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兰州三十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谁的名句( )
A: 王唯
B: 韩愈
C: 李白
D: 李贺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讷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雨亭公园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C: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3、下面是对于几部古代小说的常识概括,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它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普通老百姓身上发生的奇闻异事。
B: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小说题材多样,故事情节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有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C: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绯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D: 《红楼梦》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人情小说,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巔峰之作。它以描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揭示了封建思想下的爱情悲剧。
4、选出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A: 金(zūn) 投(zhù) 路(qí)
B: 琵琶(pí bā) 混(dùn) 火(jué)
C: 分(huī) (zhì) 卢(dí)
D: 霹雳(pī lì) 外(sài) 鼎(yí)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化(róng) 育(yùn) 然(biān) 农(yán)
B: 簌(shù) 发(méng) 芳(fěi) 销声迹(nì)
C: 草(shuāi) 草长飞(yīng) 见(kuī) 度(wěi)
D: 风雪途(zhài) 害(qīn) 温(yì) 据(shù)
6、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外( fēn ) ( chī ) 情 窗(líng )
B: 风( sāo ) 声(yàn ) (zhòu )然
C: 妖( ráo ) (pī)雳 (shuāng)妻
D: 探(kàn ) 立有(jiàn) (lì)临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精巧绝伦的唱段。
B: 店员看我们来来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 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
D: 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 , 可领导仍嫌不够。
8、下列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zhǎi) 斜(qī) 芽(nèn) 抖(shǒu)
B: 落(zhuó) 开(zhàn) 应(hè) 倜(tǎng)
C: 蝉(tuì) 蔽(yìn) 酝(liàng) 憔(cuì)
D: 搓(niǎn) 萏(hàn) 粗(kuàng) 蓄(chù)
9、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曲quán 酝niàng 一丝不gǒu
B: 收liàn 肥shuò 滑qǐ 忍俊不jìn
C: 悴qiáo 笑ruò 静mì 头晕目xuán
D: 泣chuò 感kài 宽shù 踉踉跄跄niàng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 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 2 )“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能的慨叹……

下列诗句中借“马”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 )

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刘羽冲偶得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渠甫成,大水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选自清朝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甫:刚刚。

( 1 )请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自谓可兵十万 ②独步庭阶

( 2 )古人欺骗了刘羽冲吗?他做事的结果和他的病死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我 •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的心猛得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 1 )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请根据文章内容予以说明。(至少两处)

( 3 )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家有如意

蒋韵

如意坐在妈妈的车里,望着窗外的车流。她喜欢车。常常,她会为对面驰过的一辆警车、消防车,或者水泥搅拌车、工程抢险车而惊呼,就像通常人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美景一般。

有时,她会为许久看不到一辆救护车而看急,说:“怎么连辆救护车也不见?”于是,我们安慰她:“没有救护车是好事啊,证明没有人生急病。”对此,她很不以为然,她认为救护车就应该时时刻刻在街上跑着,就像巡逻的警车一样。

有一度时期,如意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急救手册》。那是家里的阿姨在家政公司培训时的课本。她不厌其烦地让我给她讲里面的各种病例和急救常识,也会突然地翻开书页,指着图片考问我:“姥姥,这是什么伤?烧伤还是割裂伤?”非常专业。她还希望我能给她买一个X光机,摆在她的玩具屋里。我告诉她,这个买不了。她拿来我的手机,摆弄一阵,说:“怎么买不了?下单吧。”我没办法给她下这样的单,只好把我的X光片拿出来给她欣赏。她很惊讶,说:“姥姥你还有X光片啊!”顿时我的形象高大起来。她拿着我的片子,对着阳光,用小手指点着,说:“看,姥姥,你脖子这里有很严重的问题,你不能总是低头看手机了。”我诺诺。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她拿着的,是我的胸片。

这天,在她妈妈的汽车里,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看到她喜欢的车辆驰过就惊呼,她显得沉默。忽然,她问妈妈,说:

“我们是在电视里吗?”

她妈妈一时没有明白,回答道:

“我们不在电视里呀!”

如意想了想,告诉妈妈,说:“我们是在电视里。别人看我们,就是在看电视。我们说话,下面还有一行字。我们在别人的电视里。”

这匪夷所思的奇想,让她妈妈顿时肃然起敬。

暑假末尾,带如意去京都、大阪玩了几天。归来时,飞机呼啸着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在跑道上滑行时,如意看到舷窗外熟悉的景致,诧异地说:

“咦?我们怎么又回到过去了?”

她的时空观,好哲学啊!那是我们进不去的世界。也许,是我们忘掉的世界。此时,她四岁。

如意人生要面对的最大的困境,是上幼儿园。那是她非常、非常不愿意去的地方。那几乎是她所有不快乐的根源。

起初,她把幼儿园叫做“欧园”。

每天早晨,都要为上“欧园”展开艰难的双边谈判。那谈判无休无止,永无尽头。她总是说:“给我请一百天假吧!”在她的概念里,一百这个数字,是极限,表示无穷。那些讲给小孩子听的道理,那些正能量的教诲,我们早已说得口干舌燥,却一无用处。没有办法,只好告诉她:“如果我们不让你去幼儿园,那么,妈妈、姥姥、姥爷,就犯法了。警察就要把我们都抓去坐牢了。知道吗?小孩子受教育,这是——法律。”如此耸人听闻,效果差强人意。因为怜悯,因为慈悲,她只好牺牲自己去拯救我们。去“欧园”的路上,她沉默不语。

有一天,她忿忿地对我说:“姥姥,等我长大了,等你长小了,我就送你去欧园!天天都要送!你说,你愿意去吗?”

我惊讶,且不知道怎么回答。长小!原来她这样理解生命,理解生命的秩序和循环,完全碾压我的智商。那时,她三岁。

我抱着如意在院子里漫步。

我们的小区,在郊外,离寸土寸金的城市很远,但环境清幽,拥有大片的林木和草地。自然,空气和天空,都要比喧嚣的城里干净一些。

如意还不很会说话,却特别喜欢发问。

“哒哒?”她随便指着一样东西这么说。

意思就是:这是什么?

于是我告诉她:“这是蒲公英。”

“哒哒?”又指一样发问。

“这是树,白杨树。”我说。

“哒哒?”这一次,她抬头,指在了天上。

“哦,这是月亮。”我告诉她。顺口就哼出了几句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她听着,忽然在我怀中,非常陶醉地,起舞,随着旋律,摇头晃脑,小胳膊一摆一摆地,舒张有致。我们俩,我歌,她舞,好默契。

转天,在家里,傍晚,月亮升起来了,如意跑到我身边,隔着玻璃窗,指着树影之上的月亮,对我说:“哒哒?”我明白了,说:“这是月亮。”心里加了一句:“苏东坡的月亮。”然后就又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果然,她又跳起来。自由地、陶醉地、全身心地,伸胳膊动腿,摇头晃脑,恣情肆意。我莫名地感动。这望月起舞的小人儿,像某种小动物,浑身是原始的欢腾。

那时,她还没上“欧园”,她不满两岁。

( 1 )文中写了许多发生在如意身上的事情,你觉得哪两件最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 2 )请品析“完全碾压我的智商”一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妙处。
( 3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那是我们进不去的世界。也许,是我们忘掉的世界。”的理解。
( 4 )有人认为文章题目改为《我家如意》更好,你赞同吗?为什么?
( 5 )两位读者正谈论这篇文章,读者2会说什么来证明他自己的观点呢?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知识答卷;成长,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人生答卷……
请以“答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明白逃不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