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A: 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 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 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 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
2、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融合、创新、交流的过程。B: 刚刚发生的美国波士顿炸弹袭击事件再一次警醒人们,反恐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C: 禽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我们能否战胜它,关键得看我们每一个人应对的态度。 D: 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正能量”这个词迅速走红,一时成为了2012年的网络热词。 |
3、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B: 清 晰 偏 僻 管 教 震 颤 C: 清 扬 荒 僻 管 束 震 撼 D: 清 晰 偏 僻 管 教 震 撼 |
4、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B: 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 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 D: 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眼前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绉纹,一看就知道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B: 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C: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 , 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D: 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凛然 恶耗 蔓延 芊芊细草B: 心菲 诘责 蓬蒿 沧海桑田 C: 深邃 殷红 寒禁 一反既往 D: 惬意 笼罩 琐屑 眼花缭乱 |
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多么优秀的孩子,_________是大人,_________每天都生活在“你根本不行”“你真是个傻瓜”一类的批评中,以此以往,也许_________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了。 B: 倘若 不管 就 或者 C: 或者 不管 倘若 就 D: 不管 倘若 或者 就 |
8、 |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提高”改为“体现”) B: 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将“只要”改为“只有”)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删去“几乎”) D: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将“由于”删去) |
9、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B: 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C: 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 , 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 , 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
10、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 丘壑(hè) 凹凸(āo) 粘污(diàn) B: 论语(lùn) 应和(huò) 嘹亮(liáo) C: 水澡(zǎo) 虐杀(nüè) 瑟缩(sè) D: 犄角(jī) 柳絮(xù) 陛下(bì)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 1 )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 )“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三件往事:不以其卑鄙、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 B: 从选文分析,先帝临崩所寄大事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C: 选文表达了作者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要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 选文包含了作者希望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后主刘禅的情感。 |
村槐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抱了。
②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得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地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年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 1 )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 )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 1 )第①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作文。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五六岁,我多了一分_____”为题,写一篇由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⑥书写分5分,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