一遍一遍地看它,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仿佛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那天放学时,女孩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跟着走,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原来人人都看出了它的好,被这种认同感影响着,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去街上寻找,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它是我最想要的。”然后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请给我买吧,妈妈。”“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父亲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那个背红书包的女孩,我对她微笑了,心里充满模糊的好感: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她的一样。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晚上,父亲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父亲骑车时同一部电动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父亲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父亲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跟着去争,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那个女孩。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款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看开了很多,能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那个红书包用旧后,我像宝贝一样珍藏了好多年。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已经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删改。)
( 1 )根据文中“红书包”这一线索,在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渴望拥有红书包、________、要父母买红书包、得到红书包、________。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写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写出一点并作简要分析。材料一:iphone4S上市时,网上流传的一张黄牛排队买iphone4S的图片,就足以让美国人震惊。据说当天黄牛大打出手后,苹果公司只能暂停iphone4S的销售,避免疯抢而出事故,结果果粉们因为买不到手机愤怒地往店里扔鸡蛋。
材料二:苹果新版手机iphone6于2014年9月19日正式发售,世界多地的果粉们争相抢购,苹果专卖店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龙。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东西一直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 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